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了,別讓孩子傷上加傷

2019-10-11   525心理網

01

如果你和孩子的爸爸或媽媽分開了,這幾句話請不要對孩子講:

都是因為你,我們才離婚的。

你爸爸(你媽媽)不要你了。

都是因為你媽媽(你爸爸),我們才這麼不幸福。

雖然不能給你一個家,別的你要什麼,我都給你。

我不行了,我活不下去了,你要給媽媽(爸爸)爭口氣。

在進行創傷梳理和帶領靜修生的學習中,我發現很多人的創傷跟離婚有關。而離婚,對孩子的傷害特別大。

我們曾經做過六七萬人的一個學生調查:讓孩子痛苦、傷心排在第一位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衝突;第二位的就是父母之間的打鬧、吵架以及離婚。

我們國家尤其是15歲到34歲的群體,導致死亡的第一原因就是自殺,這個比率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那麼,對於孩子來講,導致他們走向自殺、選擇自殺這條道路的原因,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父母之間的衝突和矛盾。有的父母鬧離婚,又是冷戰又是熱戰,吵得烏煙瘴氣,打得一塌糊塗,這個家就變成了一個每天充滿著毒氣的地方,每天都侵蝕著孩子的每一個細胞、每一根神經。小孩躲在房間,感到無能為力,就用刀劃自己,自傷自虐自殘,甚至自殺。

02

鬧離婚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是什麼?

在關於父母離異的案例中,最深遠最大的一個傷痛源於媽媽的否定和不接納。如果在離婚時,對孩子說「你媽媽不要你了」,對於一個孩子來講,意味著天塌了!

我曾救助過一個有自殺傾向的孩子,他當時上初中。他媽媽一跟爸爸吵架,就對孩子說:「我不要你了!我也不要你爸爸了!我什麼都不要了!」那個孩子覺得連媽媽都不要他了,以後的人生也就完了,就剩一條路——可以去死了。

有的媽媽對孩子說「如果我不是懷了你的話,可能我根本就不會找他。」這樣的話,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個累贅,拖累了媽媽,他有種深深的負罪感,會難過得想死。

還有一個案例,有一個孩子說,每當他媽媽爸爸鬧離婚,問他到底要跟誰、到底愛誰時,他非常崩潰,「我當時特別無語,我非常憤怒,我哪個都不愛,我哪個都不要,真想從樓上跳下去算了」。

父母鬧離婚,經常把孩子放在這樣的一個境地:兩個人把孩子逼到了一個牆角,讓他沒有退路,然後逼他做出選擇。

03

離婚了該如何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很多家長離婚後,內心覺得虧欠,千方百計想對孩子做一個彌補,給他買禮物,這當然是一種愛的表達,但每個孩子對於愛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收到禮物就滿足了,有的孩子希望每天看到媽媽的臉,能感受到媽媽的撫摸,能夠聽到媽媽說我愛你,有的孩子是需要媽媽或者爸爸跟他一塊兒去玩。所以找到孩子感受愛的方式很重要。

離婚後,有的媽媽會對孩子說:「媽媽這麼做,都是為了你。」你以為這是一種激勵和幫助,其實,這是一種折磨,一種綁架,一種挫傷。一個12歲的孩子,他媽媽離異後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孩子有一天就聲嘶力竭地說:「我有我的夢想!我有我的未來!你不要把你的理想、把你的不幸都強加在我身上!我只能過我自己的生活!我顧不了你!」

真正的好媽媽首先應該是自己是快樂和幸福的媽媽,如果真愛你的孩子,先把你自己的事情搞定,把自己真的變成一個又快樂又健康的人,孩子最希望看到的是媽媽的笑臉,而不是一聲聲沉重的嘆息加上冷若冰霜的臉。

英國安德魯王子和妻子離婚後,夫妻倆之間仍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相當長一段時間,家中仍擺有全家福,孩子們不覺得周圍的環境有太大的變化。莎拉(安德魯王子前妻)有了自己的男朋友,她也可以很大方地把男朋友請到家裡一起吃飯。他們雖然離異了,但是他們之間的彬彬有禮和相互理解,給孩子做出了一種榜樣。

04

給離婚爸媽的幾條建議

不管你和孩子的爸爸或媽媽關係怎樣,我給大家幾條建議:

第一,即便是離婚了,你要讓孩子感到不是他的錯。

第二,不管你是跟孩子在一起還是你遠離,你應該想盡辦法讓孩子感到你是愛他的,而愛他的方式肯定不光是買東西。

第三,不要播種仇恨,不要數落對方的不好,不要說「你爸爸不是東西!」「嫁給他,我真是倒八輩子霉了」。

第四,不要因為愧疚而忘記了管教。如果因為愧疚而一味地溺愛孩子,滿足的是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孩子的需求。

作者:海藍博士

來源 | 微信公眾號:525心理網( ID:psy525_cn)一個有營養的心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