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東南山水越為首,剡為面,沃洲天姥為眉目」(白居易),素有「東南眉目」之稱的新昌,是唐詩之路的首倡地和精華地,風光秀異,一代代詩人接踵而來,留下了大量的名篇傑作。「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是謝靈運探險的足跡;「辭君向天姥,拂石臥秋霜」,是李白精神的嚮往;「歸帆拂天姥,中歲貢舊鄉」,是杜甫壯遊的記憶。天姥吟唱,賡續至今。2023年,《小樓聽雨》詩詞平台與新昌縣詩詞楹聯協會聯合組織了「續寫唐詩之路」的征詩活動,並舉行「2023重陽·新昌筆會」,得到全國詩友的熱情響應,佳構迭出,目不暇接,特選部分作品陸續發表,以饗讀者。
天姥山
聽說西王母,曾驂紫鳳來。
簪尖挑日出,麈尾拂雲開。
草木修成道,金銀疊作台。
幾時隨李白,揮手謝塵埃。
沃洲山
兩浙佳山水,心偏愛沃洲。
鶴聽僧說法,鶯喚客回頭。
白日肩間露,青天掌上浮。
風來松子落,敲醒晉時秋。
東岇山
一過菩提蓋,千蒼萬翠黏。
撐天岩拄杖,拂地洞垂簾。
鳥若呼支遁,雲疑隱道潛。
聽松吟入律,分韻試同拈。
劉門山
訪舊尋劉阮,雲深一徑斜。
山泉烹野茗,石灶煮胡麻。
暑遁風盤潑,源藏水箔遮。
漢時琪樹上,多半已開花。
石城山
四面岩堪隱,千年寺到遲。
入門知佛大,酬世覺予卑。
鳥誦如唐句,花開若晉時。
手中無一物,誰道是藤枝。
按:晉曇光師隱於此。又,是處大佛寺香火極盛,孟襄陽嘗留題焉。
鼓 山
大樂山為鼓,風槌亦壯哉。
勢如扛地起,聲欲向天擂。
破夜金輪出,沖雲鐵陣開。
萬方喑啞際,慷慨孰登台。
南岩山
欲試任公釣,南山笑我痴。
可能天死日,重見海生時。
世餌誰親系,名竿孰自持。
過雲忙甚底,聊作破裘披。
按:此地原為滄海,傳是任公子投犗處。
穿岩山
插破三千界,飛來十九峰。
是仙還是佛,誰主復誰傭。
洞自岩穿過,雲隨世解封。
待呼松鬣起,歸路跨天龍。
蘇俊 一九七五年生,廣東高州市人。中國楹聯學會對聯文化研究院評論部主任。曾獲兩屆譚克平當代詩詞獎、足榮杯年度詩詞獎、第二屆湘天華杯詩部金獎。另獲全國性詩詞聯賦大賽獎項一千三百餘次。多次擔任全國詩聯大賽終審評委。
編輯/章雪芳 審核/孟祥榮 校對/馮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