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億降准落地,未來會降息嗎?房價會漲嗎?

2019-09-16   大偉看樓市

降准終於如約而至:帶來了9000億的資金。

周一(9月16日),全面降准正式實施,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當天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投資、消費、工業增加值等關鍵指標繼續下行。分析師表示,面對全球貨幣「寬鬆潮」和國內經濟運行壓力,中國有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和需要,降息只是時間問題。

根據央行兩周前發布的公告,9月16日起,金融機構(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存款準備金率普遍下調0.5個百分點。除此之外,10月15日和11月15日,央行還將分兩次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定向降准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

今日是降准生效第一日,當天有1600億逆回購到期。央行表示,由於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今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

對此,市場並不意外。市場的關注焦點是明日央行是否會續作中期借貸便利(MLF)以及下調MLF中標利率。明日將有2650億元MLF到期。


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預計釋放資金9000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准並非大水漫灌,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降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此次降准釋放資金約9000億元,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來源,還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通過銀行傳導可以降低貸款實際利率。

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影響,社會關注點主要在利率會不會降低?當然主要指的是LPR,而不是全面降息!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一定要注意9月20日之前的窗口期!一定要注意9月20日之前的窗口期!一定要注意9月20日之前的窗口期!

9月17日將有2650億元MLF到期,9月19日美聯儲議息會議。國內已經不可能不降息!全球的降息潮在持續!而中國的降息看,雖然(LPR)形成機制非對稱降息已經出現,但全面降息的可能性依然非常大。

今年以來,已有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實施降息。雖然降息的國家中以新興經濟體居多,但也不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發達經濟體。

從國內外經濟形勢看,全球性的降息趨勢已經形成。這種情況下,國內的降准降息是順應趨勢。

首先: 年內第三次降准,給市場增加流動性,有利於降低資金成本。

PPI同比降至負值區間,社融存量增速下降,經濟運行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仍較多.

降準是為了穩定經濟,2019年以來,央行共實施過兩輪降准。1月4日,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其次:降准不是為了刺激房地產降准前已經多次針對房地產收緊政策,築大壩,避免資金流入房地產。

從2019年7月份來說,各種針對房地產信貸、資金的收緊政策不斷出現,累計針對房地產資金收緊,中央各部門有多達25次各種政策與表態!

第三:但歷史看,只要降准,對於房地產來說肯定是利好,能緩解資金面壓力,包括2019年初的第一次降准後,市場出現了小陽春。

但在當下針對樓市政策收緊的情況下,樓市利好有限。降准肯定能夠緩解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壓力,另外對於購房者按揭來說也能夠相對獲得平穩的信貸價格。

降准,對於購房者來說,房地產貸款對於大部分銀行來說依然是優質信貸業務。降准後LPR有望有所下調。對樓市有什麼影響?降準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給樓市喘氣,但難以避免,樓市將有所獲益。市場有望平穩。

2019年來,各地樓市政策的密集程度也處於歷史前列。除了房地產政策本身持續多政策密集發布。在最近兩個月各地人才政策與房地產相關的也非常多,也是最近數年的高位。

房地產調控原則是亂必調,漲幅過高必然加碼,「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全面調控要求,對調控不利的城市繼續問責。穩定其實是雙向調節,大漲肯定不是穩定,但暴跌也同樣不是穩定。

只要信貸政策不出現明顯變動,其他政策的調整對樓市影響非常有限。整體看,2019年目前的房地產政策依然是除信貸以外政策微調越來越多,但整體政策基本面依然保持比較緊的狀態。

樓市調控嚴格,針對房價上漲的打補丁措施依然不斷出現。預計2019年下半年,全國樓市將依然是雙向調控,房價平穩的城市不排除出現寬鬆政策,但只要上漲明顯,房地產調控肯定會加碼。房住不炒的基本嚴重,疊加住建部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依然是為了政策基調。

央行降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保證市場的流動性,主要小微企業的流動性,精準向實體經濟注水,目的絕不是樓市、股市。但難免,最後獲益的依然肯定有樓市。房地產不穩,經濟很難實現穩增長。

當然未來是不是貨幣政策的全面轉向,還需要繼續看後續。可以明確的是2019年房地產市場的走勢看信貸走勢。


最後偉哥建議:

中國房地產政策不看政策內容,看執行力度。

不看說什麼,看做什麼,整體看,政策內容到今天看,並沒有超過歷史的內容,媒體報道放大了個案,實際從房企融資難度看,相比2018年四季度,當下融資難度並未收緊。

堅信窗口期會到來。

截止日前,全球已經有30多家央行發布降息,這甚至已經接近2008年,寬鬆肯定會如期到來。活著等到窗口期。誰能融到成本越低、周期越長的錢,誰就能在未來幾個月收購項目收購企業。

房價跌不跌看政策執行力度,看未來幾天的LPR

從2019年419開始,媒體上的中國樓市應該已經跌的千瘡百孔,但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家企業全國性降價。但未來如果執行層面收緊,不排除真正開始出現。

對於購房者來說:不要老看媒體報道的幾個小銀行房地產貸款,房貸利率+首套房認定標準。

本來這些銀行也沒什麼房地產貸款業務。歸根結底房地產貸款的業務集中在幾個國有大行,在市場火爆的時候,有些外資有些股份銀行也會因為資金成本的原因有布局。但歸根結底市場90%以上的份額在工農建交等幾個大行。這些銀行的利率情況,房貸放款情況,代表了市場。

在全球大寬鬆的背景下,其他銀行的房貸政策一點市場意義沒有。可以看到的是,銀行信貸依然會刷新歷史記錄。

未來市場分化,個人與企業依然都要關注自己的資金鍊安全!

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有利於融資能力強的那種企業。對於個人來說,也有利於貸款能力強的那部分人。未來房地產不可能普漲,對於任何人任何企業來說,都是換倉時代!市場小周期,抓緊窗口期!

理想的信貸利率傳導渠道是「貨幣政策利率-銀行間市場利率-實體信貸利率」,但實際傳導並不順暢,主要體現在存款利率不能很好反映市場利率變動,而商業銀行貸款主要參考貸款基準利率,也脫離了市場利率「軌道」。

LPR採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定價方式後,由LPR引導貸款利率,傳導路徑由原先的「貸款基準利率-貸款利率」轉變為「貨幣政策利率-LPR-貸款利率」,增加了貨幣政策利率直接影響貸款利率的渠道。

國內現在不能動銀行的存量貸款利潤大蛋糕。這種情況下,LPR定價,其實是主流銀行的執行利率的平均值,而且每個月波動,這樣就避免了銀行的惡性競爭。

最後偉哥簡單的總結一下:

1:老婆肉的出現是為了降低社會貸款利率。過去銀行不聽話,現在要求年內必須降低一個點!

2:所有銀行都存在偷偷摸摸給房地產輸水的原罪,就和劍哥想吃早餐一樣。除非閹了,否則房地產名義利率就算高位,執行利率也會降低。

3:對於存量貸款,沒有任何影響。

對於企業來說:未來一段時間肯定會有融資窗口期,也會有降准降息下賣房的好時機,一旦出現就抓緊融資,抓緊賣房。對於個人來說:未來幾個月可以換好房子,好城市,好地塊!買好項目!

房地產政策肯定會持續加碼「房住不炒」!

但樓市最難受的時候很可能過去了!準備買房的人別閒著了,可以去看看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