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最容易轉移到哪些部位?懷疑肝外轉移,要做哪些檢查?

2022-05-31     荊山浮屠話健康

原標題:肝癌最容易轉移到哪些部位?懷疑肝外轉移,要做哪些檢查?

事業有成、提前退休,享受生活的王先生,突然發現患了肝癌。歷經一段時間的心裡掙扎後,終於鼓起勇氣接受手術,切除肝腫瘤。醫生表示,因為發現得早,手術的預後應該很好。不過王先生還是很擔心,真的痊癒了嗎?癌細胞會不會轉移到其他器官?

同樣,劉女士5年前在國外體檢意外發現肝臟長了5厘米的腫瘤,當地的醫生認為不能開刀,不過她擔心還是回國做了手術,也順利地切除了腫瘤,之後每半年定期接受跟蹤檢查。最近她感到背部隱隱作痛,起初不以為意,但症狀一直持續,於是照了1張背部X光,竟然發現背面的骨頭已經被癌細胞轉移了!

對肝癌患者而言,手術切除之後,肝癌會不會再發生,會不會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一直都是他們心中最大的夢魘。

在早期,肝癌無法早期發現,因此發現肝癌時大多是到了肝癌晚期,肝癌通常很大,症狀明顯,存活期不長,因此即使有其他器官轉移的現象,對病人而言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近年來,肝癌不僅可以早期發現,治療上也有長足的進步,長期存活的幾率也很大,因此手術或其他治療以後肝癌會不會轉移,對病人及醫療人員而言越來越重要。

肝癌轉移最容易發生在肺臟

肝癌的轉移,有肝內及肝外兩種。肝內轉移,也就是腫瘤通過肝內血管跑到肝臟內的其他部位,通常是在治療一段時期後,腫瘤大起來才被發現。至於肝外轉移的途徑,最常見的是通過血液轉移,少部分則通過淋巴轉移。

肝外轉移最容易發生在肺臟、骨頭、腎上腺及淋巴結等器官,與血液的走向有關,少數患者會轉移到腦部。而曾發生肝癌破裂者,癌細胞容易發生腹腔內轉移。

肝癌轉移初期多無明顯症狀

當肝癌轉移到其他器官時,不一定會有症狀出現,即使出現某些症狀,也往往不具有特異性,因此常被視為其他疾病而忽略。

例如肝癌轉移到肺臟,可能出現咳嗽、喘息等症狀;轉移到骨頭上者,大多以疼痛來表現,但如果脊椎受到壓迫,可能會出現癱瘓、肢體無力等不同症狀,根據壓迫的位置而定,不過因為癌細胞對骨頭造成破壞,因此也常發生骨折、斷裂等問題;轉移到淋巴結者,壓迫到神經則會疼痛、壓迫到十二指腸則會出血等;同樣的,轉移到腦部者,也因病灶部位不同,而可能出現頭痛、出血、甚至神智不清等症狀;而如果轉移到腎上腺,則大多沒有什麼症狀,必須做CT掃描或核磁共振等檢查才會發現。

哪些肝癌比較容易發生肝外轉移?

肝癌會不會肝外轉移與腫瘤的位置及形狀有很大的關係。

解剖學上肝靜脈的血液回流到下腔靜脈再回到心臟,因此腫瘤長在肝靜脈旁或下腔靜脈旁較容易通過心臟轉移到全身。

哪些腫瘤容易發生肝內轉移?

門靜脈收集由胃腸回來的血液進入肝臟,並且在肝臟內形成密密麻麻的小的分支,因此腫瘤靠近門靜脈者很容易通過門靜脈轉移到肝內其他地方。

此外,腫瘤無包膜、邊緣不規則者也容易進入門靜脈轉移到肝內其他組織,或進入肝靜脈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因此靠近門靜脈的腫瘤治療一定要儘早。

如何早期診斷肝癌轉移?

