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國師」更厲害?司馬南稱馮玉軍教授的「俄國必敗論」,連算卦水平都不如

2024-07-08     瑜說還休

近日,知名網紅大V司馬南在連線俄國媒體人時,狠批了俄國問題專家馮玉軍的「俄國必敗論」觀點。

司馬南在視頻中稱:「據其所知,馮玉軍早就離群索居,已經被俄羅斯研究學者圈邊緣化,對政策沒任何影響,因為他的水平連雍和宮算卦的都不如;更不能跟他的復旦同事張維為教授比。馮玉軍研究俄羅斯多年,逢俄必反,學術沒學者水平,只好投稿給歐美的《經濟學人》,只能算是投名狀」云云。

馮玉軍何許人也?真像稱「澤連斯基都不敢看普京眼睛」的司馬南嘴中,如此亂沁的「算卦水平都不如」之地步嗎?

馮玉軍,畢業於外交學院,博士,曾任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馮玉軍還曾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院學術委員。任中國中俄關係史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中俄友協常務理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北京大學、外交學院、山東大學、四川大學特約研究員等。

僅看馮玉軍教授的這些學術履歷,也要讓自我標註為「學者、書家」的司馬南,脫掉鞋也得追趕十萬八千里吧?

即使與張維為教授相比,馮玉軍在俄國問題的研究上,也顯然要比翻譯出身、以「講好中國故事」而出名的張維為,在學術專業性上強太多吧?

所以,司馬南這種脫口就來的胡說亂沁,並沒有任何說服力,只會貽笑大方罷了。

筆者讀過馮玉軍老師論述普京時代的一本專著,人家那確實是專門領域的研究專家——雖不能說其觀點全對,但其做學問的紮實功夫,顯然並非「嘴炮專家」的司馬南們所能比擬。

如果只能說俄國好、俄國強大、俄國必勝,而提出相反觀點,就成了「給西方的投名狀」——那麼,司馬南這樣的網絡大V、「野生國師」們,豈不是就掌握了「政治定性的生殺予奪大權」?這樣的人,不就是離我們不太遙遠的「那個年代」中,一個個臂戴紅袖箍的瘋狂者了嗎?

不同的人,對任何事物都可以有不同觀點,並進行自己的自由表達——特別是學者專家這樣的智庫人物,不能都是在「立場先行」,全社會只能有一個觀點,這樣只會閉塞言路,更會令決策者短視,進而形成「信息繭房」,其危害性顯然極大。

況且,在關於「俄烏戰爭」的國家立場上,我們中國持有的是「中立態度」,則馮玉軍教授這樣的「預測俄國必敗」觀點與論述,咋就不能存在了呢?怎麼就成了「送給西方的投名狀」呢?——人家又沒在美、西方買房,會替自己的稅賦金主著想!

不妨回顧一下馮玉軍教授關於「俄羅斯發展前景與中俄關係」的演講中,所提出的9個預測「俄羅斯必敗」觀點:

一是「俄烏戰爭」是普京主動建構而成,乃其戰略誤判的結果,當今俄羅斯之思維,仍停留在17、18世紀「迷戀攻城略地」的落後思維中。

二是俄羅斯近兩百年來的歷史,走的是「西學為體,俄學為用」之路徑,這是一種排除了現代性的所謂現代化。

三是俄烏戰爭以來,暴露了俄羅斯在全方位上的落後,包括了軍事上的落後。

四是如果俄羅斯敢妄用核武器,帶給俄國自身的災難會更大,況且其也未必能成功的使用核武器。

五是崇尚中庸思想的中國人,現在卻有不少人極端化思維嚴重,主要就是受了俄羅斯——特別是前蘇聯這一思想的影響。

蘇聯當年對中國文化的單向性強大交流特點,深刻地改變和影響了當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特別是其「極端化、二元化」思維,對中國人的危害極大、極深。

六是我們不能輕視擅長變化多端的俄羅斯,其往往能「絕處逢生」。

七是中俄歷史上曾有三次結盟,但中國皆未撈到好處。俄羅斯的侵略令中國喪失3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忘記歷史,等於背叛」……

八是應提防俄羅斯把中國當槍使,關鍵時刻拿中國當墊背的,用於為自己解套。

九是俄羅斯最終必敗,這是不可避免的。

馮玉軍還認為,「俄國必敗」有四大原因:

一是陷入「信息繭房」效應,準確情資較為匱乏,嚴重影響了高層決策。

二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工業基礎仍未從「產業空洞化」中恢復過來。

三是烏克蘭的頑強抵抗和全民團結力,超出世人預料。

四是烏克蘭獲得了國際上普遍性和強大的支持。

……

不難看出,馮玉軍教授的這些分析,並非是空中樓閣式的空穴來風,而是一些有理有據的「一家之言」。

他人當然可以拿出有力的證據和理由,對其表達反對意見,但卻不能拿什麼「他被研究俄國問題圈邊緣化」,甚至故意貶低為「不如算卦的」,想以此否定其學術觀點和論述,這就明顯是「為反對而反對」了!

也就是說,只要是站在不利於俄國的角度或立場上發聲,則就會像司馬南在與俄國媒體人連線時,送出的「投名狀」——「拿中俄歷史說事,影響中俄關係者,格殺勿論!」那樣,顯然既難以理服人,更是非常有害的論調。

因立場而站隊,甚至是嚴格對立,就要對觀點相異的同胞喊殺喊打、要殺要剮——這樣的思維模式,也主要源於當年蘇聯制度與文化對中國的巨大影響,這在司馬南們的身上,現在體現得極為淋漓盡致。

而對於一場戰爭,何謂「勝或敗」?其實,哪怕戰爭已經結束,也仍可能會是「見仁見智」的不同看法。

比如,對於一個多年來,被認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兩年多來卻深陷戰爭泥潭,其實,在軍事上,俄國現在除了可以戰略威懾之用的核武器,其他確實已難副其名——這一基本公認結論的出現,也說明了俄羅斯在軍事上已經是一種失敗了!

更重要的是,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站在了烏克蘭方面——這從數次聯合國投票上就可以看出,而投了俄羅斯贊成票的,竟然不到十個國家,就很能說明問題。

雖然中國被美、西方汙衊為「支持俄羅斯」,但事實上,中國既未輸送武器,更是從未承認過克里米亞、烏東四州屬於俄國,也同樣可以看出,俄國在世界道義上,陷入了全方位的失敗境地中。

所以,無論是從知識精英的馮玉軍教授這一角度,還是普通民眾的樸素思維觀念上觀察,全世界更多的群體確實有著更多的共識——即俄烏戰爭的這一趨勢下,俄國最終走向失敗,可以說確實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如果我們因為美、西方對中國的極限打壓,就要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般對現實視而不見,或是聽從於司馬南之流的「野生學者」在忽悠,最終,當馮玉軍教授預言的「俄國必敗」來臨時,我們或就會變得驚慌失措、應對無度,令國家利益受損了。

則站在「中立立場」上的我們,會不會被這個歷史上侵略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再一次的「背刺」呢?——這,其實才是最可怕的!【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b3037779236f952bd13d11e9aa6e0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