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之光滅了?可口可樂沒能「搶」走的匯源果汁,負債114億,老闆被強執

2022-06-14     快推正能量

原標題:國貨之光滅了?可口可樂沒能「搶」走的匯源果汁,負債114億,老闆被強執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穆瑀宸

退市、破產重組、負債百億……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匯源果汁」)一度被負面輿論纏身。如今,其還在奮力掙扎自救。

據天眼查顯示,近日,河北匯利新源果酒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由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張家口益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朱光太聯合控股聯合成立,三方持股比例分別為50%、35%和15%;其經營範圍,包含果酒、白蘭地生產銷售,以及其他酒類製造。

這是否意味著匯源近期將布局果酒市場?果酒行業市場空間如何?其能否成為匯源果汁的「止痛貼」?針對上述問題,2022年1月11日,時代周報記者發送採訪提綱至其官方郵件,以及電話溝通至匯源果汁公關部,但截至發稿,並未得到回覆。

果酒布局已久,始終不見成效

「當前果酒正呈現出上升趨勢,匯源入局果酒,具有品牌知名度、銷售網絡等優勢。」1月11日,著名頂層設計專家、清華大學品牌營銷高級研究員孫巍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匯源邁入果酒是 「轉型賽道,升級邏輯」的關鍵一步。

從市場需求來看,據阿里巴巴發布的2021年春節報告顯示,天貓年貨節中購買果酒的人數為去年的2倍。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酒類流通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則顯示,在市場需求的驅動下,預計到2030年我國果酒市場有望達到千億規模。

由於國內果酒市場需求量呈增長態勢,且未來的規模空間較大,吸引了眾多企業和資本入局收割。

首先是原有的酒企在加大果酒布局。瀘州老窖推出了青語、花間酌、聽月小築三款青梅果酒和藍莓晶華年代系列果酒;茅台推出了「悠蜜」藍莓酒;五糧液也推出了仙林青梅酒和石榴酒。

不僅如此,去年11月,低度果酒品牌「落飲」獲得近千萬美元Pre-A輪融資;同年5月和9月,果酒品牌MissBerry貝瑞甜心完成了過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和數千萬人民幣戰略融資。

1月11日,易觀分析新消費行業資深分析師李應濤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從外部看,雖然巨頭入場、投資增多,但市場依然空白,競爭環境並不激烈,是一個相對優質的細分市場。從內部資源能力看,匯源果汁基於水果原料優勢,進行新產品擴張,更易於取得成功。不過,他也表示,「依靠新產品很難挽回匯源果汁的頹勢」。

事實上,匯源果汁已涉足酒類多年。

2012年3月,匯源果汁宣布,將投資5億元在吉林省柳河縣建立葡萄酒莊和葡萄深加工項目。彼時,按照匯源果汁的計劃,項目共分為兩期完成,一期建設現代化農業產業園,二期則發展加工用葡萄種植基地。以上項目全部達產達效後,年可實現產值6億元。隨後,其又在山東泗水投資建設葡萄酒生產基地。

兩年後,匯源果汁再次顯現出布局葡萄酒的野心。2014年,匯源果汁開始在法國波爾多大舉布局葡萄酒莊,據新京報2017年報道稱,「目前匯源果汁已收購了7座葡萄酒酒莊」。2016年,匯源果汁在天津成立專注於葡萄酒領域品牌佳美利雅,整合旗下葡萄酒資源。

不過,匯源果汁對葡萄酒的布局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據天眼查顯示,佳美利雅(天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是匯源果汁集團旗下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匯源果汁創始人朱新禮之子朱勝華。

時代周報記者在瀏覽匯源果汁官方網站時發現,匯源果汁的產品專區中並未出現葡萄酒,佳美利雅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也停止在2019年11月22日。

(圖源:佳美利雅微信公眾號截圖)

「早在十幾年前,匯源果汁的盈利能力就在下降。可口可樂收購案後,匯源果汁品牌勢能一落千丈,不得不去做葡萄酒等多元化布局。」 戰略定位專家、上海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主業果汁沒有做好,投資也沒有好的結果,只能造成惡性循環。

收購案停滯後,業績持續頹勢

不只是葡萄酒業務未見成效,匯源果汁主營業務也早已千瘡百孔,其「果汁梟雄」的稱號輝煌不再。

李應濤表示,匯源果汁面臨的是系統性問題,外部既有強大的壟斷巨頭、又有無數後起之秀。現階段,匯源果汁面臨最大困境是財務問題,但這也是由於經營不善逐漸累積的結果。

匯源果汁也曾擁有巔峰時刻,2007年其赴港上市時,曾創下當年港交所的IPO最大金額。但好景不長,一筆失敗的收購案讓匯源果汁元氣大傷。

2008年,匯源果汁的創始人朱新禮在奧運會開幕式上與可口可樂董事長相遇,同年9月,可口可樂全資子公司大西洋工業公司,曾試圖以179.2億港元收購匯源果汁。

為了收購能順利進行,匯源果汁親手毀掉了歷時16年建立起來的銷售體系,裁撤了商超渠道、省級經理以及大量基層銷售。然而,這筆收購案卻因觸犯國家最新頒布的《反壟斷法》,最終被商務部叫停。

「賣身」可口可樂失敗後,匯源果汁的業績持續呈現出頹勢。據財報顯示,2011年至2016年,匯源果汁的扣非凈利潤連續6年虧損,分別為-2.3億元、-3.18億元、-4.79億元、-5.75億元、-5.53億元和-2.08億元。

此外,2009年後,匯源果汁也曾試圖自救,將戰略重點放在多品類作戰。其推出了檸檬ME、果汁果樂、純凈水等產品,但都沒有達到良好效果。2011年,匯源果汁花費1200萬收購旭日升涼茶,試圖主力打造茶產業鏈,但僅做了三年之後,無奈再次擱淺。2014年,匯源果汁以1.18億元,收購三得利中國食品業務。

甚至,在虧損的情況下,2014年,匯源果汁還在進行拓展計劃,還曾斥資30億元入股中石化銷售公司,占股0.84%。

然而,種種做法自救成效不大,甚至加劇了匯源果汁現金流的緊張狀態。截至2017年底,匯源果汁負債總額達到114億元,已翻身乏力。

在李應濤看來,匯源果汁「依靠現有團隊幾乎沒有翻身可能,除非易主後,新經營團隊能夠起死回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4704287b9f9a067788be87afd713a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