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承元
導讀
一場本應是解決問題的務實會被開成了「務虛會」。會議結束了,但問題仍在……
有一則寓言故事:父子倆對寵物豬的死十分惋惜。於是,他們決定用炭火火化寵物豬。可是,烤著烤著,一陣一陣肉香撲鼻而來。不一會兒,被食慾控制的父親吩咐兒子去超市買幾瓶啤酒……聽上去有點荒誕,但揭示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指的是要始終牢記出發時定下的目標、理想,並以此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好當下的事情,不偏離、不拋棄、不放棄。否則就會被慾望帶偏,誤入歧途,遠離目標和理想。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也可以解讀為「以終為始」,這是成功者的一種思維方式,就是從期望的最終結果出發,反向分析因果關係,尋找真因,規劃並採取相應的策略、措施,最終達成目標。
「以終為始」可以帶來兩個好處:
一是確保做正確的事。在採取行動前,全面分析結果導向,以此推導出正確的行動方案、策略。
二是提高實現目標的效率。由於採取的策略、措施是經過科學規劃的,所以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可以少走彎路,減少資源浪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企業經營中,「以終為始」的例子很多。比如,制定年度經營計劃:
第一步,從利潤分析做起,即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向進行量化分析,得出年度利潤目標值。
第二步,從利潤目標值出發,推導出年度經營戰略方向,並從產品、市場、客戶和內部能力改善等多個維度找出具體策略和措施。
第三步,制定年度經營計劃,把策略、措施的落地責任交給相關部門。
第四步,對照年初提出的利潤目標,不斷確認策略、措施的落地和目標的達成情況,並及時輔導和跟進。
還有一個反例:
某企業領導和若干部門負責人開會,研討訂單交付延遲的問題。會議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有談原因的,有講責任的,還有找理由的,一個多小時過去了,仍未得出結論。領導終於控制不住情緒,嚴厲地說:「我們團隊的執行力太差了……」
接下來的半個多小時,領導就提升團隊執行力的問題談了看法,提了要求。一場本應是解決問題的務實會被開成了「務虛會」。會議結束了,但問題仍在。
講完「不忘初心,以終為始」的重要意義後,接下來筆者要講一講立志立心的話題。
立志立心的第一步是立下人生目標。人生目標可能是某個職業形象,也可能是一種美好的生存或生命狀態。有情懷的企業家可以根據自己所處的行業,立下高尚的經營志向。
比如,3A顧問就樹立了「傳播精益思想,培育優秀企業,助推民族復興」的理想、目標。如此立志立心,不僅可以為企業發展指明方向,還可以凝聚和激發團隊力量。
第二步是對自己的言行提出約束條件,具體規定「做什麼,不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可以用價值觀等來規範自己和企業的行為。
比如,3A顧問的價值觀是「誠信、務實、創新、共贏」,即秉持誠實守信的做人原則,發揚務實肯乾的工作作風,肩負不斷創新的職業責任,追求共進共贏的事業理想。
你的人生永遠不會辜負你的。那些轉錯的彎,那些走錯的路,那些流下的淚水,那些滴下的汗水,那些留下的傷痕,全都讓你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價值觀對個人、團隊行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需要長期堅持。既不能期望一朝見效,也不能漠視其作用。
第三步是在價值觀的約束下,向著理想、使命和目標積極行動,持之以恆,養成良好的習慣,並內化為優秀的企業文化。
具體來說,可以採用早會誦讀的形式,讓員工對公司的價值理念牢記於心;對照價值理念的要求,全面審視工作流程和方法等,特別是在涉及相關方利益保障方面,要進行重點梳理和優化;檢視領導、員工的行為及其結果,並及時改進。
企業發展和個人發展一樣,都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立志立心、加強自律、發憤圖強,是個人和企業持續進步的重要保證。
原文發表於《企業管理》雜誌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