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老人歸隱農村五十年,晚年說出真相,兒女才知他是位特等功臣

2024-01-16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四川老人歸隱農村五十年,晚年說出真相,兒女才知他是位特等功臣

重慶省萬州市以前屬於四川,1996年9月,因三峽工程建設需要,四川省將萬州市涪陵市黔江地區劃歸新成立的重慶直轄市。

在重慶省萬州市熊家鎮,生活著一位年邁的老人,他和所有的農民一樣,穿著普普通通,每天辛苦的勞作。

翻地、鋤草、施肥、灑藥、收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老人是五十多年前回到這個地方的,因為這裡是他的家鄉。

回來以後,他從來沒有個任何人說過自己的經歷,所以在所有人的眼中,老人就是一個平凡的農民。

2005年,老人被檢查出肺癌晚期,在醫院的病床上,他說出了一個保守五十多年的秘密,兒女們聽到以後,十分的震驚。

後來,這個秘密更是驚動了軍區,許許多多的領導都親自前來探望老人。

這名老人叫平太信,他是一位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特等戰鬥英雄。

棄暗投明

1920年12月30日,平太信出生在四川省萬州縣熊家鎮舉安村的一戶貧農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所以平太信從四歲多一點,就開始幫父母打豬草、撿拾柴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隨著年紀稍微大一點,平太信開始給大戶人家放牛,崎嶇的田埂山野上,四處都留下了平太信蹣跚的身影。

但是即便年幼的平太信,這個小小的身軀用盡了力氣,家裡依然常常面臨無米下鍋的困境。

所以,童年對於平太信來說,就是一段凍餓交織、悲苦難忘的記憶。

年幼的平太信,心中有著一個最大的願望,他希望能通過自己和父母的努力,從地主的手中購買到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

然而好景不長,1941年的某一天,平太信正挑著一些柴火,打算走到幾十公里外的萬縣縣城中售賣,以此換取一些微薄的收入。

在平太信前往縣城的途中,他遇到了一支國民黨軍隊,將他抓到了隊伍里,成了一名國民黨士兵。

這一年,平太信剛滿20歲,被抓壯丁以後,他來不及和家人說一聲,就跟隨著國民黨部隊前往了緬甸。

本來就是被抓來當兵的,平太信心中頗有怨言。但是在緬甸的叢林中,和日本鬼子浴血奮戰,看著身邊一個又一個熟悉的戰友倒下,他的內心也湧起了強烈的仇恨。

因此,平太信在打仗中十分的勇敢,總是一馬當先地衝鋒在前,多次在彈盡糧絕之後,堅持不下火線,和敵人白刃肉搏。

在一次和日本鬼子白刃戰時候,他的左小腿被敵人的刺刀刺中負傷,這個傷痛一直伴隨了他的一生。

跟著國民黨部隊打鬼子時期,平太信在戰火中淬鍊,在戰鬥中成長,很快就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士兵,掌握了許多殺敵的經驗和技巧。

正是這一段時期的經歷,讓後來的平太信在解放軍隊伍里屢建奇功,更是先後受到了毛主席的兩次接見。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1947年我軍和國民黨軍隊的一場遭遇戰中,平太信帶著一挺機關槍和全班8名戰士起義,轉投向了解放軍的懷抱。

當天晚上,他們在深山老林里走了整整一個晚上後,終於在第二天黎明時分找到了解放軍。

聽他們說明來意,又經過了一番核實後,平太信等人終於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入東北民主聯軍1縱2師4團8連。

這是一支發源於平江起義紅五軍特務連的英雄連隊,有「鋼八連」之稱。

因為每天都有人加入部隊,所以部隊領導會不定期地開「訴苦大會」,藉此拉近戰士們的感情。

在訴苦大會上,平太信發現幾乎所有的戰士們都是和他一樣是貧苦出身。

他們有的親人被日寇殺死、有的是被壓迫逃難時參軍的、也有的是和自己一樣起義來的。

平太信在大會上,也說了自己的經歷,從被國民黨抓壯丁,再到去緬甸打鬼子,引來了戰士們接連不斷地喝彩。

無形之中,因為這一次的訴苦大會,平太信徹底地融入到了解放軍隊伍之中。

在此期間,平太信也真正地認識到,只有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軍,才是真正為老百姓打天下、謀幸福的好軍隊。

後來他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戰鬥,打過錦州和黑山阻擊戰,平太信表現出色,多次榮立戰功。

