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試玉(361)|嘉賓【高海生 王聰穎 蘇俊 蕭劍勇】

2023-11-04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每周試玉(361)|嘉賓【高海生 王聰穎 蘇俊 蕭劍勇】

前 言

周刊所載,玉耶石耶,評以試之,故名「每周試玉」。《詩經》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潤光華,申發將利於欣賞;玉瑕微疵,點到或益於成器。詩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廣益,是所望也。評者公心,詩家平心,讀者賞心,編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豈不快哉!

本期小樓《每周試玉》欄目,邀請嘉賓在【小樓周刊(366):2023年第44期】中,自選數首點評並刊出。(有自願參加小樓【每周試玉】欄目者,請先關注公眾號,由下期嘉賓從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後面留言,自選數首點評並在小樓所有平台刊出。小樓各類點評作品會選用在《中華詩教》紙刊上固定的【小樓薦詩】欄目組刊出。如有異議的詩友請留言跟小編聯繫。)

井研夜宿觀街景

安全東(四川)

老年行狀類孤僧,偶作良游亦太能。

夜雨如絲寒不覺,憑窗漫數一城燈。

歸樵:如絲夜雨中憑窗數燈,狀如孤僧,情如孤僧也,孤寂中見空慧。

王聰穎:「夜雨如絲寒不覺,憑窗漫數一城燈」,此十四字得造境之妙。而老年之行狀,盡在其中。非同齡人難以共鳴,而同齡人讀之一過,真不忍復讀也。

蕭劍勇:整首得孤寂之味。二句甚自嘲,尾結照應「孤僧」不露痕跡。

秋楓(中華通韻)

褚寶增(北京)

欲與春光再一爭,何妨披甲上山峰。

唯覺紅色不單調,鼓舞人心共沸騰。

歸樵:「鼓舞人心」用到此處,融洽而未見俗也,遣詞與語境的關係值得探究。

王聰穎:用「沸騰」二字寫秋楓,前無古人,後亦恐無來者。蓋秋風之「紅色」似火,而「人心」如水,能「共沸騰」,見火紅之熾也。暗喻與通感,用得巧。

過大黑山玻璃棧道

章劍鈞(遼寧)

山雲連棧道,客至望皆驚。

非是懸崖險,人心怕透明。

王聰穎:結句「人心怕透明」,真是人間至理。於棧道上得此一悟,詩人倍覺驚心,而讀者亦倍覺驚心也。倍上加倍,詩人要的效果,達到了。

蘇俊:卒章顯志,言淺意深,立意得法。

西灘見鷺群起落

程永正(福建)

旋落半灘雪,遷飛一片雲。

清懷同戀水,可許我加群?

歸樵:「旋落」「遷飛」喻鷺群落起之迅疾輕盈,「半灘雪」「一片雲」喻鷺群之清麗迷人,畫面生動美妙。「加群」亦妙思,見詩家怡興,味長入妙。

一九七三年四月三十日

獨孤食肉獸(歐洲)

——是日,許姨離隨,陳叔來廠挈妻孥並奉陳母赴襄,先父等送於野。後五十年,陳叔在南昌作傳自述,悼亡及此。

圍廠諸村睡也濃,交談幾處稻田風。

火車開進暈日光,送別人留晨露中。

歸樵:寫「送於野」說「諸村睡」「稻田風」「日光暈」「晨露中」,敘事抒議,皆避開正面供述,以側寫反擊的手法,避實擊虛,迂迴吞吐,將「送於野」寫的如此令人玩味,所謂事外曲致才是詩的境界。

傍晚小學門前

張明新(山東)

一半翁婆一半童,背包牽手擠秋風。

傘如花落隨流水,飄散瀟瀟暮雨中。

歸樵:由近景到遠景,極具動態畫面感,「擠」「隨」「飄」下得好。

深秋即景

王貞友(四川)

路榕仍未改蔥蘢,江岸芙蓉盡興紅。

最是蘆花開似我,白頭昂首笑西風。

歸樵:布景設色,以翠、紅襯白,突出詩旨。「昂首」「笑西風」見詩家洒脫情懷。

步月得句

王玉英(河北)

浩浩天如水,纖纖月似鉤。

不知誰下就,一徑釣霜秋。

王聰穎:「天如水」「月似鉤」,皆尋常之譬喻也。妙在轉句「不知誰下就」,得此五字,則上接起承,下連結句,真可化腐朽為神奇也。

歸晚見婦人攜二子擺攤者

王建強(河北)

秋夜霜生樹,人稀大道邊。

兩兒偎凳坐,闊襖裹兒肩。

王聰穎:繪景敘事寫人,二十字純用賦筆,而讀之如臨其境,足見白描的功力。普通人生計之艱辛,亦無庸多置一詞矣。

夢 後

呂龠(吉林)

