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的財務人,如何才能在職場中脫穎而出

2019-09-16     網學教育



今天分享的書籍《內向者溝通聖經》作者是珍妮弗 · 康維勒。這是一本內向者的職場升級寶典。通過簡單實用的四個步驟,把深奧的領導力理論轉化成實際的操作方式,幫助內向者在外向者占主導的商業世界輕鬆突圍。

沃倫·巴菲特、比爾·蓋茨和馬丁·路德·金,他們除了都是偶像級人物和卓越的領導者之外,還有什麼共同特徵?其中一個答案是,他們都是內向的人。這本書講述的,就是內向者如何像他們一樣,通過打破自己的性格局限,發揮更大的優勢。下面就為你解讀書中的精髓。


1、什麼是內向者


1. 內向是一種偏好

通過內向性格與外向性格的對比,提出內向是一種偏好,一種性格傾向,並不影響一個人是否能取得成功。比如:比爾·蓋茨、世界股神巴菲特、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著名的人權鬥士馬丁·路德·金,他們都是內向者,甚至上一任美國總統歐巴馬也可能是內向者。


2. 如何判斷自己是內向型還是外向型

作者認為如果你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非常享受,充滿能量,那麼你就傾向於是一個外向者,但是如果你在人際交往中經常感受到壓力,想要逃避,總是希望能夠通過獨處的方式恢復能量,那麼你就更傾向於是一個內向者


【案例】

比如我有一個閨蜜就是一個典型的內向者,她寧願把已經看過的電視劇再看上一遍,也不願意出門參加一些party、聚會,因為她覺得那樣的方式達不到放鬆休息的作用,只會讓她更疲憊。


2、內向者的不足


其實性格本身並沒有對錯之分,儘管外向型的人表現得更為活躍,容易得到外界的注意,但內向型的人更擅長觀察和理解別人,考慮事情相對會更加全面,同時更能沉下心來專注於深度思考。也正是由於這些特點,在現實生活中,內向型的人可能會遇到的四種挑戰:


1. 身心壓力

原因:內向者不懂得說不,超負荷工作;過度緊張引發身體不適;社交讓內向者身心俱疲。


2. 別人的低估和誤解

原因:內向者不想說話,卻被別人認為是愚蠢孤僻;他愛傾聽,卻被別人認為是優柔寡斷;他想安靜,卻被別人認為是懦弱。


3. 不懂經營關係

職業發展受阻的原因:不會自我營銷,只能靠邊站;沒有人脈,永遠只能是個小角色;迴避辦公室政治,錯過關鍵信息;埋頭苦幹,沒有效率和未來。


4. 成為職場隱形人

原因:內向者過於低調,不願意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容易被別人忽略,從而喪失很多職場機會。

雖然存在這些困境,但並不意味著內向者無法取得成功。相反,許多優秀的領導者都進行了性格管理,把內向變成了優勢。



3、內向者如何把不足轉化為優勢


1. 讓內向者建立優勢的4P法則

4P法則:其實是一個簡單易記的指南,包括四個步驟,分別是準備、展示、推動、練習。因為這四個步驟,每個步驟對應的英文單詞的首字母都是P,所以叫做4P法則。這四個步驟恰恰可以解決內向者面臨的四大挑戰。

  • 準備Preparation
  • 展示Presentation
  • 推動Push
  • 練習Practice


2. 4P法則之第一步:準備Preparation

準備,也就是面對職場中的各種場景,提前做足準備,有方法可依,有內容可說,心裡有底,自然會產生自信,願意來直面問題,為下一步的展示打下基礎。計劃越充分,應對越自如。


【案例】

比如,要做一場演講,怎麼減輕壓力呢?作者說,可以準備額外的注釋,包括你演講中會用到的特定詞彙。提前把這些內容寫下來,在演講的時候掃一眼就能想到跟這些注釋相關的一整段話,這個過程你會更加自信。


3. 4P法則之第二步:展示Presentation

展示,指的是在工作場景中,現場表達和展現自己。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專注,專注於當下,專注於你所面對的對象或者聽眾

你的表達,都是期望能夠準確傳遞給對方的。你的專注能夠吸引對方,讓對方也能夠集中精神來跟隨你的思路,理解你的意圖,排除其它干擾。這樣,才能夠把最真實的你,順利地展示在大家面前,讓大家清清楚楚地看到,而不是被忽略,也能夠把最準確的信息傳遞給對方,達到溝通目的。

展示,就是讓別人知道你的存在,可以從三方面入手

  • 專注傾聽對方
  • 記住對方名字,也讓對方記住你的名字
  • 自我介紹,告訴別人你是做什麼的


【案例1】

作者在書里說,她剛進入職場的時候,第一次跟老闆談話,雖然自己很緊張,而且當時在場的還有好幾位高管。但是作者仍然把注意力放在跟老闆的談話上,讓老闆感覺房間裡只有她們兩個人一樣。之後,老闆經常會給她合理的指導,讓她的職場生涯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案例2】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里有個橋段:主角前一天晚上因為意外被抓進了警局,結果第二天只能穿著渾身褶皺的衣服直接去面試。到場以後,他沒有使用事先準備好的回答,想了想,最終決定實話實說,這個真誠的舉動很冒險,但贏得了面試官的讚賞,獲得了工作機會。

4. 4P法則之第三步:推動Push

推動,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這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一步。我們都知道,如果總是做自己完全熟悉、得心應手的事情,就很難取得進步。對於內向的人來說,獨處是舒適區,人際互動領域是非舒適區。

要推動自己去面對一些陌生的、新鮮的、甚至是有那麼一點點冒險的領域,挑戰不熟悉的技巧和領域,這會讓別人看到你的潛力,而且會加速職業發展。

【案例】

作者在書中舉例,說他有一個朋友非常不喜歡參加社交聚會,但是因為工作的原因他不得不去做這些。於是他就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小目標。每次聚會的時候一定要待夠30分鐘,並且收集不少於20張名片。幾年之後,作為內向者的他反而成為了公司裡面最優秀的社交專家。

「推動自己」說的完整一點應該叫做「自己推動自己」,只有你有了想要改善自己社交能力的動力,你才會邁出第一步,任何人都逼不了你。

5. 4P法則之第四步:練習Practice

前三個步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練習就是將以上的步驟不斷吸收轉化、習以為常的過程,你可以在不斷地練習中去實驗與人交往的不同方式,也可以在不斷的練習中調整自己的行為習慣,練習會讓你最終從尷尬、生澀走向自然、精通。

總結一下,今天我們分享了什麼是內向型人格,以及這種性格可能會遭遇的困境和改進方法。首先要積極準備,懂得真誠地展示自己,勇敢地走出舒適區,並不斷地練習。堅持下來,內向者也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

原文金句

  • .其實機會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這和你是內向型還是外向型人沒有什麼關係。


  • 內向者的性格是可以管理的,成功的領導者就能把內向者的弱點反而變成優勢。


  • 展示自己最大的技巧就是真誠和坦誠。和別人真誠地分享你的觀點,才能讓別人對你印象深刻。


  • 你只有將自己推出舒適區,進入不舒適區的領域,你才能真正的進步。


  • 去做你最害怕做的事。——羅夫·華多·愛默生


  • 如果你對別人感興趣,那麼你在兩個月內交到的朋友就比你試圖讓別人對你感興趣花兩年時間交的朋友還要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wbfUO20BJleJMoPM8Wq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