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間的防護建議

2020-02-22     醫脈通呼吸科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球人民高度關注疫情防控及治療進展。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發布的信息,

截止2020年2月20日24時,境內已累計報告75465例確診,累計治癒出院病例18264例,累計死亡病例2236例,現有疑似病例5206例。

我們對疾病認識的不斷加深,從剛開始發現兒童及嬰幼兒發病較少,到現已確定人群普遍易感。同時,診療經驗也在不斷積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不斷修正優化,現已發行第六版。縱觀各地上報病例及死亡病例的特點,可以看出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後較差1,需加強關注。除了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外,專家提醒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也要加強防護。因為呼吸道感染會誘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2,使死亡風險增加。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為何特別提醒慢阻肺患者加強防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簡稱慢阻肺,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2。多年前,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項目估計,2020年慢阻肺將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世界銀行/WHO的資料表明,至2020年慢阻肺將位居世界疾病經濟負擔的第5位3

2018年中國成人肺部健康研究(CPHS)對10個省市50 991名人群調查首次明確我國慢阻肺患者人數近1億,慢阻肺已經成為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量齊觀」的慢性疾病。據統計2013年中國慢阻肺死亡人數約91.1萬人,占全世界慢阻肺死亡人數的1/3,遠高於中國肺癌年死亡人數3

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定義為呼吸症狀急性惡化,導致需要額外的治療。慢阻肺患者每年發生約0.5~3.5次的急性加重,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而AECOPD最常見誘因是呼吸道感染,2017年GOLD報告明確指出病毒感染是AECOPD的主要觸發因素。幾乎50% AECOPD患者合併上呼吸道病毒感染,64%的患者在AECOPD之前有感冒病程2。因此,在這場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中,慢阻肺患者尤其要加強防護。

如何區分AECOPD和新冠肺炎

冬季由於氣溫較低,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增加,AECOPD的發病也會隨之增多2

AECOPD和新冠肺炎都存在呼吸道症狀,如何進行區分呢?

臨床上,AECOPD是一種急性起病的過程,慢阻肺患者呼吸系統症狀出現急性加重。主要症狀是氣促加重,常伴有喘息、胸悶、咳嗽加劇、痰量增加、痰液顏色和/或黏度改變以及發熱等。AECOPD是一種臨床除外診斷,即臨床和/或實驗室檢查沒有發現其他可以解釋的特異疾病(例如: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2。即目前AECOPD的診斷主要依賴於臨床表現。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瀉等症狀。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症。對於疑似病例,除具有流行病學史外,還會出現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同時具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胸部影像學特徵: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確診病例還需要具備以下病原學證據之一:

實時螢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

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1

疫情期間,慢阻肺患者如何做好居家防護

確診病例仍在增加,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全國人民也均在積極響應自我隔離的號召。慢阻肺患者居家期間,應堅持長期規律治療,預防和治療急性加重非常重要。

1.一旦發生急性加重,應根據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場所進行藥物治療

超過80%的AECOPD可以在院外接受藥物治療3。指南推薦的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治療藥物主要包括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和抗生素2,3(表1)。單一吸入短效β2受體激動劑,或短效β2受體激動劑和短效抗膽鹼能藥物聯合吸入,通常在AECOPD時為優先選擇的支氣管擴張劑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7年更新版)》中強調,由於β2受體激動劑、抗膽鹼能藥物作用機制不同、藥代動力學特點不同、且分別作用於不同大小的氣道,故聯合應用可獲得更大的支氣管舒張作用2

錶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用藥物1 3-7(點擊查看大圖)

霧化吸入已成為呼吸系統相關疾病的重要治療手段,其以呼吸道和肺為靶器官的直接給藥方法,具有起效快、局部藥物濃度高、用藥量少、應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應少等優點4。鑒於疫情形勢嚴峻,在症狀不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先嘗試在家治療,如通過霧化或其他吸入裝置給予緩解藥物,如SABA,SAMA等,以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需要注意,霧化吸入療法應選擇霧化吸入製劑,非霧化吸入製劑用於霧化吸入治療屬於超說明書用藥,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非霧化吸入製劑的藥物無法達到有效霧化顆粒要求,無法達到治療效果。有些非霧化藥物還無法經呼吸道清除,可能沉積在肺部,增加肺部感染的發生率4

