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的治療與預後,一文理清!│臨床必備

2020-05-06     醫脈通呼吸科
吸入性肺炎臨床綜合徵可根據吸入物的性狀、肺部疾病的發病機制和症狀,分為因胃酸引起的肺損傷所致的吸入性肺部炎症和因上呼吸道或胃部細菌感染導致的吸入性肺炎,兩者治療策略不同。對因胃酸導致的吸入性肺部炎症治療原則主要是肺功能的支持治療;對因細菌感染導致的吸入性肺炎主要是抗生素治療。然而,鑑別吸入性肺部炎症和吸入性肺炎比較困難,吸入性肺炎常繼發為吸入性肺部炎症,臨床常使用抗生素預防可能潛在的感染。

醫脈通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吸入性肺炎的診斷與檢測見前文(詳解:吸入性肺炎表現、診斷與檢測!)

吸入性肺炎的治療與管理

1. 2011年美國感染病學會(IDSA)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治療指南對肺炎的治療包括以下建議

(1)對於社區獲得性肺炎(CAP)以及以下任一情況的患者,MRSA的經驗療法需要實驗室檢測結果:

進入ICU;

壞死或空洞浸潤;

膿胸

(2)對於MRSA感染並發膿胸的肺炎患者,應結合引流情況使用抗菌藥物

2. 2016年 IDSA和美國胸科學會(ATS)MRSA肺炎管理指南推薦以下治療方法:

靜脈內萬古黴素或利奈唑胺治療7天

根據培養數據和臨床過程實施抗生素降級方案

抗生素治療概述

抗生素適用於吸入性肺炎。但是,對於吸入性肺炎,不建議使用早期預防性抗生素,近期有誤吸、發熱和白細胞增多症的患者,即使有肺部浸潤,也不應治療。但以下情況中,要求使用抗生素:

如果肺炎在48小時內無法解決,請服用抗生素。

小腸梗阻(尤其是下部梗阻)的患者應接受抗生素治療(細菌可能定植在胃內容物中)。

使用抗生素應考慮患者的抗酸劑,因為潛在的胃內微生物定植。

抗生素的選擇

1. 抗生素應覆蓋典型的社區獲得性肺炎病原體。頭孢曲松鈉加阿奇黴素,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是合適的選擇。

2. 對於近期住院的患者,儘管社區獲得性病原體仍是最常見,但也必須覆蓋革蘭氏陰性菌(包括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MRSA),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亞胺培南/西司他丁加萬古黴素是合適的選擇。特拉萬星適用於醫院獲得性肺炎,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引起的呼吸機相關的細菌性肺炎,不適合其他藥物治療。但是,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時,必須考慮抗生素的腎毒性風險。如果懷疑出現厭氧菌感染,應在抗生素治療方案中加入克林黴素或甲硝唑。 由MRSA引起的社區獲得性肺炎,頭孢洛林酯可替代萬古黴素治療。

3. 化學性肺炎患者的治療包括維持氣道和通過氣管抽吸清除分泌物、補充氧氣和必要時使用機械通氣。如果儘管吸入氧氣的比例很高,但患者仍無法維持足夠的氧合,則應考慮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不建議常規使用皮質類固醇。儘管化學性肺炎早期預防性抗生素已被廣泛使用,但尚無證據支持。

根據痰液、氣管吸出物或經支氣管鏡保護性導管吸出物培養選擇抗生素,比經驗性治療更優。但是,由於化學損傷的支氣管和肺非常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因此應根據可能感染的細菌、肺炎的嚴重程度、與患者有關的危險因素(例如營養不良、合併症)、與干預有關的因素(例如,以前使用抗生素、皮質類固醇、細胞毒性藥物、氣管插管)和住院持續時間,使用抗生素是合理的。

對懷疑為吸入性肺炎但無厭氧菌危險因素的患者的初始治療應與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治療相似:第三代頭孢菌素與大環內酯類藥物或單獨使用氟喹諾酮類藥物。但是,在開始機械通氣數天後發生的重度肺炎,包括銅綠假單胞菌、不動桿菌屬和MRSA 在內的耐藥菌的可能性增加,因此,抗生素治療應更廣泛。

一項針對呼吸科ICU吸入性肺炎的研究發現,患者更有可能患有革蘭氏陰性桿菌(57.8%),真菌感染(28.9%)和革蘭氏陽性球菌(13.3%),抗生素耐藥性很普遍。抗菌藥物的選擇包括呼吸用氟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與抗銅綠假單胞菌青黴素類、第四代頭孢菌素、亞胺培南和萬古黴素。

激素治療

皮質類固醇在吸入性肺炎治療中的作用受到所用劑量和給藥時間的影響,同時皮質類固醇的臨床不良反應,如新增感染、高血糖、胃腸道出血等也不容忽視。確切的治療建議將取決於更大規模隨機對照前瞻性試驗的結果。目前不建議常規使用激素治療吸入性肺炎。

支持治療

吸入性肺炎的初始治療需要加強監護,密切觀察病情轉歸,保持氣道通暢,預防氣道水腫,支氣管解痙及控制組織損傷最小化。根據嚴重程度和所需的護理級別,治療可包括支氣管鏡檢查、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和重症監護,以及其他對症處理措施。

吸入性肺炎的預後

化學性肺炎和細菌性吸入性肺炎的預後取決於潛在的疾病,併發症和患者的健康狀況。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吸入性肺炎30天內病死率為21%,醫院相關的吸入性肺炎為29.7%。病死率範圍取決於疾病的併發症。

如果不及早治療細菌性吸入性肺炎,可導致併發症的發展,包括肺膿腫和支氣管胸膜瘺。醫院內肺炎與住院時間延長和病死率增加有關。

吸入性肺炎並發膿胸的病死率約為20%。單純性肺炎的病死率約為5%。動物模型研究表明,患有吸入性肺炎的小鼠對某些病原體隨後的呼吸道感染更敏感。

參考文獻:

1. Aspiration Pneumonitis and Pneumonia-medscape-Aug 15, 2018

2.舒方茂,宋寧,張宇.吸入性肺炎研究進展[J].國際呼吸雜誌,2020,40(3):215-219. DOI:10.3760/cma.j.issn.1673-436X.2020.03.011.

3. 徐文俊,陸康生,朱華等.對1例吸入性肺炎的藥學監護[J].藥學與臨床研究,2019,27(5):389-39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MDW7HEBfGB4SiUwjjF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