為什麼皇后幾乎都不是皇帝心裡最愛的那個?皇帝:其實你們不懂愛

2023-12-06     尋根拜祖

原標題:為什麼皇后幾乎都不是皇帝心裡最愛的那個?皇帝:其實你們不懂愛

皇帝們要想立自己的「最愛」為皇后,需要很大的運氣、勇氣和霸氣,所以,大多數的皇帝只能選擇妥協,而無法按自己的意願立皇后。

皇帝的婚姻第一因素是政治需要

跟呂雉相比,戚夫人很顯然才是劉邦的最愛,但劉邦做了很多努力都失敗了。當商山四皓現身後,劉邦悲歌一曲:「天鵝高飛,振翅千里。羽翼已成,翱翔四海。翱翔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短箭,何處施用!」

戚夫人淚流滿面,她也清楚地明白了,自己的皇后夢碎了一地,再也無法拾起。

大臣們為何非要干預皇帝的婚姻?理由很簡單,皇后不代表個人,而是身後的一大群利益群體,背負了若干個家族百年的興衰責任。

呂雉代表的是豐沛集團的利益,這是劉邦起家的原始股本,實力很強大,呂氏家族與功臣集團的利益綁定很深。戚夫人出身相對寒微,定陶勢力也不是功臣集團的主流,如果她當了皇后,你讓豐沛集團如何甘心?

劉邦貴為開國之君尚且不得不妥協,後世的皇帝們更難突破障礙了,比如明憲宗,他的最愛是「萬大媽」,太后老人家一巴掌就糊死了小朱同學的狂躁。

皇帝們如果想讓自己的最愛當皇后,最好靠運氣,比如明孝宗,他跟張皇后簡直就是絕配。

如果運氣不佳,那就得需要一點勇氣,甚至霸氣了,比如漢武帝。漢武帝迎娶陳阿嬌純屬政治聯姻,但這兩人顯然性格犯沖,一個專橫跋扈,一個嬌縱蠻橫,一個沒有夫行,一個沒有婦德。

當漢武帝坐穩了皇位後,陳阿嬌再也沒有左右皇位的價值了,於是霸道的劉徹便輕而易舉地廢了陳阿嬌。

不過,歷史上像漢武帝這種「匪氣逼人」的皇帝不多,大多數皇帝寧願委曲求全,多給「心愛的」一些寵愛,也不願意觸碰外朝勢力的霉頭。

政治需要也是一個很複雜的因素,因此它對皇帝的婚姻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擾。比如唐玄宗的兩位最愛武惠妃和楊貴妃,都沒被立為皇后。

武惠妃因為出身於武家,不受大臣們的待見,唐玄宗幾經努力也沒有成功。楊貴妃的身份太特殊,她入宮時李亨已經被立為太子,為了避免閒言閒語,也為了保護太子,唐玄宗始終沒敢提立皇后的茬。

總之,皇帝的婚姻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感情反而成了無足輕重的一環,對政治妥協幾乎是常規操作。

皇帝的愛有多重因素而且會變化

其實討論皇帝的「最愛」本就是個「偽課題」,因為古人的愛情觀跟今人不一樣,我們今天的「最愛」是多種因素綜合衡量,並作用於某一個人,皇帝們的「最愛」則是多種因素作用於多個女人。

比如朱元璋,馬皇后肯定是他的最愛,但你別忘了,他有五十多個兒女,嬪妃一大堆,按今天的標準,生了五個孩子的郭惠妃才是老朱的最愛。

再比如李世民,長孫皇后是他的最愛,但這也不妨礙他「最愛」事業上的幫手韋貴妃、「最愛」紅顏知己徐賢妃、「最愛」美顏逼人的陰德妃。

對皇帝們來說,皇后是自己唯一的嫡妻,家裡的唯一女主人,這個身份很重要,授予誰就是最大的信任,最深的愛,你還要什麼自行車?

當年漢宣帝在廢了霍光的女兒霍成君後,改立王氏為皇后。這位王氏無兒無女,因為她當初入宮就是因為嫁不出去,她的父親又跟漢宣帝是好友,得到照顧被送入宮中,從來就沒得到過漢宣帝的寵幸。

按今天的標準,這位王氏肯定不是漢宣帝的最愛。但漢宣帝肯定不這麼想:讓你做天下女主,將太子交給你撫養,這難道不是最大的愛嗎?

今天的人直撇嘴:這哪叫最愛?跟「愛」有毛線關係?古人卻一臉驚詫:懂不懂寵和愛的區別?腦瓜進水啦?

原來,古人認為,擱在後堂「珍藏」的才叫愛,天天捧著手心裡把玩的那叫寵,愛和寵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會集中於一人之身的。

「愛」只有一種,「寵」的方式多種多樣,能吟詩作對是一種,輕歌艷舞是一種,溫婉如水是一種,銷魂蝕骨是一種,浪漫奔放也是一種,像調味品一般五花八門。

所以,寵往往會變,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比如漢成帝,當年曾經對許皇后寵愛有加,但自從得了趙飛燕後立刻被新口味迷惑,千方百計把「寵」碰到了「愛」的高度。

歷史上那些「追求真愛」的皇帝,放在古人眼裡就是「寵」「愛」不分,拿辣條當飯吃,被罵死都算輕的。

你看人家朱元璋,馬皇后始終被他恭恭敬敬地放於正位,哪怕若干年不近她的床邊。這就是古人的標準,請問今天還有這個環境嗎?今天的人還能接受這種畸形的婚姻標準嗎?

女人的訴求對皇帝的愛有反作用

其實不光是男人,古代的女人大多也認可這個標準,所以她們甚至會主動給丈夫張羅娶小妾,甘願分出自己應得的「寵」,這叫「婦德」。

作為女主,她需要得到男主人給予她的家庭地位,這就足夠了,皇后也是如此。

但女人接受世俗的標準,不代表真的心甘情願,人性的本能會驅使她們去爭取將「寵」和「愛」納為一體,於是形形色色的宮斗戲就展開了。

相互使絆子、設陷阱,動用家族勢力,勾結外朝,實在不行還是女人的看家法寶——巫蠱詛咒,比的就是誰的綜合實力最強。

比如漢武帝他媽王娡,人家找了個好外援長公主劉嫖,不用自己出手就贏了。

其實漢景帝也是看花了眼,根本搞不清哪個是「愛」哪個是「寵」,只能「跟著感覺走」,稀里糊塗上了王娡的當,弄得栗姬母子先後慘死。

當然,最厲害的當屬獨孤伽羅,她與與隋文帝堪簡直就是「絕代雙驕」,二人既實現了「一夫一妻」,而且兌現了「無異生之子」的諾言。

這其中既有二人早年患難之情在裡面,也有獨孤家族的勢力因素。但即便如此,隋文帝也需要偶爾打牙祭,嘗嘗辣條。有一次他偷摸寵幸了尉遲姑娘,獨孤伽羅竟然下毒手殺害了尉遲氏。隋文帝氣得發瘋,他竟然獨自騎馬出宮,入山谷二十餘里,嚇得大臣們以為皇帝出家當和尚了。

被找回來後,隋文帝長嘆說:「吾貴為天子,不得自由。」

皇帝的社會屬性比一般人更強,哪裡能隨心所欲呢?好在他拎得清輕重,分得清寵愛,也沒「自由過度」,所以即便獨孤伽羅去世後,他也僅僅是放飛一下而已,始終沒有再立皇后。

由此可見,今天的人離開了歷史環境,卻關心皇帝的最愛為何通常不是皇后,實在瞎操心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d2c220a6f5636617eaf2b61edd6c7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