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則消息「震驚」了各大樓市自媒體。
浙商銀行表示,將所有非「限購「城市居民家庭購買首套個人住房的首付貸款比例從三成降為兩成。
不少人第一次聽到中國還能大範圍降到兩成的說法,感覺是個「大新聞」。
但其實,在2016年2月,央行就發布過一次通告,允許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5%,各地可下浮5個點,即首付比例為20%。
當時官方的措辭是,進一步支持合理住房消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支持」二字,非常顯眼。
沒多久,2016年9月開始,各地的樓市調控政策紛紛加碼,一二線城市中多數銀行調整了貸款政策,首套首付比例由2成,提高至3成。
因為那段時間,房價的漲幅,也非常顯眼。
的確,降低首付可以有效刺激購房需求,甚至一些投資需求,導致樓市升溫。
現在,疫情之下冰冷的樓市也需要一些政策的溫度,尤其返鄉置業高地三四線城市,在失去了春節返鄉潮之後,庫存壓力更是尤為顯著。
在此背景下,2月以來全國已經有近50個城市發布了穩樓市的政策,大多圍繞著調整土地出讓的各時間節點,優化開工竣工及預售標準等,幫助房企度過難關;也有少數如衡陽的買房補貼契稅,駐馬店的降低公積金首付比例至2成,還有南寧的公積金貸款放寬到二套等,直接刺激購房者需求回暖市場。
從供給端到需求端,從土地,到預售,到契稅,到貸款;政策的尺度可以說是越來越大。
2月15日的文章中,李老師也預測了這一點。
這次,浙商銀行開了個頭,率先降低首付,將來其他銀行會不會也跟上浙商的尺度,降為2成呢?
以上這一系列從地方到銀行的操作,對樓市的影響又是如何呢?
看似大尺度,實則剛合適
表面上,浙商這個2成有點唬人,畢竟拿一套200萬的房子來說,首付門檻就會從60萬降為40萬,降了足足20萬,假設按揭按LPR最新5年期4.75%不上浮,每月就7303.06元增加到8346.36元(等額本息30年),多了1043.3塊也不算太多。
不少人剛需可以提前上車,促進了市場需求的釋放。一旦市場暖起來,開發商和二手房業主就會上調價格,不少投資者可能又開始蠢蠢欲動。
而且,這種舉動無疑又推進了居民槓桿率的增長,完全不利於經濟穩定。
那麼,這會不會違背前陣子國家統計局剛剛重申的「房住不炒「的基調呢?又會不會像去年張家港取消限售一樣,馬上被地方或者央行叫停呢?
個人認為是不會的。
首先,這個2成是有諸多條件的。
1.非限購城市
2.首套
3.當地政府沒有對首付比例的強制規定
本來,非限購的地方大多投資機會都不大,而且還必須首套,投資者的需求就會被抑制。
其次,無論是居民槓桿率,還是居民購房槓桿率,這兩年都有所緩解。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居民部門槓桿率55.8%,比上年上升了3.7個百分點,四個季度分別為1.0、1.1、0.9和0.7個百分點,槓桿率增長幅度呈逐季下降,上升趨勢減緩。
影響居民槓桿率的主要變量是房地產貸款,據易居研究院的《2019年四季度全國居民購房槓桿研究》顯示,2019年四季度,個人房貸餘額同比增速回落至16.7%,連續11個季度回落。
美國與中國的購房槓桿率走勢:
中國的購房槓桿率自2015年三季度開始快速上升,2016年四季度達到2010年以來最高位,為44.6%。2017年一季度,該指標小幅回落至44.4%,此後7個季度連續下行。目前2019年四季度全國居民購房槓桿率已降至31.5%,較為穩定。
所以,如果能刺激需求端,槓桿率這一塊還是有一定的操作空間。中國社科院也預測2020年槓桿率或將有限攀升。
當然,分母名義GDP的增速減少也會成為2020槓桿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再者,非限購城市集中在三四線,受疫情、人口流出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影響,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壓力較大,需要在疫情之後給一些利好舉措,避免房價出現系統性下跌。
人民銀行2月21日召開的2020年金融市場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也提到,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繼續「因城施策」落實好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促進市場平穩運行。
「因城施策「,非常扎眼。
最後,土地財政也是諸多城市所依賴的重要收入來源,沒有哪個地方希望自己的房價一蹶不振。
綜上,央行或地方叫停2成首付的機率,不會很大。
2成首付會不會成為常態?房價怎麼走?
基於上述分析,2成首付的做法是對於穩樓市來說非常合理的一個市場性調整,符合「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而且房貸是銀行壞帳率最低的業務之一,其他銀行很可能在浙商銀行後陸續跟進。
據朋友透露,浙江省紹興市中國工商銀行紹興分行,於昨日已經在籌備當地2成首付的計劃。
個人預測,接下來會有一些銀行在局部承壓較重城市施行2成首付試點。
並且,越來越多的城市也會陸續跟進公積金、利率和首付比例等穩樓市的政策。受疫情和返鄉潮流失最重的湖北孝感、鄂州和黃岡,一定會有。
同樣,不排除未來幾年,2成首付成為許多不限購地區的主流首付方式的可能。
顯然,這對於剛需來說,上車成本降低,是個好機會。誰也無法完全預估此次政策帶來的變化,若市場投機情緒過重,回到2成5或3成,也是有可能的。
對於非剛需來說,浙商銀行業務範圍內不限購的城市(義烏、金華、常州、樂山、紹興、嘉興、衢州、台州、麗水、舟山、湖州、洛陽、天水、酒泉、南通、淮安、鹽城、泰州、德州、濰坊、煙台、臨沂、濟寧、東營、貴陽)只有25個,大部分沒有投資價值。需求只是提前被釋放,不改變長期需求量和城市基本面。
兩個地方,嘉興的嘉善縣,和杭州的臨安片區,可以稍作考慮,因為作為環滬和環杭(郊區)區域,有大量的人口外溢需求,如果首付降低,可能會把在滬杭工作,本來不考慮在周圍買房的人吸引過來,增加需求量,利好當地樓市。要知道,很多人買房,恰恰就是差那20萬。
結
當下,樓市下跌的腳步悄然走近,避免硬著陸的穩樓市政策迫在眉睫。
2020,更多涉及交易端的政策會陸續推出,很多地方將繼續以「人才引進「的方式派發房票,各大銀行也會根據市場調整首付比例,那些長期有價值的城市和區域,在這段時間會是一個價格的低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zOWWgHAB3uTiws8KGc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