僅1948年,他在平津戰役中就連立兩功,還獲得了一枚「朱德獎章」。

戰功赫赫

參加平津戰役的時候,平太信所在的連隊夜間急行軍,途徑一片高梁地時,他突然腹部巨痛難忍,便離開隊伍找到一個壕溝解手。

跳下壕溝之後,溝裡面竟然蹲著一個人。俗話說「人嚇人、嚇死人」,平太信被嚇得蹦了起來。

但是多年的戰爭經歷,讓他很快就鎮靜了下來,由於不清楚這個人的底細,他掏出煙,遞給對方一支,假裝找對方借火點煙。

火柴划著的那一刻,平太信赫然發現對方戴著明晃晃的頭盔,這是一個國民黨的士兵。

雖然十分吃驚,但是平太信依然不露聲色地快速解完手,然後跳出了壕溝,迅速地找到了隊伍,向排長報告了這個情況。

排長聽完平太信的描述,他判斷這附近一定有敵軍。於是便帶著全排的戰士,由平太信帶路,在壕溝裡面抓住了這個國民黨士兵。

隨後大部隊順藤摸瓜,找到了敵人的駐紮地,在敵人休整鬆懈的時候,一個排的解放軍戰士,不費一槍一彈,俘虜了國民黨軍一個營。

戰友們後來就對平太信開玩笑說:「還是你牛!一泡尿就淹死了敵人一個營!」

後來才得知,原來這個國民黨士兵是一個逃兵,躲在壕溝裡面打算等天亮再離開,結果被平太信給碰到了!

1950年6月,韓戰爆發,平太信響應號召,跟隨著大部隊前往了朝鮮戰場。此時的他,擔任志願軍第38軍第113師第337團第8連班長。

第二次來到異國他鄉,面對著擁有飛機、坦克的美國敵人,平太信十分的鎮定。他和戰友開玩笑說:「如果我能夠戰死在這裡,也算是馬革裹屍了!」

1951年的12月份,平太信所在的連隊,奉命攻打一個火車站。

戰鬥打響之際,平太信帶領著一個班的戰士們先期偵察。就在他們向火車站前進的時候,突然發現一股敵軍倉惶逃跑,應該是前線戰場上的敵人潰軍。

當時,在火車站的方向,有一座木橋橫在大河上面,這座橋是敵人潰退的必經之路。

當時的平太信就想到一個問題,絕對不能讓這股敵人過橋,否則,他們肯定會甩掉我軍的追擊部隊。

如果讓他們跑到火車站,那麼我軍留守火車站的隊伍就危險了,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面。

形勢十分的緊急,平太信和戰士們簡單商議了一下,大家都決定消滅這群敵人。

但是事情並非那麼簡單,還沒等平太信行動起來,敵人的坦克引擎聲突然從遠處傳了過來。不好,這很有可能是敵人的坦克部隊。

平太信將全班的手榴彈集中在了一起,他打算一個人去孤身炸橋。

他讓全班所有戰士都留守原地,如果有敵人衝過來的話,一定要為我軍追擊部隊爭取時間。

交代完了一切,平太信開始趟水過河,他想要在水中炸毀橋墩,讓大橋塌陷下來。

可是就在他淌水不遠,敵人的第一輛坦克就開上了大橋。此時炸橋已經來不及了。

急中生智之下,平太信將一束手榴彈扔到了橋上,正好落在了敵人坦克的前面,隨著轟的一聲,坦克拋錨了。

一輛坦克堵在橋上,敵人其他的部隊根本就沒法過去。這個時候,敵人開始調來了後方的搶修車,打算將這個拋錨的坦克拉走。

平太信不顧自身安危,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他加快步伐,在河水裡面艱難地前進。他靠近了橋的立柱,將手榴彈迅速地綁在了柱子上。

扯好手榴彈的引線之後,他趕緊縱身一躍,快速地向外游去。瞬間,大橋轟然倒塌,逃敵的部隊徹底被困在了河對岸。

正是因為平太信的英勇炸橋,我軍後面的追擊部隊,很快就趕了過來,直接將這股逃竄的敵軍機械化部隊徹底消滅掉了。

此戰,繳獲敵人坦克2輛、裝甲車2輛、榴彈炮6門。

戰後,志願軍司令部為平太信記了特等功,授予二級戰鬥英雄的光榮稱號、頒發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三級國旗勳章,全班榮立集體三等功。

