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聖誕老人的前世今生及走紅始末

2019-12-25   你不知道的歐洲

眼看就要到聖誕節了,全世界的孩子在這個季節都在期待他們共同的偶像——聖誕老人——今年會給他們準備什麼樣的禮物。大人們自然知道,自己精挑細選花費不菲給孩子準備的禮物,功勞最後都讓給了這位聖誕老人。沒有辦法,誰讓咱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對他們講了那麼多聖誕老人的故事呢?以至於有一天當孩子們突然意識到聖誕老人原來是個美麗的謊言時,對禮物的期待程度就不再那麼高了。

聖誕老人素描(圖片來源:Instagram/@helmer_galvan)

你知道嗎?小時候有沒有相信過聖誕老人的傳說故事可能會對社會集體或者個人的發展是有影響奧,最新英國大學教授Chris Boyle博士就在針對這個題目進行探究。他本人非常反對有些家長用聖誕老人不會出現這樣的恐嚇方式來約束孩子的做法,認為這是一種消極的教育方式。

據西方史料考證,聖誕老人確有其人,原型乃是2000年前的一位生於現在土耳其境內的「活雷鋒」,名叫聖尼古拉。此人捨己為人,是位以助人為己任的聖者。其人去世後,各個國家出於對他的尊敬緬懷,演化出不同版本的聖誕老人,如荷蘭版本的聖尼古拉斯和英國版的「聖誕老爸」。等到18世紀初,隨著世界交流的頻繁程度增高,諸多版本的聖誕老人終於匯聚成今天我們熟知的這版「聖誕老人」。


媽媽可能是聖誕老人的首席代言人了吧?(圖片來源:GBTIMES Georgia)

作為歐洲最早進入聖誕時節的國家,荷蘭人在每年12月5日過」聖尼古拉斯節」。聖誕老人「聖尼古拉斯」帶著他的小助手「黑彼得」穿上文藝復興時期華麗的服裝,給孩子們送上薑餅、字母巧克力和糖果。與如今主流的這款聖誕老人身邊的精靈幫手不同,荷蘭聖誕老人身邊的「黑彼得」之所以是黑色的可跟非洲沒有關聯,他們是來自西班牙的摩爾族人。

荷蘭版的聖誕老人和助手「黑比特」(圖片來源:Instagram/@boboffenberg)

英國的聖誕老人,本是「聖誕老爸」(Father Christmas),人物最早出現在16世紀劇作家本·詹森的一齣劇中,作為慈祥、愛心的代表很大程度上為聖誕節烘託了濃濃的節日氛圍。此後,英國內戰期間,掌權派一度想廢除聖誕節,作為折中聖誕老爸勉強得以保留。直到維多利亞時期,聖誕老爸才開始給孩子們派發禮物。今時今日,英國人喜歡給自己的聖誕老人做培訓,一幫聖誕老人身著聖誕老人裝,正襟危坐學習如果給孩子們派發禮物還真是萌翻了呢。

英國版的聖誕老人在學校接受培訓(圖片來源:Charles W. Howard聖誕老人學校)

最初的德國和奧地利聖誕老人應該叫聖誕精靈才對,派發聖誕禮物的不是老人家而是小天使。原來當代宗教改革先驅德國人馬丁路德,在做宗教改革時,刻意規避掉傳統天主教中帶有的節日元素,用小天使代替聖誕老人。

德國版的聖誕天使(圖片來源:無版權限制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眾多版本的聖誕老人或者聖誕小天使最終在美國這個民族大熔爐內,化成當今我們熟知的這位聖誕老人。但是最初的聖誕老人可不是現在這位肚子大大懷抱好多禮品的和藹形象。我們現在熟知的形象出自19世紀美國一位叫托馬斯納斯特給當時一本雜誌畫的一副畫像。

聖誕來人從這幅漫畫開始變得富態喜慶(圖片來源:Instagram/@allposters)

除了上面提到四個基督教國家中的聖誕老人形象,東正教也有自己特有的聖誕老人,比如歐亞國家喬治亞款的聖誕老人實際上被稱為「白雪爺爺」(Tovlis Babua)。喬治亞的白雪爺爺家住本國最高山上,身穿一身白色羊毛製成的長披風,和聖誕老人一樣也留著常常的白鬍子,每年東正教聖誕節時,他會給孩子們派發一種由葡萄汁和核桃做成的糖果。

喬治亞版本的聖誕老人——白雪爺爺(圖片來源:GBTIMES Georgia)

談聖誕老人一定避不開的就是芬蘭,因為這裡有全世界公認的聖誕老人官方之家,北部拉布蘭的聖誕老人村。因為官方,所以芬蘭的聖誕老人最專業。這裡有全球僅有的50位持證上崗聖誕老人,每當節日來臨他們會給大家送出精挑細選的禮品,在溫暖的壁爐旁給孩子們打電話,回信給世界各地的人們,信封上蓋上人們珍視的聖誕老人專用郵戳。

最正統的聖誕老人在芬蘭(圖片來源:聖誕老人官網)

不要以為,全世界的聖誕老人都是慈善有愛的,有一群年紀輕輕的搗蛋鬼「聖誕年輕人」就在官方聖誕之家旁的冰島。他們加在一起有13個之多,長相稀奇古怪,專干調皮搗蛋整蠱之事,有的偷喝新鮮牛奶,有的偷人臘腸,還有的討厭到專門叫醒那些熟睡的人。

冰島淘氣聖誕老人(圖片來源:冰島旅遊官網)

冰島家長很喜歡用這些有些嚇人的「聖誕年輕人」嚇唬孩子,不讓他們到處亂跑調皮搗蛋。

聖誕老人作為和宗教有密切聯繫的西方人物,真正走向全球特別是中國,跟他的商業化有莫大的關係。這其中尤以可口可樂對聖誕老人的商業化改造最成功,最廣為人知。

早在1920年代,可口可樂公司就開始將聖誕老人的形象用到自己的廣告中,最初發表在報紙雜誌上的形象和托馬斯納斯特創作的類似,憨厚、大肚、懷抱禮物。汽水和聖誕老人營造出濃濃的節日氛圍,觀眾非常買帳,可口可樂獲得更大的商業成功,聖誕老人也走出西方社會,走向全球觀眾。

可口可樂是聖誕老人走向全世界的幕後推手(圖片來源:Instagram/@lady.astawen)

從1995年開始,可口可樂又推出了互動性更強的可口可樂聖誕巴士,巴士兩側是手持可樂的聖誕老人形象。又是一次成功的商業推廣,所到之處皆颳起聖誕旋風。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聖誕老人被別人拿來商業化,幫別人提高盈利,那麼他自己賺不賺錢啊?放心吧,聖誕老人自己也不少賺的奧。生活在聖誕老人村的聖誕老人賺多少,筆者雖然不知道,可是他的商場聖誕老人同事可真不少賺。以美國為例,一個聖誕季短短一個月,商場裡的聖誕老人可以賺到1萬美金到6萬美金那麼多呢(參見gobankingrates)。

一口氣介紹了那麼多聖誕老人的軼事,希望讀者您以後見到聖誕老人不要覺得陌生才是,記得咱們可是知道他的前世今生以及走紅背景的奧!聖誕節馬上來臨,和自己的另一半或者自己的小孩兒見到他時,不如主動上去打個招呼吧!

如果你成長過程中,認識到聖誕老人的真實性時也經歷過心理波動,不妨參與一下Chris Boyle博士的研究吧,他的問卷調查在這裡(www.thesantasurvey.com),完成問卷有機會贏得博士送出價值100英鎊的精美聖誕禮品奧!


·END·


掃一掃 知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