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逃同學開了個視頻號,每天教你地道美式校園英語,快來圍觀!

2020-07-26   東西兒童教育

原標題:逃逃同學開了個視頻號,每天教你地道美式校園英語,快來圍觀!

逃媽的話:

大家周末好啊!今天我把這兒的地盤交給了逃逃,他要和大家聊點啥,各位往下看吧~

Hello各位叔叔阿姨大朋友小朋友,你們好,我是逃逃。

我猜你們多多少少從我媽平時的分享文章里,有聽說過我,可能有些小朋友還聽過我小時候錄的英語音頻,聽我講過little bear、Biff和Chip一家、還有小怪物little critter的故事呢。

今天我是要給自己新開的「視頻號」打個小廣告,所以換我來寫文。

諾,就是這個叫「 逃逃同學」的地方,歡迎大家來圍觀:

提取二維碼過去,點一下「 關注」就OK啦~

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

名字:逃逃

性別:男

年齡:12歲

學歷:美國6年級在讀( 從5歲開始在美國讀學前班、小學和初中

對了,我大名叫「白楊」,「逃逃」是我的小名兒。為啥叫這麼個莫名其妙的名字呢?

說來話長。

我爸和我媽不知怎麼搞的,別的事都挺上心,唯獨給我取名兒這事,全靠拍腦袋。

據說別的家長給娃取名都很慎重,查生辰八字查字典查詞源...他們倒好,把倆人的姓加一起,成了,「白楊」; 我出生那年遇上512大地震,成都震感劇烈,慶幸逃過一難,有了,「逃逃」。

完全沒想過要和我商量,不過也行,我就喜歡這種不按常規出牌的調調。

如果是往年暑假,我現在應該是舒舒服服地躺在國內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家裡,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美好生活。都怪這討厭的新冠病毒,還有美國的各種神操作,搞得今年暑假不但回不去,連門都出不了了!對了,來美國這事他們也沒和我商量,不過看樣子也沒有長待的意思,因為他們一天到晚督促我學中文學歷史學傳統,生怕我將來看個電影點個外賣都有困難

好了,到這裡大家夠了解我了麼?

那就開始說正事囉。

我正在錄製一系列 美式校園英語小視頻,會把我豐富的人生經歷和所學所感融入其中,誠邀你來觀看!

先上個預告片吧~

(點視頻右下角的小圖標,可以全屏觀看)

01

為啥想起錄小視頻呢?

從今年3月份學校放春假開始,我就一直被宅在家裡了。可能是一天到晚待一塊兒,兩看相厭,我媽常以督促學習、提醒喝水、送水果、噓寒問暖等理由來給我找茬兒挑事兒~

看我在學習,找茬,「當年倫敦大瘟疫,人家牛頓琢磨著琢磨著,就搞出了三大定律,你能幹點兒啥自己好好想想吧~」

看我在打遊戲,又找茬,「打遊戲算啥,有本事自己寫個遊戲啊!」

看我在油管B站上刷視頻,還是找茬,「看別人的視頻有啥,有本事自己也做個視頻啊!」

哼,做就做!於是有了上面那個預告大片~

對了,前陣子我還真就自己寫了個小遊戲,之後也會在視頻里和大家說說。

02

為啥要做「校園英語」小視頻呢?

因為對我來說最容易,最熟悉啊,每天在學校里學的、玩的、聊的……有的是取之不盡的靈感,和說不完的話題。

不過我可能會比較偏向於 學科知識類,這比較符合我的「博學氣質」。

而且,我還敏銳地發現,這正是你們大人們喜歡說的「剛需」,因為只要待在一個環境,日常對話交流什麼的自然就會;但有些學科知識的英文說法,不會就是不會。

舉個例子,有次我爸信誓旦旦地來輔導我數學:

我說這道題該用Pythagorean Theorem,他說不對,該用勾股定理;

我說不對,明明是Pythagorean Theorem,他說不對,明明是勾股定理;

…...

我們就這樣爭了十多分鐘,一查,我倆說的是一個東西,勾股定理就是Pythagorean Theorem(畢達哥拉斯定理)

我們突然意識到,如果把我爸丟到我的學校,或者把我丟到國內同年級的某個班裡,該有多麼懵圈?「奇數偶數銳角鈍角」、「兩棲爬行原子分子」這些該怎麼說?……明明一肚子學問,但既看不懂又說不出的感覺有多難受~

這麼講吧, 不會日常對話算是「 啞巴英語」、「啞巴中文」,而 不會學科知識,那就是「 文盲英語」、「文盲中文」了啊!

難道就只能和同學們聊些家長里短、吃啥喝啥、天氣咋樣麼?噢,那不該是我~

所以,我的視頻號,實際上相當於 和大家一起學美國課堂里的數學、科學、歷史、地理、體育、藝術……等知識,小朋友們get校園英語,我順帶學中文。

就像這樣,比如「3的4次方」你知道用英文怎麼說嗎?(這個例子是美國小學5年級的知識點了,實際上我的視頻會從最簡單的加減乘除講起,哈哈不過它很有趣,我忍不住用它來舉例,大家看看吧)

(點視頻右下角的小圖標,可以全屏觀看)

03

適合多大的觀眾?

理論上來說, 6、7歲以上,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小朋友,都適合來圍觀。

年齡上不封頂,如有不服,請參考上面我爸的例子,他也算是當年考過托福GRE,在美國工作多年的老同學了,我講的內容也有很多不懂呢。

難度範圍主要集中在 小學和初中階段。不過因為我「涉獵廣泛」,所以有些話題難免會「超綱」,有些小視頻看起來可能會有些燒腦。這種視頻呢我會同步在這裡推送它的背景知識介紹,和一些英文詞彙表達的總結,記得來看哦。

04

為啥我的視頻號叫「逃逃同學」呢?

因為給視頻號取名兒這個事,我媽又來找茬兒。

大家都知道,她和她的團隊有個公眾號,就是這個「 東西兒童教育」,還出過幾本書,仗著有些經驗,就忍不住來指手畫腳:

「你這是什麼鬼?逃逃除了喜歡我們的老讀者們,其他人完全不知道是啥啊;同學又是什麼意思?一個關鍵字也沒有,你看我們的』東西兒童教育』就挺不錯的,傳遞東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適合兒童,好大的信息量,好清楚的定位~」

唉,看來還是沒理解到我的初心啊,我只好耐心解釋:

1、逃逃很特別啊,看起來是個動詞,實質上是個名詞,看你們取的小名兒多好啊

2、同學也很特別啊,看起來是個名詞,實質上是個動詞,意在 我和小觀眾們共同學習

我媽一聽到我主動表示要」學習」,兩眼放光,連連說好,其他什麼的也都忘了~

不過為了不被閱讀數觀看量啥的打臉,勞請大家 多點贊,多轉發,多推薦給親朋好友吧,謝謝啦!(btw,這句話是我媽插播的)

對了,視頻號目前只能放一分鐘的小視頻,有時實在無法承載我博學的氣質和有趣的靈魂。所以,接下來我打算也把一些視頻發布到抖音,B站,油管等地,全網同名,都叫「 逃逃同學 」,搜它就對了!

最後說明一下,以上文字是我口述大意,我媽總結成文的。

1,我中文還不夠好

2,要我媽自己寫,估計也寫不了這麼好

哈哈哈~

我是「逃逃同學」,記得關注我!

點個「在看」讓我知道你真的看完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