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絲;編輯:徐無鬼
除了腌漬,霉制亦是中國人特有的轉化食物的方式。乃通過發酵,巧妙地利用微生物來改變食物的質地,使之長出對人體有益的黴菌,既可達到久存的效果,又能營造出與鮮品截然不同的風味。久負盛名的豆腐乳、霉乾菜、霉千張都是相同工藝的產物,與之相比,霉豆渣雖然名氣上小了許多,卻也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
霉千丈
農業社會裡,鄉村人家大都自備有小型的石磨,做豆腐也多是自己動手,而怎樣處理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豆渣,曾是考驗先人智慧的難題,霉制豆渣透釋出的,是中國人對於食物塑造方面的特有領悟。在我的祖籍湖南鄉下,人們對霉豆渣就有著難以言喻的喜好,許多湘人遷居到了城市多年,仍對這種霉制食物無法忘情。我父親過去每隔幾年,就會託人到豆腐廠要來豆渣,做一次霉豆渣解解饞,以慰鄉思。
做霉豆渣須選在冬春時節,若是氣溫太高,發酵的度就很難把握,豆渣易發臭,到時候長出來的就不是白黴,而是有毒的綠霉了。其製法是把豆渣放到鐵鍋中焙炒,去除多餘的水分,把豆渣用兩手捏緊,捏成一捧大小的糰子,放到荷葉里,趁熱用棉被或舊衣服蓋起來,任其發酵。幾天後,豆渣上面就布滿了長長的白色菌絲,又過數日,待菌絲蔫倒下來,就可取出烹食了。
霉豆渣
對於同嗜此物的人,霉豆渣有著一份特殊的吸引力,因其經過發酵後,會散發出一股類似乳酪的酸餿氣息。但「逐臭之夫」們要的就是這個味兒。加之霉豆渣經過烹煮,氣息也會變得內斂許多,又呈現出了不同的味型,滋味很獨特。最常見的是切薄片,加上蒜苗、香芹、干辣椒一起烹炒,於佐料的辛馥熱辣中,霉豆渣也被濡染成香。或者把切片的霉豆渣和肉末一起放到鍋里蒸熟,再將辣椒油澆在上面。這道菜,很多初嘗者在小心翼翼地試了第一口之後,都會想要添碗米飯。
徽菜之霉豆渣
不過,霉豆渣最妙的吃法還是用來燉臘鴨。湘式腊味多用柴煙燻制,味道咸、煙火氣重。經過長時間風臘的臘鴨,肉質已變得異常緊實,須先剁成小塊,入鍋蒸軟,再配上霉豆渣一起燉。霉豆渣擔負的使命,是消解臘鴨的濃咸和煙火氣,並將臘鴨的鮮香吸附入內,兩者互為輔助又互為依託,吃起來,柔韌的鴨肉搭配咸鮮的霉豆渣,頗具新意,雖非精食美餚,卻也耐人尋味。尤其是在寒風凜冽的冬日,邊燉邊吃,尤為愜意,有一种放曠的鄉土情致。
李安的電影《飲食男女》里有句名言:「人心粗了,吃得再精也沒什麼意思。」反過來,人心若是安閒自在,霉豆渣也可以成為很好的生活享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nNz7iW4BMH2_cNUgvkF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