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用喜歡的音樂去學習,將取得更好學習效果

2019-11-08     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根據最近發表在《JNeurosci》上的研究,人們更喜歡包含適量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的歌曲。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難以理解,為什麼像聽音樂這種沒有明顯進化價值的活動能給人們帶來如此多的快樂。之前的研究將聽音樂和預測音樂與大腦獎賞中樞的激活聯繫起來,但在音樂預測和驚訝與快樂之間的關係方面,卻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結果。

Gold等人使用數學模型來確定音樂片段的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然後讓聽眾評價他們對歌曲的喜愛程度。

結果顯示,聽眾更喜歡中等複雜程度的歌曲,比如那些用可預測的音樂元素來平衡不確定預期的歌曲。相反地,那些提供更多預期的歌曲雖然可能包含更多令人驚訝的音樂元素,但仍然受到喜愛。

當然,有不少家長讓孩子從小接受音樂啟蒙,學鋼琴、小提琴、架子鼓……為的是讓孩子獲得音樂薰陶,培養藝術氣質,並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中學會堅持。大家也許不知道的是,學音樂還有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在過去的20年中,已有一些學者發現,接受過音樂訓練的人和普通人相比,其行為和大腦都有明顯不同。經過音樂訓練的人不僅智商、語言和數學能力較高,整體學業成績也更好。而且,和沒有經過訓練的人相比,他們負責聽覺和運動的相關腦區也表現出明顯不同。

然而,這些結論缺乏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比如,體現在成年音樂家和普通成年人身上的各種差異究竟是長期強化訓練的結果,還是因為他們的基因組成不同。就像我們平時探討先天和後天的區別那樣,也有可能是環境因素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有一種更好的方式可以探究音樂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就是在孩子還沒接觸音樂訓練時就進行跟蹤調查,以監測音樂訓練對孩子大腦和行為的影響。南加州大學的腦神經科學家(同時也是一位鋼琴家)阿薩爾·哈比比(Assal Habibi)就和她的團隊一起,依照這個思路進行了實驗,探究對於兒童來說,頻繁接觸音樂是否能夠增強他們的腦功能。

2012年,阿薩爾研究團隊在南加州大學的大腦和創造力研究中心(Brain and Creativity Institute) 對80位6到7歲的孩子進行了長達五年的跟蹤實驗,以探索接受音樂訓練對孩子大腦、認知、社交以及情感的影響。

這些孩子來自不同小組,第一組孩子在洛杉磯青年管弦樂團接受音樂訓練;第二組孩子在一個社區足球俱樂部開始運動訓練,但不接受音樂訓練;第三組孩子在洛杉磯當地的公立學校和社區中心就讀,沒有特殊訓練。每年研究人員都會和三組孩子及其父母在研究中心進行為期兩到三天的測評。測評期間,研究人員針對每個孩子的語言能力、記憶力、音樂敏感度、演講能力和大腦發育進行檢查,同時對孩子的父母進行更細緻的採訪。

在孩子還沒有接受任何訓練時,研究人員給孩子分配不同聽覺任務,利用腦電圖檢測大腦如何記錄和處理聲音,並通過這個系統追蹤「聽覺傳導通路」(auditory pathway)的成熟過程。(「聽覺傳導通路」通過連接耳朵和大腦對進行聲音處理。當聲音向耳邊傳來,耳鼓以空氣分子振動的方式接收這個信號,然後在內耳的一系列精妙處理下轉換成腦信號傳遞給腦聽覺區。)

聽覺傳導通路

比如,在一項任務中,他們給孩子播放幾組不熟悉的旋律,並通過腦電圖對孩子的大腦信號進行記錄。這幾組旋律要麼兩兩相同,要麼在音調和節奏上有些許區別。在他們聽完後,研究人員詢問孩子聽到的旋律是否相同。隨後,對孩子的答案和他對應的腦電圖進行記錄,以測驗孩子大腦對旋律和節奏的敏感度。

研究人員發現,在接受音樂和體育訓練前,音樂組的孩子和另兩組的孩子在智力、運動、音樂和社交方面均沒有差別。 兩年後,測評結果顯示,接受音樂訓練的孩子與其他組的孩子相比,音樂敏感度更高,聽覺傳導通路發育地更快,且擁有更好的語言能力。

現在這項研究還在持續,到目前為止,結果非常令人滿意,它佐證了接受音樂訓練確實會對大腦發育帶來積極影響。阿薩爾團隊認為孩子童年時期就算只接受兩年的音樂訓練,也會促進大腦發育,提高聲音處理能力,而且音樂訓練也將提高孩子的語言習得能力和閱讀能力,因為這些功能調用的是大腦的相似區域。

透過這個實驗,您是不是已經了解到音樂對孩子大腦成長發育的諸多好處了?那就行動起來,讓音樂融入孩子的生活,用音樂幫孩子練就更強大腦吧!


讓孩子學音樂很重要,那麼就先從孩子喜歡的音樂類型開始吧!

少兒腦科技小課堂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10/191021135033.htm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20SSG4BMH2_cNUg_Dw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