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發生蝗災時,為啥古人寧可挨餓也不吃蝗蟲?想吃但不敢

2023-09-02     洞察軍事

原標題:古代發生蝗災時,為啥古人寧可挨餓也不吃蝗蟲?想吃但不敢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在這歷史長河中,受限於教育、科學水平等因素。古人對大自然是十分敬畏的,但同時也容易進入迷信階段。比如神話傳說,古人相信人類是由神創造產生的,所以人們都很尊敬上天的神,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皇宮貴族對於祭拜天神都是絕不含糊的。

古代的人們認為,天下發生的旱災、洪災以及瘟疫等災害都是天神在懲罰他們,一定是他們做錯了什麼事情才會遭受懲罰,而發生這些災害,災民他們一般都是順其自然,不會忤逆上天的意思。所以無論是在史料記載還是電視上看到的,某個地方發生蝗災,當地的百姓就會作為難民去往其他地區討生活,等災害自行過去再回來。

他們認為旱災與蝗災一起發生,肯定是天神動怒或者有大事發生了,所以他們也不會去消滅蝗蟲,而是躲在家裡或者去往其他地方逃難,即使蝗蟲把家裡的莊稼都給吃光了,也不會去消滅蝗蟲,更別說吃它們了,就算是吃野草,他們也不會吃蝗蟲的,災民認為這是對天神的大不敬。

而且那時的狀況,手無寸鐵的災民也難以抓到成群結隊的蝗蟲,雖然蝗蟲對人的傷害不大,但是密密麻麻的一堆還是有一定的危害的,也沒有像現代社會的噴洒機器,能直接飛到上空,將它們都殺死,所以只能任由它們發展了。

而蝗蟲都是非常干,幾乎沒有什麼水分,所以就算災民們想吃蝗蟲也要配備好一些水才能吃下去,但是又逢旱災,哪來的水喝呢?總的來說就是想吃,也不敢吃也不能吃。不像今天的人們,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裡游的,只要沒有毒都能吃得下,蝗蟲也不例外。

雖然蝗蟲現在能作為一道「美食」存在,但還是不要讓蝗蟲出現的好,蝗蟲不僅破壞莊稼,而且它們還會影響生態系統,不利於農業發展。至今仍有很多國家遭受蝗蟲的攻擊,特別是非洲等乾旱地區,經常遭受蝗災的襲擾,前兩年,非洲的蝗蟲都飛到了印度,大概十幾億隻。還好,伊朗的一場大雨,讓印度躲過了一劫。

幸運的是,現在人們的觀念與科技都與古代人,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會用自己的辦法消滅蝗蟲,無論是用機器噴洒藥物還是用打撈網捕捉,都是能有效治理蝗災的手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37e6a3967c27b3f41126bde1b0767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