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為何敢揚言三天滅亡德國?看看它的戰前兵力,美德都自愧不如

2019-10-26   春秋史館

波蘭戰役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點。1939年9月1日,德國在經過嚴密部署後向波蘭發動閃擊戰,一共投入88萬兵力,僅用半個月便占領了波蘭,波蘭政府流亡海外。世界人民對波蘭寄予同情,然而人們不知道的是,波蘭可不是什么小國、弱國,在二戰爆發前也是全球數得上號的軍事強國。

在當時,不僅是德國在策劃侵略波蘭,波蘭也制定了周密的反擊計劃,甚至策劃了進攻德國的「西方計劃」。早在蘇德簽訂《拉巴洛條約》時,波蘭軍方就怒氣沖沖地撂下一句狠話,「三天滅亡德國」。這不是波蘭在極端不利的局勢下對德國的威脅,而是真有這個實力,如果僅限於紙面上的話。

波蘭第二共和國是英法在一戰後扶持起來的大國。當時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新成立的布爾什維克政府宣布廢除了關於瓜分波蘭的一切條約,承認波蘭獨立。為了遏制蘇俄和德國,波蘭第二共和國在英法扶持下獨立了,還一度入侵了白俄羅斯與烏克蘭,蘇俄紅軍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將波蘭軍隊趕出國境。此戰過後,被俄國壓迫數百年之久的波蘭出了一口惡氣,民族自信心也空前膨脹。

但是,波蘭的地緣環境實在太差了,夾在德國和蘇聯中間,境內幾乎全是平原,基本無險可守。鑒於三次被瓜分的教訓,波蘭在戰後大力擴充軍備,人口不過2000萬人,常備兵力卻高達76萬人,是同期德國的7倍、美國的12倍。到二戰爆發前夕,波蘭總兵力已經超過100萬,擁有7個集團軍、4個戰役集群,坦克和裝甲車870輛、各類火炮4300門、作戰飛機900餘架。

可惜,德國在開動戰爭機器後兵力迅速膨脹,動員令下達後總兵力超過了200萬,組建了數十個精銳裝甲師。波蘭戰役中,德軍一次性便出動了29個步兵師、11個裝甲師、4個摩托化師,以及2000餘架作戰飛機、2800輛坦克。波蘭雖然在兵力上略占優勢,但引以為傲的騎兵旅不敵德軍的鋼鐵洪流,80萬人組成的防線在一夜之間被撕裂。開戰僅三天,波軍主力便被全殲,超過20萬人陣亡或受傷,91萬人被俘,而德軍僅付出了4萬人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