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比落下幾個月的功課更重要?

2020-02-23   東西兒童教育


昨天下樓拿快遞,看見小區角落的一棵海棠樹,不知道什麼時候悄悄開花了,桃紅色的花朵綴滿枝頭,煞是可愛。

我突然意識到,這個冰雪封城的二月固然漫長,春天終究還是來了。

大人開始復工,學校忙著寄課本,宅家的孩子上起了網課,人們急著步入正軌。

挺好的,按下暫停鍵的城市,終於可以漸次重啟。

只是不知道,當春天來臨,百花盛開時,我們還會記得過去的那個冬天嗎?

畢竟,人類對於苦難的記憶總是短暫的。

所以孩子,我想趁這個「冬將去春將至」的時機,把災難當作現成的教材,和你聊聊關於敬畏,關於生命,關於自己和我們深愛的這個國……

我確認,它們是比落下幾個月功課更為重要的東西。


保持敬畏之心

誰能想到,野生動物是以這樣的方式被頻繁關注。

先是蝙蝠被懷疑是新冠病毒的來源,接著又是穿山甲被認為是中間宿主。

我搞不懂,蝙蝠都進化成那樣了,吃它的人,是不是腦袋犯抽?

還有穿山甲,這個在地球活了4000萬年的小動物,名字霸氣,外形很酷,其實性格溫順,還有點害羞。

蝙蝠、穿山甲、果子狸,它們從沒有「刻意」針對過人類,被端上餐桌並成為宿主的命運,絕非它們自己的選擇。

是無知而狂妄的人,咎由自取。

孩子,你知道嗎,大自然的法則是相融共生。

就像《獅子王》里,老獅子對小獅子辛巴說的: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在微妙的平衡中生存

頭腦簡單的羚羊也可以悠哉地奔走於草原,生老病死。

從不思考的蚯蚓也可以舒緩地縱橫於地下,繁衍生息。

沒有誰比誰更高級。

人類和其他生命體,必將在未來「共享」更多的東西。

災難警示我們,在自然面前應保持一份敬畏之心,而不是把她當作予取予求的對象或者一個可以『戰勝』的對手。

(圖片來源於包圖網)


生命不易,活著很好

孩子,你可能還沒有認認真真思考過「活著」這件事。

你書包里那本《生命安全教育》到期末都還是嶄新的,我知道,它早已被語文、數學,這些老師們覺得更重要的課占據。

今天機會難得,我們來聊聊生命。

生命,遠比你想像的脆弱。

當瘟疫降臨時,不是你想活著就能活著。

湖北電影人常凱,除了一個孩子不在武漢,一家四口悉在新冠病毒肆虐時去世。

一個不知名字的女孩,手拿病歷單,站在武漢的街頭,撕心裂肺地哭著:「我的爸爸沒了,沒有爸爸了,我以後怎麼辦呀?」

身邊的人,無不動顏。

活著,不簡單,不容易!

有些人,在這場疫情中,已化作一片雲,再也看不見今年春天的櫻花。

所以孩子,當你健康地宅著,與家人共享安寧時,別忘了,還有一些眼含熱淚的人,正經歷生死別離。

珍惜你習以為常的,一日三餐、爸媽的嘮叨,以及新鮮的空氣!

(圖片來源於包圖網)


什麼是愛國

平時你們也會升國旗,唱國歌。

老師會給你們講紅領巾的故事,但生活在新時代的你們,已經不怎麼相信它是由烈士鮮血染成的。

那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時代,還是離你們太遠了。

其實:

國家並非抽象,它是由一個個人組成的共同體。

當每個人都視自己為公民,對社會有所擔當的時候,

這個國家就好起來了。

身處和平年代,依然有愛國的方式。

口罩廠職工李江麗,春節期間每天連續工作12個小時,除了上廁所,她沒有一步離開過生產線。凌晨1點,依舊不斷接到來自全國的求購電話。

「別問了,一個都沒有,全部供武漢。」

44歲的上海貨車司機李克勝,義務承攬運送物資前往武漢的工作,帶著7桶泡麵,獨自踏上千里之路。

妻子問:「為什麼對自己這麼不負責任?」

他說:「正是因為我對自己負責任,我才要去,誰都不去了,怎麼辦?」

他們也只是平凡普通的個體,做這些是為了什麼呢?

