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真正的富養?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2020-05-23     爸媽精讀

原標題:什麼才是真正的富養?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作者:勤一一(爸媽進化論主筆)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說到「富養」,大多數父母都不陌生。

但是,富養孩子,並非僅僅肯花錢那麼簡單。

心理學家衛.凱爾凱特曾說過:無論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如何,做父母的需要給孩子根和翅膀。

父母做到這3件事,才是對孩子真正的富養。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快樂的源泉

近日,一張7歲女孩在菜市場的案板下上網課的照片,刷屏了微博和朋友圈。

「案板女孩」名叫柯恩雅,父母在湖北五峰經營一家滷菜老店。

「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希望」成為勵志金句,各個媒體爭相報道,更有好心網友要張羅給小柯捐款。

躲在菜市場讀書的女兒意外爆紅後,小柯的媽媽卻出來道歉:感謝大家的關注,沒想到會這麼多人關注;感謝網友的熱心,不過我們壓根沒想過接收捐款,其實很多地方都比我們困難;感謝媒體的來電,希望大家能給我留點時間,因為要搞孩子作業。

小柯媽媽600餘字的微博言辭真摯、不卑不亢。

他們「不缺錢」,只缺陪孩子的時間。

有些網友質疑:菜市場環境多差呀,父母怎麼能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習?

在網友們唏噓父母給孩子提供的學習環境差時,小柯媽媽也覺得心有愧疚,表示能力有限,不然孩子不用這麼苦。

然而,當有人問小柯:「這個小書房你覺得怎麼樣?」

小柯快樂地回答:「很好,可以天天在這裡,還可以陪著媽媽。」

她一臉燦爛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答案。

人世百態本就是有人在高山,有人在低谷。若不是生活所迫,哪位父母不想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

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孩子的成長是一條河流,承載著父母與孩子的情感流動。不是說為了未來的幸福,現在的分離就沒關係。

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父母的陪伴就是孩子快樂的源泉。

「放下磚頭養不起你」是一種無奈,「再難已然要牽著你的手」是一種選擇。父母力所能及地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不缺席孩子的成長,已是最好的富養。

父母的好情緒,是孩子安全感的根基

女兒是個高敏感度的孩子。

有次我與老公因為生活瑣事爭吵,兩人互不相讓,情緒都很激動。

老公忽然愣住了。一回頭,我才發現,身後的女兒蹲在牆角,蜷縮著身體,捂著耳朵。她抬起頭來一臉驚恐地哭著說:「爸爸媽媽,你們別吵了!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

我冷冷地對她說:「不關你的事。不用擔心!」

女兒的眼神更糾結了,開始嚎啕大哭起來。

有時候,我們覺得他們是孩子,沒有站在平等的位置與之對話;我們自認為並沒有沖孩子發火,或者說的明明就是正向的語言。

殊不知,孩子的世界,很簡單。他們都是從父母的眼神、語氣、氣場中感受自己存在的意義,揣度自己是否被愛。

孩子是最容易「自我歸因」的,父母的情緒不好,他們往往會認為與自己有關,進而心生恐懼和愧疚,害怕被拋棄,失去安全感。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里,有一位職場媽媽,花大價錢把孩子送進名校接受更好的教育,給孩子最好的吃穿用度,平時下班就在家裡陪孩子寫作業。百分百財力投入+時間陪伴,堪稱「模範媽媽」的典範。

然而孩子卻並沒有安全感,常常覺得無所適從。因為這位媽媽一直處於負面情緒之中,她把自己的幸福全部放在別人身上。

每當她對老公不滿意,對孩子不滿意時,就會要求老公和孩子改變,如果老公和孩子達不到她的期望,她就會很痛苦。

父母的痛苦情緒,像彌散在家庭中的毒氣,不知不覺間侵入孩子的身體。

富養孩子的前提是富養自己,父母對自己好一點,對自己的情緒負責,養出自己的好情緒,才能感染到孩子。

父母就像大樹的根,孩子是樹上的果子,父母的好情緒,是孩子安全感的根基。

就像我女兒看到我和老公重歸於好、有說有笑的樣子,感嘆的那句:「爸爸媽媽笑了,這才是我溫暖的家。」

父母的讚許,是孩子自信心的翅膀

中國很多父母崇尚 「打壓式」教育,美其名曰 「反向激勵」,認為這種教育方式是一種激勵。

不知你小的時候有過類似的經歷:

你考了99分,父母馬上說:怎麼沒考100分?

你考了100分,父母又說:你數學考了100分,那語文怎麼沒考滿分?

你唱歌唱得好,父母卻說:你看隔壁小紅,舞跳得多好!

有些父母就是喜歡挑孩子的毛病,孩子做對一件事兒,馬上打壓,生怕孩子翹尾巴,以此「鼓勵」孩子向好的方面發展。

有句話說得好:孩子慢慢會長成父母嘴裡的樣子。

父母長期的打壓、否定、諷刺式的反向激勵,會令孩子形成一種信念:我不好,我做不到。久而久之,內化為自我價值感降低,失去自信心。

反向激勵帶來的不是鼓勵,而是打擊。

俞敏洪曾多次在採訪中提到:母親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從小就鼓勵自己多閱讀,雖然自己兩次落榜北大,但母親從未勸她放棄,而是鼓勵他勇敢追逐夢想,支持他再次考北大的決定。

他母親是農民,沒有什麼文化,但卻養育出了北大學子、商業領袖,這與她的鼓勵式教育分不開。

你跟孩子說什麼話,決定著他會變成什麼人。良言一句三冬暖,讚許、認可和正面反饋才能幫助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鼓勵的、讚許的話,孩子就會變得自信,其內驅力會蓬勃生長,敢於發展自我。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貶低的、打擊的話,其生命力會逐漸走向枯萎,孩子會變得畏手畏腳,不敢探索世界。

俗話說:數子十過不如贊子一功。多關注孩子的閃光點,正向鼓勵,多加讚許,才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正確打開方式。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

富養孩子,經濟是一方面。我們更要明白的是,錢買不了一切,尤其買不來親密的親子關係。

丹·阿蘭德在《養兒育女中長大》一書中提到:「親子關係是世界上最高貴、最令人欣然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與之相比。」

而良好親子關係,是富養孩子的肥沃土壤,關係順了,一切都順了。

作者簡介:勤一一,富書專欄作者,富書親子文寫作營學員,二胎職場媽媽,溫暖的中年少女,用文字治癒你我,以知識反哺育兒,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uUg-RHIBd4Bm1__Y2Lo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