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pirit(爸媽進化論主筆)
近日,一則視頻看得我十分憤怒。
視頻中的小女孩被一名騎著自行車的女子用車輪猛撞,看起來十分兇殘,簡直和小女孩有不共戴天之仇。
泄憤後的女子並沒有就此罷休,緊接著她又來來回回抽了小女孩數個耳光。
被打懵的小女孩顫顫巍巍地站在原地,旁邊有個路人阿姨實在看不下去阻攔了女子。
在無數網友猜測女子與小女孩之間發生的事情時,警方通報了其原委。
令我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據警方查證,打人的女子竟然是小女孩的親生母親。
看到這裡,網友無一不表示,這個打法太恐怖了,這根本不是教育孩子,完全是往死里打孩子!
甚至有網友憤怒地評論:不配為人母!
的確, 那些毫無界限暴打孩子的父母就是在對孩子實施身體虐待,而他們卻將這嚴厲的酷刑,稱之為「體罰」。
身體虐待型式「體罰」到底有多恐怖
前段時間,一則視頻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公憤。
據報道,四川一男子暴打孩子,地上強行拖拽10米。
經警方調查,這名四川男子因和老婆不和,導致老婆出走,把氣全部撒在了孩子身上。
畫面顯示,男子暴打倒地孩子,致孩子頭部流血,並將孩子強行拖拽數米。
看到這裡,網友憤怒的評論:喪心病狂!枉為人父!
那些身體虐待型父母會將自己的憤怒發泄在孩子身上,孩子幼小的身軀承受著不能承受的力度,滿身傷痕。
除此之外,前段時間還有一則監控視頻被曝光。
視頻中的家長猛抽小孩耳光,用腳用力踢踹孩子頭部,家長目光兇狠,仿佛與孩子有不共戴天之仇。
據知情人稱:只因孩子在同學家玩耍,中午不願意回家吃飯,就被家長在電梯內暴打一分鐘。
看到這裡,不少網友震驚地評論:這到底是不是親生母親,電梯里都打成這樣,回家後不會更慘!
後續的事情我們無法想像,然而這還並不是最恐怖的身體虐待,更恐怖的還在後面。
之前,杭州的一位11歲的女孩,全身勒痕,失去意識,被救護車送進醫院,女孩的父親在搶救室前抱頭痛哭。
原來晚上父親發現女兒在偷偷抄作業,瞬間火冒三丈,把女兒拖到車棚里吊起來暴打了一頓,冷靜下來之後,他打算把女兒放下時,卻發現孩子已經不省人事了。
令人心痛的是,女孩最終並沒有被搶救過來。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避風的港灣,當身體虐待式「體罰」降臨時,避風的港灣支離破碎,孩子的性命也岌岌可危。
身體虐待式「體罰」,會成為孩子最深的「童年陰影」
大多數打孩子的家長,都有幾個相同的原因和理由:
愛之深責之切;
棍棒底下出孝子;
孩子不聽話,不打不行;
體罰孩子怎麼能是虐待孩子呢。
可話雖如此,那些把握不好分寸的「愛之深責之切」與「體罰」全部演變成了對孩子的身體虐待。
並且心理學家高彩林曾說過: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可以說是無法估量的,孩子經常挨打,會產生嚴重的心理扭曲,將會影響孩子的整個人生。
知乎有位網友,曾提到過他的童年經歷。
小時候的他性格內向,比較靦腆,說話直接,不懂得察言觀色,總是一不小心惹怒了父親,被父親揍。
從小學二三年級開始,他被暴打的次數越來越多。
父親經常在樓道里抽他耳光,儘管他已經泣不成聲,父親也沒有收手的意圖,直到鄰居制止。
在公交車上,父親仍暴打他,逼他不許哭,威脅他如果哭,回家打得更厲害。
在家裡,父親比在外面打得更凶,最放肆的時候,就連媽媽也撲倒在他腳邊求他不要打孩子,而他癱在地上大喘氣。
被暴打的日子,兩天發生一次,甚至不被打,都成了人生中最開心的事。
成年後的他,漸漸發覺,身體上的痛相比精神上的痛苦簡直不值一提。
因為暴打,他患上了鼻炎,說話有氣無力,易哭,而除了身體上的疼痛外,更讓他痛苦的是內心。
他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自卑,甚至沒有正常的人際交流,也不懂得如何回應對方。
每當他回憶起被暴打的樣子時,他就如同一隻受到驚嚇的烏龜一樣,蜷縮成一團,內心疼痛到極點。
他說: 父親的身體虐待成為了我一輩子的「童年陰影」。
他極力地走出卻走不出去,只能將其對他的影響降至最低,最後,他希望知道這個故事的父母,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善待他們。
如何正確的管教孩子
不少父母表示:每位家長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都不忍心「體罰」自己的孩子,可「熊孩子」調皮和不聽話的時候,真是讓家長不打不行。
那如何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正確管教孩子呢?