目前,不管以任何檢查都無法在術前診斷是否有少許癌細胞轉移出去,一般只有腫瘤達到了0.5cm甚至1cm以上才能較為明顯的診斷出來,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出現長期的不適或者已經發現有問題,就要多檢查。

跟蹤檢查以腹部超聲波及甲胎蛋白為主,如果腹部超聲波正常,但甲胎蛋白升高,很有可能是有肝外轉移。

此外,由於肝外轉移通常無症狀,因此如果身體有肝外之不適,一定要及早告知醫生,以便安排進一步檢查。

懷疑肝外轉移,要做哪些檢查?

一般這類醫生會安排的檢查包括:胸部X光、超聲波、CT掃描、骨頭X光檢查、核磁共振檢查等方法。

肝外轉移要如何治療?

肝外轉移的治療與身體狀況有很大的關係,身體狀況好,可以選擇的治療方法會更多。即使發生肝外轉移,如果是1個或1個以上,但位置良好或局限於一處,手術切除仍是最好的方法,但可怕的是肝外轉移很多是多發性,切除這時候就可能不合適,此時只能改為藥物或其他治療了。

有肝外轉移一定沒救了嗎?

肝外轉移,並不表示沒有救了,很多人治療後,可以有很好的效果。長期存活的臨床病例也不少,比如以前了解的1個肝癌患者,腫瘤發生轉移到腎上腺,後來切除腎上腺,術後5年均未再復發。

此外,也有1名肝癌轉移到肺部的患者,肺內共有3個腫瘤,複查1年後仍是3個,並未增加,後來腫瘤逐漸變大,由於患者身體狀況很好,半年內做了三次手術,至今十年,仍非常健康。另有1名肝癌破裂的患者,發生腹腔轉移,由於無法開刀,主治醫生建議以藥物治療,在配合醫囑用藥及跟蹤下,目前也有9年左右了,腹腔內的癌細胞甚至都消失了。

肝癌治療後為何又長腫瘤?

肝癌治療後,肝臟又長了腫瘤,到底是原來的腫瘤轉移過去的,還是肝臟的其他細胞自己再長出來的,其實很難判定,因為肝臟感染B肝或C肝後,幾乎每一個肝細胞都有可能轉變為癌細胞成為新的肝癌,只是時間不一定相同。

根據研究,如果腫瘤小,手術或其他治療後再發的腫瘤通常不是原來腫瘤轉移過去的,而是別的肝細胞自己長出來的。

但如果治療前腫瘤很大或靠近門靜脈,癌細胞極可能在治療前就通過各種方式擴散到肝內其他各處,形成肝內轉移。由於腫瘤要長大到圖像檢查看得到,要一段時間,因此在治療前不易發現。

腳麻無力也要及早就醫

肝癌患者一腳或兩腳無力可能是肝癌轉移到背部脊椎,要及早就醫,肝癌容易轉移到脊椎而引起癱瘓。但在轉移初期,病人通常沒感覺,一旦腫瘤再長大開始壓迫神經可能出現腳麻、腳無力的現象,之後可能一腳或兩腳完全癱瘓,而由腳麻到完全癱瘓的時間,可能短至幾天而已。

最重要的是,神經一旦被壓迫引起癱瘓,通常只要幾小時就不能復原,這時候即使手術切除腫瘤,癱瘓也不一定能改善。肝癌患者一定要有這樣的警惕性,萬一有腳麻無力的現象,一定要及早就醫。

肝癌如果無法動手術切除,將來是不是一定會轉移?

不一定,因為除了開刀切除外,還有動脈栓塞、靶向治療及化學治療等。肝癌的治療準則是,開刀切除、栓塞、肝臟移植等屬於治癒性治療,如果無法使用這些療法,未來肝內外轉移的幾率會比較高。

已經有轉移的肝癌患者,可以做肝臟移植嗎?

不適合。目前肝癌患者可做肝臟移植的規範是,必須沒有遠端轉移(即肝外轉移)、沒有血管侵犯;單一腫瘤者,最大直徑必須小於3-6.5cm;多發性腫瘤者,腫瘤數必須少於3個,最大顆的直徑必須小於4.5cm,3個加起來必須小於8cm。在這樣的標準下,肝臟移植後的存活率才會比較高,否則即使移植,對患者的幫助也不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029a3c87fc6f70bbf44a2b9ec30cc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