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是南懷瑾先生誕辰104周年。他是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傳奇人物,集教授、居士、護法、宗教家、哲學家、雜家於一身,被人贊之為「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今天,我們以先生誕辰周年為契機,來分享先生的部分養生心得。
修養身心的打坐
南懷瑾先生有一本書叫《靜坐與長生不老》,他曾說:「世界上的人們拚命消耗能源和資源,拚命追求享受,等於在加快消耗生命。所以,保持健康長壽,必須要學會【靜】」。道家倡導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就是說把自己身體的活動功能寧靜下來,完全恢復到嬰兒的狀態。
注意,真正的靜態,是身心徹底寧靜,沒有思想,但不是睡覺。打坐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讓人心無雜念,讓身體和心神得到最大的修養。
打坐姿勢:取坐位,初學者兩腿散盤交叉,有基礎或身體偏柔軟的人群可以嘗試單盤或雙盤,兩手置於膝蓋或大腿上。上身挺直但不要過於緊繃,收頜閉眼。
關鍵之處:意識平和,不帶任何雜念。若思想混亂無法靜下來,可以嘗試數數,1、2、3……一旦有雜念生出,就從頭再數。比如:1、2、3數到30,突然想到等下得接孩子放學,這就是有雜念了,需要再重新數。剛開始是比較難的,可以循序漸進,從5分鐘到10分鐘,再到半小時。
調理寒濕的「萬病方」
在《我說參同契》中有一個外治小方,雖然僅有花椒、艾絨、桂圓肉三味藥,但卻可以調理由寒濕引發的各種症狀,故被很多人稱為「萬病方」。
南師說這是道家的一個方法,能讓水火交感。可以調理胃腸病,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散寒止痛、殺蟲燥濕。對失眠、宮寒、痛經、手足冰涼、風寒感冒也有療效。
材料:桂圓肉、花椒、艾絨,比例為2:1:1。
做法:三種材料搗碎後攪拌均勻,揉成小拇指大小的小球,睡覺前放到肚臍處,用醫用膠布固定,第二天起床後取出。
注意:
花椒要去掉籽、柄;
實熱體質、陰虛體質、孕婦等人群不適合;
兒童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一般也不建議用。
(文章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b15a711f55e4be4efc4d420fd52ff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