只因我們都是讀著唐詩宋詞長大的黃皮膚、黑眼睛!

孩子,你還小,還做不了這麼多事。

但作為一個小小的公民,你至少可以做到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早睡早起,好好學習。你至少可以做到了解發生了什麼,理解在苦難中掙扎的人,不要覺得疫情只是耽誤了自己的假期旅行

做好自己,心繫他人,就是最樸素的愛國。

(圖片來源於包圖網)

一句真話的分量

說到這次疫情,就必然會說到李文亮醫生。

34歲的他已經在人們的哀思中,去了另一個世界。

大家之所以為他流淚,不僅僅是因為他是戰鬥在一線的醫生,更是因為他是說了真話的凡人。

和李醫生一樣值得被銘記的,還有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張繼先女士,她最早發現新冠病毒疫情苗頭,堅持上報。

說真話不容易,真相常常被掩埋。

在電影《傳染病》里,當美國疾控中心研究員艾琳博士向有關部門解讀病毒時,在場一位女性官員的第一反應是不能向媒體透露消息,那樣會引起民眾恐慌。

全世界都一樣。

真話在哪兒,都很容易碰壁,它常常不得不為那些看起來更宏大的目標讓步。

但是孩子,加繆已經在他的書里寫得很清楚:

「人類與鼠疫鬥爭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誠實。」

(圖片來源於包圖網)

世界越喧囂,越要獨立思考

這個世界總是喧囂的,各種聲音此起彼伏。

尤其是災難來臨時,有太多的人、太多觀點浮出水面,這其中,不乏一咋一唬,吸引眼球的噪音。

你會看見有人三更半夜,零下幾度天氣,跑去藥店搶雙黃連;

也會聽見有人說病毒來自美帝生物戰;

還有被闢謠的「零號病人」傳說,故事情節堪比好萊塢驚險懸疑大片……

人啊,都有好奇心。

但比好奇心更寶貴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越是喧囂嘈雜的環境,你越要保持冷靜。

要有求真務實的態度和一顆明辨是非的心。

很高興,幾天前,當你聽到身邊一個大人說:「唉,都怪武漢人,吃蝙蝠惹來這麼大禍……」時,能夠認真地回應:「你這樣說不對,武漢人不都是壞人,不是所有武漢人都吃蝙蝠。」

(圖片來源於網絡)

感謝為我們遮風擋雨的人

他們是80多歲仍奔波在抗疫救治道路上的鍾南山院士

是全力救治病人卻沒能救回自己的武漢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

是與病毒賽跑,假期無休的科研工作者

是先後倒在抗疫一線的8名警察

是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

是無數個毫不猶豫簽下請願書的年輕護士……

有人說,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而我們偏偏處在一個塵土飛揚的時代之中。

那麼我覺得,這些在前線為我們遮風擋雨的人,就是萬里塵土中的一道光。

微光會吸引微光,微光會照亮微光,大家相互找到,然後一起發光,就能把陰霾照亮。

沒有人天生偉大,不過是平凡的人做了偉大的事。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

孩子,記住,如果你要追星,應當覓這道光而去。

這些無懼無畏的人,是支撐我們民族的脊樑,他們才是最閃亮的星!

最後,用七中開學致辭中的一段話收尾吧:

今天的這些故事,這些人物,這些精神,這些教訓,這些反思,不能只出現在多年以後的課本里,成為僵硬的答題要點。

這些真實的一切,應該讓孩子們知道。

一張安靜的書桌來之不易,不能只安放沒有思想的大腦。

我們不是局外人,現在不是,未來更不是。

因為,「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