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這一年:糧食、化肥與能源

2023-02-24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俄烏衝突這一年:糧食、化肥與能源

立即訂閱 收聽音頻

俄烏衝突一周年之際,歐盟準備對俄羅斯啟動第十輪制裁。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去年今日,俄羅斯宣布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戰火持續一年,迄今仍沒有停息的跡象。俄烏衝突衝擊了歐洲乃至全球的經濟,自然也對兩國的經濟與民生造成廣泛又沉重的影響。

在俄烏衝突一周年的節點上,小巴做一篇回顧與展望的小文。

糧食與化肥

烏克蘭素有「歐洲糧倉」之稱,俄羅斯也是全球重要的糧食出口國,俄、烏小麥出口量合計約占全球小麥貿易量的30%。

戰前的一年,烏克蘭出口了7000多萬噸的糧食(包含油料作物),創下歷史記錄。俄烏衝突爆發後,糧食供給與運輸都受影響,烏克蘭港口幾乎全部癱瘓,物流中斷,出口受阻。

被飛彈擊中的 烏克蘭黑海港口敖德薩

糧食價格暴漲,引發了全球的糧食危機。依賴俄烏糧食、擁有12億人口的非洲,更是深受其害。非洲開發銀行曾警告說,非洲出現了3000萬噸的糧食缺口,非洲糧價暴漲了40%。索馬利亞、埃及、蘇丹等國都面臨饑荒危機。

去年7月,在聯合國和土耳其的斡旋下,俄烏等國簽署了《關於保證糧食和食品安全運出烏克蘭港口的倡議》,簡稱「黑海糧食協議」(下稱協議)。這份協議保證了烏克蘭對外的糧食運輸。目前,該協議已經實現了超過2000萬噸穀物的國際貿易,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市場的糧價。

但是全球的糧食危機並沒有化解。

去年衝突爆發之後,烏克蘭糧食當年的產量下跌超40%,出口降了30%。在衝突爆發之初,烏克蘭可以依靠上一年播種季的庫存,所以情況雖差,但沒有發展到最壞的局面。

然而當下和平的希望縹緲,戰火還在蔓延,烏克蘭的部分農田成為荒地,2023年烏克蘭農業生產形勢更加嚴峻。有報道稱,烏克蘭去年秋季播種的小麥,今年的產量最多將下降40%。這絕對是壞消息。

聯合國為此向烏克蘭提供幾千萬美元的援助,以保證糧食的順利出口。

不過俄羅斯的糧食出口則是另外一種情況。俄羅斯農業部最近公布的消息說,2022年,俄羅斯糧食出口總額增長12%,出口了7000萬餘噸糧食產品,該國今年還計劃擴大穀物的出口量。

另外,「黑海糧食協議」運行120天,且又經過120天延期後,就將在3月18日到期,衝突的雙方又需要重新談判。

但雙方的爭辯為談判的前景增加了變數。

依據協議,為防止攜帶武器,烏克蘭運送糧食的貨船,將受到俄、烏、土以及聯合國四方的檢查。今年1月,烏克蘭的糧食出口量出現下降後,烏克蘭等方指責這是俄羅斯放慢檢查速度,故意拖延。

土耳其 等待檢查的烏克蘭運糧船堵塞 港口

俄羅斯否認此指控,但也對協議表達了不滿。其實協議有兩份,一份保證烏克蘭糧食出口;另外一份保證俄羅斯的糧食和化肥出口,不會受到西方制裁的影響。

俄羅斯從去年夏天就對外表示,俄羅斯的化肥出口並沒有得到保障,延長協議並不合理。

糧食的糧食,是化肥。

數據顯示,俄羅斯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化肥生產國。儘管目前俄羅斯的化肥不在西方制裁清單之內,但化肥生產、運輸物流和結算環節都受到影響,這確實影響到化肥的出口。有消息稱,目前各方就俄化肥出口正在進行談判。

俄烏衝突爆發後,天然氣價格上漲,而它又是生產氮肥的重要原料,這推高了化肥在去年某個時間段的暴漲。儘管目前化肥的價格處於下降通道,但圍繞俄羅斯化肥出口的分歧與爭吵,依舊為全球的化肥供應安全蒙上一層陰影。一些外媒在報道中甚至提醒西方國家,應該開展化肥競賽。

江蘇連雲港 俄羅斯進口化肥正在裝車

油與汽

衝突爆發之初,油與汽可謂牽動歐洲的人心。

當制裁輪到俄羅斯石油後,油價迎來新一輪狂暴。北溪管道爆炸,俄羅斯通往德國的能源生命線「北溪」管道被切斷,天然氣價格又迎來一輪飛漲。

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的歐盟飽受能源上漲之苦,花高價購買天然氣,很多工廠減產、停產,兩位數的通脹蔓延,抗議不斷。德國專家估算,受能源價格暴漲的影響,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在去年損失了1000億歐元,占德國年GDP的2.5%。

新聞報道中的歐洲人,勒緊褲腰帶,對照明時長、取暖標準等都採取了嚴苛的限制措施。很多人都猜測:歐洲人該怎麼過冬?