在選用霧化藥物時,應同時關注各種藥物霧化藥物的不良反應:

(1)β受體激動劑可能引起骨骼肌肉輕微震顫、頭痛、心率增快等問題4,8

(2)短效抗膽鹼能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為頭痛、噁心、口乾、咳嗽等4,8

(3)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有口咽念珠菌感染、潰瘍、聲音嘶啞、咽喉痛、支氣管痙攣咳嗽等,還可能導致患者肺部感染風險增加4,8

(4)部分患者對霧化藥物存在過敏反應,霧化前應關注患者的過敏史8

霧化吸入過程有部分注意事項,需要加以防範:

霧化吸入治療前:治療前1h不應進食,清潔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殘渣,以防霧化過程中氣流刺激引起嘔吐;洗臉、不抹油性面膏,以免藥物吸附在皮膚上4

霧化吸入治療中:採用舒適的坐位或半臥位,用嘴深吸氣、鼻呼氣方式進行深呼吸,使藥液充分達到支氣管和肺部。密切關注患者霧化吸入治療中潛在的藥物不良反應。出現急劇頻繁咳嗽及喘息加重,如是霧化吸入過快或過猛導致,應放緩霧化吸入的速度;出現震顫、肌肉痙攣等不適,不必恐慌,及時停藥。出現呼吸急促、感到睏倦或突然胸痛,應停止治療並聯繫緊急就醫4

霧化吸入治療後:使用面罩者應及時洗臉,或用濕毛巾抹乾凈口鼻部以下的霧珠,以防殘留霧滴刺激口鼻皮膚引起皮膚過敏或受損。及時翻身拍背有助於使粘附於氣管、支氣管壁上的痰液脫落,保持呼吸道通暢4

2. 出現病情變化及藥物不良反應,可選擇網上問診。

由於防控疫情的需要,許多醫院取消了門診,可通過網絡平台與專科醫生聯繫,進行遠程諮詢。

3. 減少危險因素暴露,加強自我管理3

戒煙、室內多通風(注意預防感冒),勤洗手,同時可在指導下進行運動訓練。此外,應合理膳食,保持營養均衡攝人,保持心理平衡。

出現AECOPD需要緊急就診,怎麼辦

1. 疫情外出做好防護。如出現AECOPD需要緊急就醫,外出及就過程務必佩戴口罩,儘量減少公共運輸出行。從醫院返程後,注意洗手和消毒。

2. 如病情嚴重,需要住院治療,請遵從醫護人員管理,積極配合治療,以減少住院時間。出院後,建議繼續居家隔離,同時住院物品注意消毒。

醫患同心,全民戰疫。相信在每個人積極參與防控的情況下,新冠肺炎的冬天終將過去,慢阻肺患者的冬天也終將過去,大家共同迎接春天到來。

審批編號PC-CN-101368,有效期2021-2-20

參考文獻:

1. 國家衛健委.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2020.2.18.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專家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7年更新版). 國際呼吸雜誌. 2017;37(14):1041-1057.

3. 中華醫學會,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 中華全科醫師雜誌. 2018;17(11):856-870.

4. 中華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編寫組.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 2019 年版). 醫藥導報. 2019;38(2):135-146.

5.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2020 REPORT.

6. 衛生部醫政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療規範(2011年版). 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2012;4(1):69-76.

7. Kistemaker LE, et al. Acetylcholine beyondbronchoconstriction: roles in inflammation and remodeling. Trends PharmacolSci. 2015 Mar;36(3):164-71.

8. 成人慢性氣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組. 成人慢性氣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 中國呼吸與危重症監護雜誌. 2012;11(2):105-11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k6MRa3ABjYh_GJGVX9r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