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憋悶、水腫、腹脹?三杯代茶飲,調肺氣、通小便、消痰祛瘀

2022-07-05     快推正能量

原標題:常常憋悶、水腫、腹脹?三杯代茶飲,調肺氣、通小便、消痰祛瘀

慢性心衰

在眾多嚴重疾病中,很多人認為慢性心衰離我們很遠,可是事實並非如此。在《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中數據統計,75歲以上心衰的發病率超過了10%,而且心衰的5年生存率甚至比惡性腫瘤還要低,如何預防心衰呢?

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心衰有三個病理基礎:虛、瘀、水,其中「水」的問題常常被大家忽視,而且常見症狀如憋悶、水腫、腹脹都跟邪水有關。

病例:專家的一位患者,不到60歲,有糖尿病史,得過腦梗死,做過心臟搭橋手術。他每次感冒後都會喘憋、全身水腫,經常需要到醫院住院,雖然服用藥物後水腫消退,但是只要一感冒這些症狀又會捲土重來,甚至更加嚴重,專家告訴我們,造成這些嚴重症狀的根本原因就是心臟出了問題。

中醫認為,水為陰邪最為寒烈,易傷陽氣,而心主陽,所以身體里多餘的「邪水」是損害臟腑、甚至危害心臟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我們出現憋悶的情況,通常跟心肺氣虛有關,是因為心氣不足影響肺氣不足,進而影響了肺的主氣、行水、宣發肅降功能,運行於肺中正常的水液沒有運轉出去,進而累積成痰,影響肺的呼吸,產生憋悶,進而也會損害心的運轉。

心肺氣虛的症狀:心悸氣短、胸悶咳喘、動則尤甚、痰液清稀、頭暈乏力、面白神疲、舌質淡嫩或淡紫。

專家告訴我們,心肺氣虛的人群,邪水傷肺,常有憋悶的情況,可以運用調肺氣的代茶飲。

調肺氣的代茶飲

桂枝5g:溫通散寒,

杏仁3g:開肺氣

葶藶子3g:瀉肺水

大棗3枚:和中健脾

生薑3片:溫陽利水,姜皮利濕

【功效】通陽解表、利水平喘

【適用於】心力衰竭早期氣短、胸悶人群。

當我們腿部出現水腫的情況,手指按下有坑,通常跟心陽影響到腎陽,出現陽虛水泛有關。就是心陽不足到腎陽不足後,腎的主水液作用受到影響,特別是排尿的作用受到影響出現尿少、尿不凈等,進而代謝的水液無法正常排出,留在體內下墜到腿部,所以陽虛水泛這類患者通常腿部最先出現水腫或腿部水腫較重。

陽虛水泛的症狀:腰膝酸軟、耳鳴、身體浮腫、腰以下尤甚、小便短赤、畏寒肢冷、心悸氣短、舌質淡胖苔白滑。

陽虛水泛人群,邪水傷脾傷腎,常有下肢水腫的情況,可以運用專家推薦的凈府湯代茶飲。

凈府湯

赤茯苓4g:通利水道

冬瓜皮6g:利水

玉米須3g:利水

【用法】赤茯苓先煮15分鐘,再加冬瓜皮玉米須煮水或泡茶飲。

【功效】利水、滲濕、泄熱

【適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短氣、憋悶。

還有一種特別的腹脹也跟傷心的邪水有關,是身體中出現了痰瘀互結的問題,治療時需要活血祛痰濁。

痰瘀互結的症狀:四肢困重、乏力、腹脹、口唇紫暗、舌苔厚膩、舌質有瘀點瘀斑。

痰瘀互結人群,常有腹脹、口唇紫暗、舌苔厚膩,可以運用專家推薦的消痰祛瘀方代茶飲。

消痰祛瘀方

陳皮5g:行氣化痰

大腹皮4g:行氣利水

澤蘭4g:活血利水

車前草5g:止瀉、利小便

【功效】利水、化痰、祛瘀

【適用於】腹脹、舌苔厚膩、舌質紫暗人群。

最後,專家提醒心衰水腫的病人,不主張進水量過多,每天少量喝。

文章來源於:北京衛視養生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b58db932727078e0ed57cf31f9683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