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分級閱讀:不僅講好故事,還深入淺出地講解歷史

2023-03-11     尹建莉父母學堂

原標題:中華文化分級閱讀:不僅講好故事,還深入淺出地講解歷史

進入小學階段孩子的家長都有這樣抓狂的經歷:

已經習慣讀繪本的孩子,突然面對課本中大量的文字,非常不適應,甚至連數學題的題目都讀不懂。

怎麼能讓孩子在短期內快速轉換閱讀習慣,對純文字的閱讀產生興趣?

怎麼能讓孩子快速認識並使用常用字?

怎麼能讓孩子像大人一樣安安靜靜地看一本書,並從中找到閱讀的樂趣?

怎麼能讓孩子通過閱讀了解每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

怎麼能讓孩子在閱讀中了解文史知識、古代社會?

那麼, 「家園中國——中華文化分級閱讀」可以幫你解決以上問題

你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準備一個安靜的閱讀角落,準備一盞明燈。

其他,請交給這套書——

故事經典,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閱讀、傳誦。

不僅講故事,還深入淺出地講解文化和歷史、古代社會情況。

嚴格控制難度,消除認知障礙,識字量銜接校內,真正實現無障礙閱讀。

貫徹「整本書閱讀」,故事情節曲折,引人入勝,區別於簡版故事。

該系列圖書由有著豐富的閱讀及文化教學研究經驗的北京語言大學陳賢純教授編寫,內容主要是中國古代故事,分為民間故事、歷史故事和文學故事三個級別。

圖書的分級標準如下:

第一級對小學一年級已經上了一個學期的孩子更適合,剛剛入小學的孩子可能會覺得難。一年級第一學期的孩子,可以親子共讀。第一級每本書大約5萬字,如果孩子閱讀能力還可以,半天可以看完一本。

第二級更適合小學二年級及以上的孩子獨立閱讀。每本書大約5萬字,故事情節比第一級曲折、複雜,大約一天可看完一本。

第一級有10本,目前已全部出齊。

第二級有20本,目前已出版兩本,分別為《楚國的故事》和《秦國的故事》。其他冊也將於今年陸續與大家見面。

相比市面上的其他讀物,該系列圖書主要有以下特色:

故事經典,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閱讀、傳誦

《牛郎織女》《嫦娥奔月》《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經典民間故事凝聚了我們中國人對美好情感的共識,這些故事是我們國人能引起文化共鳴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孩子閱讀這些故事,才能傳承這些文化,建設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

不僅講故事,還深入淺出地講解文化和歷史、古代社會情況

在講故事前交代清楚背景;在講故事時,融入講解傳統文化,如古代科舉制度、官位等級的詳細解釋等等。孩子們閱讀後不僅知道了一個鮮活的故事,同時也了解了古代社會的風貌。

嚴格控制難度,消除認知障礙,識字量銜接校內,真正實現無障礙閱讀

本書作者對讀者識字量、語言水平和認知程度做了嚴格的權衡和考量。

本套系第一級認識800字的讀者可輕鬆閱讀。全文句式簡短,讀者可以輕鬆找到句子的主幹,快速理解句子的意義,從而實現「無障礙」閱讀,切實提高閱讀能力。

第二級認識1200字的讀者可以閱讀。第二級的故事情節較第一級曲折、複雜一些,需要讀者有更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句子也更長,句式也較複雜,讀者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貫徹「整本書閱讀」,故事情節曲折,引人入勝,區別於簡版故事

簡版的民間故事書可能會包含很多故事,這看起來固然很「划算」。

但閱讀情節完整詳細、背景交代清晰、邏輯縝密的故事,才能喚起讀者對閱讀的興趣,提高對閱讀的好感度,從而發揮閱讀真正的意義和價值。而實現這些,靠的是作者「講故事」的功力。

《家園中國》中華文化分級閱讀

適讀年齡:小學1-6年級

來看看這些書的閱讀價值點吧:

孩子們可能已經知道了嫦娥和后羿這兩個人物,但后羿到底有什麼本事呢?他的本事又是從哪裡學來的呢?后羿又是怎麼死的呢?嫦娥為什麼要奔月呢?這些曲折的情節吸引著小讀者一步一步往下看。

作者還把《詩經》中的詩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等等轉寫到故事中,與嫦娥、后羿的情感做了巧妙結合,讓孩子們感受上古時期故事與先秦文學的結合。

孩子們都聽說過「七夕」,似乎也知道和「牛郎織女」有關,但這個故事到底是什麼樣的呢?牛郎和織女到底是怎麼認識的?他們在一起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織女又是怎麼幫助別人的?

有了這些鋪墊,小讀者們就能感受王母娘娘把牛郎織女拆散有多麼不近人情,就能想像七夕的夜晚,牛郎織女在鵲橋相見有多麼難得,就更能體會人類的美好情感。

《梁祝》的小提琴協奏曲可能每個家長都很熟悉,也可能給孩子聽過。如果不知道這個故事詳細的來龍去脈,不知道梁山伯與祝英台共同學習的美好,就不能理解曲子傳遞出的情感——那種開始和緩後來激昂的樂曲正是暗合了梁祝故事的進展。

讀過這個故事裡的詳細描述,才能想像得出這個曲子的展現的場景,才能體味音樂的美好。

「唧唧復唧唧」,《木蘭辭》只有不到四百字,讓孩子們理解花木蘭「誰說女子不如男」還是有些困難。這個故事彌補了原來《木蘭辭》的故事背景,增加了花木蘭是如何在戰場奮勇殺敵的情節,還補充了很多當時的歷史知識。

如此讀來,小讀者們自然就可以想像花木蘭的形象,對他們到初中後學習《木蘭辭》打下了基礎。

京劇《鍘美案》是名段,「陳世美」在大人口中成了負心漢的代名詞。這個故事涉及很多古代文化常識,陳世美為什麼一定要去參加科考?考取狀元又意味著什麼?我們大人口中耳熟能詳的「狀元」,對孩子們來說,也許正是知識盲點。這些本書都會詳細介紹給小讀者。

甚至書最後,怎麼處置陳世美,作者也把戲劇舞台的反應介紹給小讀者,讓他們明白真善美、假醜惡的公道自在人心。

相信很多家長都看過《新白娘子傳奇》吧,曲折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我們怎麼能把這種感覺用閱讀的方式傳遞給孩子呢?這本書做到了。

相信孩子會愛不釋手,也建議孩子讀完這本書後可以看看電視劇,家長可以和孩子探討一番:法海到底做得對不對?白娘子被壓雷峰塔到底錯在哪?如果條件允許,去趟杭州親自看看西湖和雷峰塔也是個好主意。

我們都知道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為此後兩千多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可你知道當時地處偏僻的秦國是如何一步步變強大的嗎?那些年秦國究竟發生了什麼?

讀完這本書,孩子們不僅能了解秦國由弱變強的經過,還能讀到烽火戲諸侯、百里奚相秦、商鞅變法等精彩的故事。

提起端午節,大家難免不會想到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屈原本是楚國的貴族,這樣一位有才幹的人,是如何走上一條不歸路的呢?要想了解屈原,不得不讀一讀楚國的歷史。這本書能夠帶孩子們了解楚國發展的歷史,了解屈原的故事,以及「一鳴驚人」「問鼎中原」等成語背後的故事。

《家園中國》中華文化分級閱讀

適讀年齡:小學1-6年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eaf4ee2c179a66a6ae2fad2dc8e6e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