歐洲民眾燒柴取暖

天氣倒是幫了個忙。2022年冬季非常暖和,歐盟為應對風險提前存儲的天然氣足夠了。

而歐洲更令人意外的表現是,經過近一年的「折騰」,似乎擺脫了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歐盟開始從美國和卡達等國進口大量的液化天然氣 (LNG) ,利用管道從阿爾及利亞等國進口天然氣。建設中的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成為擺脫對俄依賴的重大戰略項目。

歐盟能源部門官員最近說,歐盟已完全停止進口俄羅斯煤炭,將俄羅斯原油進口量減少了90%。預計一年半後,將完全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美國、沙特等國,取代俄羅斯,成為歐盟的石油貿易夥伴。

另外,歐洲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開始加速。去年歐盟公布了3000億歐元的計劃,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資源,歐洲的太陽能裝機量實現大幅增長,有的國家重啟了核電建設項目,有的國家甚至重啟了火力發電廠。

法國面臨能源危機 火力發電廠重啟

市場上的原油價格自去年下半年起開始下跌,歐洲天然氣價格也回落到俄烏衝突以來的最低水平。

2022年歐元區GDP增長3.5%,歐盟增長3.6%。雖然歐盟的表現好於市場普遍預期,但也有專家認為,歐盟部分國家的消費者,目前依舊承受著能源消費帳單的高昂之苦,而這可能拖累今年一季度的歐盟經濟。

總之,歐盟正在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但經濟依舊面臨挑戰。

油氣是俄羅斯經濟的支柱,在制裁的背景下,2022年俄羅斯的油氣出口占總出口的接近5成,收入11.6萬億盧布,同比增長27.9%,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上行到41.6%,較2021年上漲6%。

不過這份成績利用了時間差。

因為歐盟的制裁方案有緩衝期,各方在制裁生效之前,會有一個時間段提前「搶購備貨」。比如說,歐盟去年6月宣布,將禁止進口俄羅斯海運原油,緩衝期是6個月,於是義大利等國都增加了原油搶購量。

另外,俄羅斯也在積極開拓買家。據海通證券的報告,「截至2022年12月,俄羅斯輸送到歐盟的能源收入較年初下降了約50%,而向印度、土耳其以及中國輸送的能源收入均明顯上升,尤其是輸送到印度的能源收入提升了1000多倍」。

不過報告判斷:

整體來看,我們預計去年歐盟對俄羅斯能源方面制裁的影響或還未完全體現,俄羅斯最困難的時刻或還未到來,風險或在不斷臨近。

整體來看,我們預計去年歐盟對俄羅斯能源方面制裁的影響或還未完全體現,俄羅斯最困難的時刻或還未到來,風險或在不斷臨近。

烏與俄

烏克蘭的經濟形勢自然不樂觀。

2022年該國GDP下降超過30%。斷崖般的下跌,創下該國自1991年獨立以來的歷史。烏克蘭工農業被摧毀,人口流失。據各方數據,漂泊在歐洲其他國家的烏克蘭難民就有近800萬;烏克蘭貧困線以下人口將增加10倍;通貨膨脹今年將超過28%;戰火對該國造成的損失超過7000億美元。該國更加依賴西方的援助。

撤離中的 烏克蘭難民

數字的背後,是無數個被改變的人生以及家庭。

再說俄羅斯。

西方國家目前發起的對俄制裁,已經有600多項。他們凍結俄羅斯央行巨額資產,壓制俄羅斯的支柱能源產業,多位俄羅斯富豪也在制裁名單之內,包括星巴克、麥當勞在內的多家西方企業從俄撤離……

俄羅斯官方公布的經濟數據是,2022年GDP下降2.1%。

有分析認為,俄羅斯經濟沒有大幅下滑的一個原因是:該國保證了俄羅斯法幣盧布的穩定。

為維持幣值穩定,俄羅斯採取了大幅加息、資本管制等措施。去年3月,俄羅斯出台了「盧布結算令」:俄方向不友好國家和地區供應天然氣時將改用盧布結算。海通證券在報告中說,這項措施最為關鍵:

考慮到歐洲對俄羅斯能源依賴度高,去年歐洲制裁措施生效也相對較晚,歐洲依然採購了大量的能源產品,加大了對俄羅斯盧布的需求,俄羅斯盧布也強勢逆轉了之前的貶值趨勢。

考慮到歐洲對俄羅斯能源依賴度高,去年歐洲制裁措施生效也相對較晚,歐洲依然採購了大量的能源產品,加大了對俄羅斯盧布的需求,俄羅斯盧布也強勢逆轉了之前的貶值趨勢。

俄羅斯央行上月上調了對2023年經濟走勢的預期,最樂觀的情況下可以增長1%。

但形勢嚴峻。

俄烏衝突一周年之際,歐盟準備對俄羅斯啟動第十輪制裁。據媒體報道,制裁措施將進一步實施價值超過110億歐元的對俄出口禁令,防止俄羅斯獲得關鍵技術和工業產品。

本篇作者 | 馬淚淚| 當值編輯 | 沈徐瑋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主編 |鄭媛眉 | 圖源 | VCG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8af40b3c18cedb3bcb6208bd3787b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