1、做家長就得「不怕麻煩」,耐心以對是第一步
據了解,家長選擇打孩子大多因為孩子「長時間」的不聽話,家長忍無可忍,選擇暴力應對。
的確,對於孩子來說,家長的暴力是當下解決問題最快的方式,但長遠來看,卻是教育孩子最糟糕的方式。
曾經的一檔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冉瑩穎的育兒方法獲得了無數家長的認可。
有一期中,冉瑩穎一家因為鄒市明工作的原因搬到了洛杉磯,在新家中,冉瑩穎烘培了餅乾作為禮物贈送給新的鄰居。
可在贈送途中,發生一件小插曲,二兒子鄒明皓死活不願意分享,甚至告訴媽媽:這不是我們的家,我要回家。
冉瑩穎多次勸說兒子:要分享,可兒子仍是不同意,就在所有觀眾都以為冉瑩穎要爆發的時候,她並沒有。
她雙手捂住眼睛,嘆口氣,繼續勸說兒子,她告訴主持人:一定要耐心,一遍不夠講十遍,十遍不夠講一百遍,反覆強調,反覆給他說。
在冉瑩穎「不怕麻煩」的耐心引導下,兒子鄒明皓最終選擇了分享。
暴力或許是當下教育孩子最便捷的方式,但教育要有戰略眼光,不能因為眼前短期的好處就忽略了長期的痛苦和煩惱。做家長就是得「不怕麻煩」,耐心引導孩子。
2、停止命令,「商量式」溝通
在孩子不聽話時,我們常常會聽到家長這樣的言語:
你不要再亂塗亂畫了,你看牆都被你化成什麼樣了。
你怎麼還不睡,趕快去睡覺,明天還得早起。
你就知道玩,趕緊回去學習。
看到這裡,我們不難發現,這些語言全部都是「命令」。
實話實說,對於大人來說,被別人命令,心中都有些不情願,何況是孩子呢?
《樊登讀書》的發起人樊登曾講過,有一天晚上,凌晨3點,他的兒子嘟嘟十分口渴,便告訴他「爸爸,能不能麻煩你幫我倒一杯水」。
即使當時樊登又累又困,但他仍起身給兒子倒了一杯水,因為當他聽到兒子「商量式」的話語時,整個人的心都快被融化了,又怎麼可能拒絕呢。
當孩子聽到過多父母「命令式」的語言時,他的內心第一反應就是拒絕與排斥,反而當父母對他們使用「商量式」語言時,他們才會變得越來越聽話。
3、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力,讓孩子在選擇中「聽話」
雪梨媽媽曾講過:在她女兒小時候,有的時候並不願意練舞,這個時候,我就會給她兩個選擇,一個是練舞,一個是睡覺。
結果孩子馬上就開始練習劈叉了,因為她寧可跳舞,也不願意去睡午覺。
所以如果孩子不聽話時,你可以給她兩個選擇,有一個是不願意的,那她就會把另一個作為備選,只有不強迫孩子聽話,孩子才會聽你的話。
願每個孩子都能免受「身體虐待」,平安長大;也願每位父母,都能耐心以對,正確引導。
作者簡介:spirit,富書專欄作者,第6期入門1班學員,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_-GwXIBnkjnB-0z98L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