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護力刷屏,催生出一個萬億級別的賽道 | 品牌新事

2023-01-15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自護力刷屏,催生出一個萬億級別的賽道 | 品牌新事

文 / 林克

新冠當前,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怎麼負責呢?除了做好防疫之外,當然是提高身體素質——一靠運動,二靠飲食。對此,很多人信誓旦旦:比跑步,我不行;比炫飯,我不服輸!

畢竟,中國人自古就有「食療」「藥補不如食補」之類的說法,講究從飲食中獲取營養、抵禦疾病,這麼多年耳濡目染下來,說起吃,誰還不會了?

但其實,對大多數人來說,會吃,真是一件頗有難度的事。

中國人到底會不會「食補」?

中國人到底會不會吃呢?

不會,但也不是完全不會。

往不好的方面說,中國人的食補水平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據中國營養學會調查統計,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的患病率在過去20年時間裡呈顯著上升態勢。主要根源是油鹽、精製穀物、加工肉製品吃太多,水果、堅果、奶製品吃得太少。

不需要補的補太多,真正需要補的又不夠。比如奶製品,據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奶商指數報告》,2022年,中國人平均每日乳製品的攝入量為255毫升,只有24.2%的人每日乳製品攝入量能達到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300毫升門檻。

往好的方面說,中國人的食補意識非常強烈,且目前仍在強化。

據《2020年天貓成人奶粉行業趨勢報告》顯示,疫情初次暴發期間,成人奶粉銷售額整體提升超過98%,而更細分的中老年奶粉的漲幅,則高達142%。到了2022年雙十一,天貓平台上的保健食品、膳食補充類目保持增長,中老年奶粉的銷售額增幅更是高居所有高增長類目的第一。

可以說,疫情給健康食品打了一則強有力的「植入廣告」。根據FBIF聯合數字100的調查,疫情期間,提高免疫力產品的消費凈增達到22%;同期,「提高免疫力」「健康」等關鍵詞的百度搜索指數也出現了暴漲。

營養食補正在成為一股潮流。而且,這股潮流還出現了年輕化、精細化的趨勢。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接觸原本不屬於他們的關鍵詞——養生、食補等,在年輕人聚集量較大的小紅書社區里,有關養生的筆記超過500萬篇。

和老年人更信賴品牌和口碑不同,年輕人更關注產品品質和成分——他們不只想知道產品有哪些作用,還想知道產品是怎麼發揮作用的。艾瑞諮詢數據顯示,55歲以上人群的養生策略是「順其自然,開心就好」;而22—45歲育齡人群則注重「成分養生」。

種種跡象都說明,健康飲食正在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新趨勢。雖然現在我們還「不會吃」,但正在變得越來越會。

健康食品的藍海市場,如何致勝?

一種社會生活趨勢背後,通常孕育著一塊巨大的商業市場。有投資調研機構預估,到2025年,我國健康食品市場的規模將超過11400億元。

萬億級別的賽道,參賽選手自然不會少。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兩年,健康食品領域發生的投融資事件就超過110起,類目包括但不限於奶酪、蛋白棒、零卡糖、成人奶粉、麥片、益生菌等。

新銳玩家在招兵買馬,老牌企業自然也早在運籌帷幄。各大食品、飲料、乳業巨頭基本都已經有了相應的布局。選手都已經就位,那麼,誰能在這一片藍海中搶占先機呢?

關鍵是品質化、功能化、差異化。

吳曉波老師在年終秀上提到了一個案例:愛本高端成人奶粉,作為飛鶴乳業旗下的成人奶粉產品,它的產品策略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健康食品市場的競爭力模板:

首先是品質化。

愛本的產品選用專屬牧場A2生牛乳製作,並使用了飛鶴研製嬰配奶粉的前沿技術、嚴苛標準,能通過智能製造對每一罐奶粉生產全程管控,在乳脂、乳蛋白含量等指標安全性和品質上超過歐盟標準——與普通食品不同,在健康食品領域,相對於價格,消費者更在意產品是不是足夠好。

然後是功能化。

正因為年輕人越來越關注「成分養生」,因此,幾乎所有的健康食品都會在包裝顯著位置標註自己的明星主打成分。愛本也是如此,其獨創的「1+3」自護力黃金組合配方,堅持只選用24小時內的黃金級初乳,僅占全年產奶量的0.03%,珍貴非凡,除此之外,還在配方中融入乳鐵蛋白、益生菌和水解乳清蛋白,精確瞄準了消費者對功能性的訴求。

牛初乳產量極其稀少,富含免疫球蛋白和生長因子,可有效防禦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是保證犢牛健康的關鍵營養。

曾有這樣的實驗:把剛生下的小牛分為兩組,一組用普通牛奶喂養,另一組用牛初乳喂養。半個月後,普通牛奶喂養的小牛,健康成活率不及牛初乳喂養的一半。

最後是差異化。

平均化的、普適性的營養方案,已經難以滿足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根據GlobalData的數據,全球有71%的消費者更鐘情個性化的營養補充方案。

在嬰配奶粉領域,飛鶴長期以來主打的就是「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進入成人奶粉領域,愛本也延續了這一思路,其與北京大學醫學部等權威機構合作,專注研究國人全生命周期健康,針對疫情下的特殊需求,打造出一站式科學養生方案。

隨著疫情的發展、消費者健康飲食意識的提高,這三大趨勢會越來越明顯。根據消費者的特點與需求進行差異化定製,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將成為健康食品賽道共同的致勝良方。

藍海市場的關鍵挑戰

後疫情時代,經濟逐漸復甦,民眾健康意識也一起提升,這是一個幾十年難遇的風口,再疊加一股春節禮品消費的東風,可以預見,2023年我們的健康消費還會再上一個台階。

實力夠硬,把握住機會,自然可以「好風憑藉力」,直上青雲;反之,則只能在時代的浪潮中任憑風吹雨打、隨波逐流。

怎麼把握機會呢?關鍵點在於營銷能力和營銷渠道的建設。

與普通食品不同,健康食品市場有其特殊性:一是市場需求不夠剛性,還有很多人尚未意識到食補的重要性;二是目標群體比較複雜,老年人習慣線下,年輕人熱衷網購、直播與社區種草。

如何對不同的群體傳遞知識、訊息,如何通過不同的營銷渠道觸達更多的人,便是這片藍海市場裡的附加考題——附加在產品實力過硬的基礎上。

仍然是愛本的案例,為了幫助消費者提升認知,打消顧慮,愛本聯合專業營養師,廣泛開展科普活動,提供健康諮詢服務。

而在疫情期間,愛本還為一線醫護捐助了一批牛初乳奶粉,既直接幫到了醫護工作者,也向消費者展示了「以愛為本」的品牌形象。這些行動,既是服務,也是市場培育;既是慈善,也是品牌宣傳。

傑克·韋爾奇說,質量是維護顧客忠誠的最好保證。

現在看來,質量並不僅僅體現在產品上,也體現在消費者服務和品牌運營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4fc016cd3d42c6d9710bbe0631c5a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