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探討,規則至上。
歡迎大家繼續閱讀《本周焦點哨》,共同對焦點的判罰進行研討。獨觀體育更希望大家就事論事的研究案例,共同完善對規則的理解。而不是陷入「這個吹為什麼那個不吹」的無休止的爭論中,我們關注的是到底應該怎麼吹罰才是正確的。
本周是足協杯和中超聯賽的一周雙賽,賽事不少,但真正的誤判不多。但遺憾的是,包括央視的解說員和足球解說嘉賓、中國名哨都對場上的判罰做出了錯誤的解釋,這會造成球迷們的更深的誤讀。我們結合比賽來進行案例分析。
周三足協杯的一場焦點之戰,廣州恆大VS上海上港。進入到下半場,場上出現了爭議一幕,第56分鐘,鄭智邊路傳到中路,顏駿凌出擊扑救出現脫手,包抄的保利尼奧正想要射門,卻突然摔倒在地,主裁判克拉滕伯格第一時間沒有任何表示。保利尼奧和恆大其他球員紛紛向主裁判投訴,可是主裁判拒絕判罰點球。而VAR也沒有提醒主裁判。央視名嘴賀煒表示:「克拉滕伯格離事發地點不遠,這球是個犯規啊。」解說嘉賓宮磊則表示:「這球確實有犯規的嫌疑,林創益斜後方帶倒了保利尼奧的射門腳。」很明顯,央視2位名嘴都認為克拉滕伯格這次的判罰是誤判。
保利尼奧腳踢在林創益的腳後跟
實際上,通過慢鏡頭回放我們發現,保利尼奧試圖攻門時,林創益已經倒地放鏟,保利尼奧試圖攻門,腳踢在了林創益左腳的腳後跟上,而非林創益用腳絆到了保利尼奧。保利尼奧未能站穩摔倒在地,不判罰點球是正確的。唯一的遺憾是,在此之前,保利尼奧手部有一個明顯的推倒傅歡的動作,如果及時判罰,應該就不會產生後面的爭議了。
隨後幾分鐘,鄧涵文右路輸送威脅傳中球,郜林搶點時將皮球漏過,這時皮球打在了後點的王燊超的手臂上,可是這次主裁判再次沒有任何比表示。看到主裁判拒絕判罰點球之後,恆大球員也是非常不滿。
傳中球打在王粲超緊靠身體的手臂上
這個球不用過多解釋,無論是新舊規則,這個球都不會判罰手球,王粲超的手處於合法位置,沒有離開身體。明顯不是手球犯規,恆大隊員雖然爭執,但也明白也不是一個手球犯規。
接下來的的爭議發生在中超聯賽第20輪,大連一方VS山東魯能的比賽中。當比賽進行至第72分鐘時,戴琳在中圈附近將球吊入禁區,費萊尼前插到小禁區頭球破門。不過當值主裁判王哲第一時間判定費萊尼衝撞門將犯規在先,進球無效。
費萊尼與門將爭搶頭球,進球無效
對於這個判罰,天津的國際級裁判王學智表示:「球門區內,規則規定,對守門員要有保護的行為,不得發生衝撞。球門區以外,守門員和其他的隊員都是對等的。爭搶高空球的過程當中,雙方的動作都很乾凈,尤其是攻方隊員,他是手臂上揚帶動身體,頭頂到球,他也沒有下壓守門員肩部的動作,只是兩個人在跳起的時候,手臂有一些接觸,這個球是一個非常清楚的進球,應該判定進球有效。如果這個球在球門區裡面,也不構成犯規。他沒有衝撞的動作,沒有身體接觸,兩個人的接觸是很乾凈的。」
在節目中錯誤解讀判罰的王學智
王學智的說法對球迷造成了嚴重的誤導:首先,「守門員在小禁區內受到保護」是一直以來球迷的一個嚴重的誤讀!足球競賽規則里根本沒有這一條!守門員在大禁區內的任何位置都是一樣的判罰制度。第二,這個球雙方處於同等的搶球位置,雙方沒有發生所謂「衝撞守門員」的犯規。費萊尼的犯規是用胳膊阻擋了守門員準備接球的手臂,屬於「不當得利」,因此判罰犯規是正確的,進球應該被取消,主裁判王哲的判罰十分正確。應該指出的是,王學智作為曾經的國際級裁判,在電視節目的公共平台上做出這樣的錯誤解讀,實在是不應該。
第三個爭議判罰出現在在武漢卓爾VS上海上港的聯賽中,比賽第85分鐘,劉雲在上海上港禁區內倒地,武漢卓爾沒有獲得點球。馬日奇和視頻助理裁判都認為這不是一個犯規。
上海上港明顯的禁區內拉人犯規逃避了點球
這是一次非常明顯、非常清晰的拉人犯規。應該判罰點球。當時,主裁判馬日奇的位置,形成了重疊,阻礙了他的視線觀察。但是VAR也視而不見令人不解,視頻助理裁判應該是及時提醒馬日奇,這個球應該判罰點球。不得不承認,上海上港逃過了一劫,否則很有可能連一分也無法拿到。應該注意的是,馬日奇在廣州恆大的比賽中也曾漏判過一粒點球,如何避免強隊哨,這也是全世界的裁判都面對的課題。
應該說,在中超賽場錯判、誤判、漏判的情況時有發生,也證明中國裁判的整體水平還不高。而作為媒體和足球專業人士,在這種環境和氛圍下,更應該為很多對規則不甚了解的球迷做出正確的指引。不因為自己的專業水平不足,造成球迷對裁判員本身正確的判罰,造成更多的誤解。
中國裁判的水平,解說員的水平,裁判專家的水平以及球迷的水平,都需要同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