等閒褪卻少年痴,夢裡逢君醒不知。

心事陳年渾似海,今番又是漲潮時。

王聰穎:成語化用,不失為作詩的捷徑。關鍵是化得巧,化得妙,化得了無痕跡。將「心潮澎湃」作出詩意的表述,得「心事陳年渾似海,今番又是漲潮時」一句,足矣。

重陽夜

田瑞寶(四川)

窗下黃花今又開,伊人親手那年栽。

掐她幾朵月光泡,好讓相思漫出來。

王聰穎:全詩唯美,而轉結最見巧思。以其過巧,反稍有作意。寫詩把握好巧的度,難。

雨後游安居古城

李秋菊(四川)

青石凈無塵,縈街花氣新。

欲同城共老,長作畫中人。

蘇俊:梓里情深,憑一「老」字徐徐道出。

和少雲兄於太華古道上夜觀昆明

陳海洋(雲南)

浮生久覺路何艱,不意閒來夜入山。

大月高懸秋日晚,一城燈火暖塵寰。

蘇俊:用字講究,結著一「暖」字足慰起句之「艱」也。

山行見野菊花

郭蕙(河南)

路轉夕陽山色幽,風回林壑暗香流。

叢叢野菊擎金盞,斜倚坡頭正飲秋。

蘇俊:雖則小巧,而形象逼肖,可作小品賞之。

登南京閱江樓感懷

蔣繼輝(江蘇)

一吊煤山帝業黃,閱江樓上說興亡。

官家不是欺民甚,天下何來李闖王。

蘇俊:全詩議論,卻無傷詩格,以其立意之深也。

劉門山

李利忠(浙江)

萬感秋風掠鬢時,夢中燈下漸難支。

劉郎一去無消息,可是人間路百歧。

蘇俊:深心獨抱,借劉晨仙蹤喻人世艱險,便覺深意在焉。

秋 分

王十二(安徽)

一片秋聲萬樹中,梧桐雨里桂花風。

青山也愛做頭髮,半染金黃半染紅。

蘇俊:君詩每於轉結二句出巧,此袁枚故伎也。宜於立意更深處發掘之,新巧而外益以厚重深穩,是所望也。

九 日

李家榮(廣東)

年年此日慣登臨,載酒西樓菊未簪。

飽劫山河供望眼,漫天風雨攪離心。

昔時落帽人何在,客路思蓴事可尋。

幾度懷歸終不得,畫欄高倚暮寒深。

蘇俊:此作好在通體渾成,病在新意無多。

一不小心成了陳廷佑先生長篇小說《龍脈》《桲欏山》中的女主角原型,奉命一律以記

劉如姬(福建)

筆底桲欏山又春,幾番開卷覓何人。

塵中我看書中我,客里身憐幻里身。

徒自蹉跎參世味,為誰風雨守天真。

清宵坐久還無寐,獨對芸窗月一輪。

蘇俊:矜持自重,有書卷氣。

癸卯重陽登馬賽La Garde山

吳瑾(法國)

誰削金芙蓉,拔地起高峰。

俯瞰浪千疊,觸破雲萬重。

仙氣凌絕頂,微風遊人跡。

折屐尋幽趣,山明邀逸客。

吾愛南法境,逢秋便停驂。

況是重陽日,呼朋相登探。

登高何限意,欣誦黃花句。

嵐光籠四野,極目知何處。

秋水長天遠,漁燈荻火明。

九日欣有約,忽生故園情。

蕭劍勇:脈絡尚清晰,換韻處略有不愜。

霜 葉

慈勤海(山東)

草木蕭然天氣涼,西風得勢漸猖狂。

何堪堤外千重翠,竟作河中萬點黃。

飄泊當知終自苦,棲遲莫問為誰忙。

漫嗟霜重皆瀟瑟,如火紅楓灼夕陽。

蕭劍勇:取第二聯流水對自然有餘韻,尾結過於正能量。

本期嘉賓簡介

嘉賓排名以年長為先

高海生(歸樵) 山西蒲縣人。中華詩詞學會、山西詩詞學會會員,晉社副社長,《小樓聽雨》詩詞平台編審,出版詩集《歸樵吟》。

王聰穎 1963年6月出生,遼寧阜新人,自號雕蟲齋主人。中華詩詞學會鄉村詩詞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華詩詞學會進修班導師。遼寧省作家協會、中國詩詞研究會、中國散文學會、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出版小說、詩歌、散文集等計七部,格律詩輯有《雕蟲齋詩稿》。

蘇俊 號石頭齋,粵人。現任中國楹聯學會對聯文化研究院評論部主任、新社導師。詩詞聯賦獲全國性獎項一千餘次。多次擔任全國詩聯大賽終審評委。撰有《石頭齋步和龔定盫己亥雜詩》《石頭齋庚子詞》《宋十八家詞選評》等著述多種。

蕭劍勇 江右詩社社員,江西泰和人。

編輯/章雪芳 校對/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ae72b1b40a85ce0300339608ae6cc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