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可能和午睡有關!神經科學研究告訴您午睡的正確打開方式

2020-01-02     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問任何一位家長「午睡是否有好處」時,您幾乎都能得到肯定的答案,尤其是談到午睡對孩子的情緒、精力和學校表現的影響時。

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發表在《睡眠》雜誌上的新研究支持了父母的觀點。

一項針對近3000名10-12歲的四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學生的研究顯示,午睡可能促使幸福感、自我控制力和毅力的提高,可能減少行為問題,還可能提高智商水平。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神經犯罪學家艾德里安·雷恩是這篇論文的作者之一,他說,最有力的發現與學習成績有關

他說:「每周午睡三次及以上的孩子在六年級的學習成績提高了7.6%。難道會有學生不希望自己的學習更好嗎?」

賓夕法尼亞大學護理與公共衛生副教授劉江紅(音)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她說,睡眠不足和白天犯困的現象驚人地普遍,多達20%的兒童都受到白天犯困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不良的睡眠習慣對認知、情緒和身體的負面影響已經得到確認,但之前的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學齡前和更小的兒童身上。

部分原因是在美國等地,孩子長大一點後就不再午睡了。然而,在中國,午睡從小學到初中,甚至成年後都十分普遍。因此,劉和雷恩、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統計學家馮銳(音)、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睡眠研究員薩拉·梅德尼克等人,轉向了中國金壇隊列研究,該研究開始於2004年,研究對象為兒童。

研究人員收集了2928名兒童在4至6年級時的午睡頻率和午睡持續時間的數據,以及6年級時的測量數據,包括毅力和幸福感等心理指標,以及體重指數和血糖水平等身體指標。他們還要求教師提供每個學生的行為和成績信息。然後,他們分析了每個測量結果與午睡之間的關係,並根據性別、年級、學校地點、父母教育程度和夜間就寢時間進行了整理。

梅德尼克說,這是同類研究中的第一項綜合性研究。」許多研究都表明,小睡可以顯示出與整夜睡眠在離散認知任務上相同的改善程度。在這裡,我們有機會調查青少年的各種行為、學術、社會和生理方面的問題。」

她補充道:「可以預見的是,學生白天睡得越多,測量結果就越好。」

這些發現具有相關性,研究人員說。「午間小睡的提議很容易操作,而且成本很低,」劉說,如果午睡的話,可以把下午放學的時間往後推一點,以避免減少學習時間。「這不僅對孩子的學習有好處,還可以減少他們課後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

未來的研究方向可以著眼於許多方面,例如,為什麼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孩子比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孩子午睡更多,或者是否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推進午睡干預。理想情況下,隨機對照試驗會得出因果關係問題,比如午睡是否會帶來更好的學業成績,或者兩者是否在其他方面有聯繫。然而,這些研究都還沒有進行。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希望目前的研究結果可以為今後針對青少年白天嗜睡的干預工作提供參考。

午睡還有什麼其他好處?

在小課堂過去的文章《研究發現:午睡和隨後的夜間睡眠之間的相互作用能夠鞏固孩子的記憶》當中,分享了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的睡眠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

由麗貝卡·斯賓塞領導的神經科學家首次提出了證據,證明午睡和夜間睡眠相互作用可能有益於兒童早期的記憶。研究的另一個亮點是發現午睡確實有助於學齡前兒童的情緒處理,這與父母和幼兒教師的觀察結果一致,不過這種對情緒記憶的好處會有一定延遲。

那麼午睡多久才好?還有什麼其他的注意嗎?

小課堂提示

1、午睡的時間和時長

在長時間連續工作學習的狀態下,午睡是補充精力最方便、快速的方法,但若睡得過久,也會帶來負面影響。

在前一晚睡眠時間較為充足的情況下,若午睡時間超過 1 小時,人容易進入深度睡眠,可能造成睡眠惰性,似醒非醒,如睡眼惺忪、昏昏沉沉、無法充分調動思維等,也會造成渾身無力,越睡越累的狀態。

建議

20 分鐘左右的午睡時長最佳,13 點左右最為有效,屬於「快速充電式」午睡,有助於快速恢復身體能量,提高警覺度,快速、高效的投入工作。

2、午睡前注意事項

進餐後,腸胃蠕動會加快,體內的血液會大量集中到消化系統,使大腦供氧量下降,容易產生困意。

但若是餐後立馬睡覺,對於消化系統而言,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誘發胃炎,也可能引起食物反流,引發反流性食管炎;也可能因為腦部供血不足而造成睡醒後頭昏腦脹、四肢無力等症狀。

建議

就餐後,建議在周邊稍作走動或是站立,餐後 20 分鐘左右再進行午睡。

3、午睡的最佳睡姿

午睡最好選擇平躺方式。如果趴著睡,則對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損傷眼健康。

趴著睡時,眼球受壓,眼壓增高,時間久了就容易造成醒後暫時性的視力模糊;若眼壓過高,也可能導致青光眼。

危害脊柱。

人體正常脊椎從側面看應是「S」形,但趴著睡時容易彎腰駝背,脊椎變成「C」字形,加上頭部下靠,會造成腰椎、胸椎、頸椎的壓力分布不均,損害脊柱。

影響呼吸。

含胸駝背不利於打開肺部,呼吸受阻,會造成缺氧,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等人群更容易造成呼吸困難。

引發肥胖。

伏案而睡,肚子似蜷縮狀,擠壓在一塊,也會加重消化不良的症狀,食物無法及時轉化成能量,會引發肥胖。

建議

在家時,儘量在床上午睡,或是躺椅上。但對於辦公學習人士,午休時可在腦後墊靠枕,呈半臥位,以減小心肺、面部壓迫。


參考: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5/190531135828.htm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kVfLcm8BMH2_cNUg-s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