後來在第二年的1月25日,《人民日報》專門刊登了一篇文章《機智英勇的戰鬥英雄平太信》,詳細介紹了平太信的炸橋壯舉。

毛主席看到這個報道後,他為中國共產黨有這樣的英雄戰士而自豪,所以在回國之後,親自接見了他。

後來,在集體接見志願軍英模代表時,毛主席又單獨接見了他。

1978年8月上映的電影《飛虎》,其中就有炸橋殲敵的故事情節,平太信所在部隊的領導證實,電影里的「班長」原型就是他。

在後來跟隨大部隊南征北戰的過程中,平太信戰功赫赫,大小功勳加起來足足有二十多次。

在參加上甘嶺戰役時,平太信和戰友一起,俘獲了十幾個敵兵。

後來在掩護大部隊撤離的時候,平太信不幸踩到了敵人的照明彈,全身衣服熊熊燃燒起來,戰友拚命為他撲滅了火焰,他的全身很多地方都被燒傷了。

當晚,他又中了敵人的榴彈炮受傷,後來被送到野戰醫院搶救。

平太信的一生,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隱姓埋名

1964年,響應國家的號召,平太信以軍人轉業的身份,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萬州縣,在當地水利局下屬的基建隊工作。

平太信回來以後,村裡人和家裡人,只知道他曾經當過兵、上過戰場、殺過敵人,但是沒有人知道他在戰場上的那些英勇事跡。

曾經的那些軍功章和證書,被平太信老人深深地鎖在了箱子裡面,從不示人。

有時候學校裡面會組織愛國教育,邀請平太信老人去講故事。

他會摘取一些戰場上的事情給孩子們說,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這些故事真正的主角其實就是他。

就這樣,一直到平太信老人晚年的時候,臥病在床的他,突然向子女們提出一個遺願,希望能夠回到部隊去看看,這才讓子女們將以前的那些軍功章拿了出來。

平太信老人搖搖頭說道:「我這點功勞算得上什麼?這些都是犧牲的戰友送給我的,如果我把它們掛在嘴邊,開口伸手找國家要錢?那我以後怎麼下去找他們?更何況我活著走下戰場,娶妻生子,有房子住、有東西吃,我已經十分滿足了!」

為什麼說平太信老人生活很艱苦?這是因為早年在戰場上和敵人浴血拚殺,他的身體留下了太多的戰爭創傷。

據平太信老人的兒子說:「晚年的時候,父親一直在和疾病作鬥爭。因為長年征戰,留下了一身傷病,他的小腿里有一塊彈片,伴隨了他一生,每到下雨天,他的全身就沒有不疼的地方。」

1989年,因為嚴重的胃病,平太信老人的胃部被全部割除了,家人們都以為他已經沒有辦法活下去的時候,平太信卻打破了生命的奇蹟,頑強地活了下來。

2009年12月,平太信老人的病情突然變得十分的嚴重,只能接受住院治療。臥床難起的平太信,用微弱的聲音告訴兒子:「我想找到部隊,想回去看一看。」

原來,平太信自上甘嶺戰役後負傷後,被送到野戰醫院救治之後,他就與原部隊中斷聯繫50多年了,部隊方面也一度以為他已經犧牲了。

為了達成父親最後的遺願,平太信老人的小兒子平先金開始在網上發帖,替父親尋找原部隊的下落。

一位特等功臣,淡泊名利、隱姓埋名五十年,臨終之際依然不忘部隊,不忘戰友。這些帖子很快就被世人注意到了,引起了他們的重視。

不久之後,平太信曾經的戰友們,紛紛地從全國各地前往醫院探望他。

平太信的兒子說:「醫生都說父親撐不到春節,沒想到見到戰友後,父親竟然又多撐了半年多!」

由於戰友之間深厚的情誼,平太信老人病情好轉,一直活到了90歲。

2010年9月3日的深夜,萬州地區正下著大雨。夜色中,一輛軍用吉普一路疾馳來到了重慶三峽中心醫院門前。

車還沒有停穩,坐在車後排座位上的解放軍38集團軍113師張副政委便跳下車來。

只見他行色匆匆,不顧正在下著的大雨,迅速跑進了醫院。

可是,他還是來晚了。只見一個精瘦的老者,緊閉著雙眼,安詳地躺在病床上……

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平太信剛剛走完了他90年壯麗而又平凡的人生,與世長辭。

據老人的子女回憶:在老人最後彌留之際,他囑咐子女一定要繳納最後一筆500元黨費。

老人生前的軍功章,子女們將它們仔細地保管了起來,他們一致認為,這是父親留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

平太信老人一生的功績:獲得特等功臣稱號、一級戰鬥英雄稱號、一枚朱德獎章、一枚國際勳章、一枚二級模範獎章,以及二十多枚軍功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650a108f490a6f93c9a7e9f5475d1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