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祖國邊疆,有這樣一處神秘而危險的地帶,它隱藏在新疆北灣的密林深處。這裡並非戰火紛飛的戰場,卻常年上演著一場場驚心動魄的人與自然的較量。邊防戰士們在這裡,不僅要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更要與鋪天蓋地的蚊蟲展開殊死搏鬥。
北灣,一個聽起來寧靜而美麗的名字,然而對於駐守在這裡的邊防戰士來說,每一個夏天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當六月至八月的炎熱季節來臨,這裡的蚊蟲數量激增,每立方米竟可多達5200餘只。
什麼概念呢?隨便一巴掌下來,手上就留下上百隻蚊子屍體,它們不僅數量驚人,而且攜帶病菌,給戰士們的健康帶來了極大威脅。這裡的蚊子個頭大,種類多,被它們咬到,除了有疼痛感之外,還會鼓包、瘙癢,甚至發燒、休克等等。
在這樣的環境中,邊防戰士們每次巡邏都如同穿越「蚊蟲王國」。他們不得不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戴上防蚊罩,全副武裝以抵禦蚊蟲的侵襲,從頭到腳,任何皮膚都不能露出。
即便如此,每次巡邏結束後,戰士們的身上依然會留下不少被蚊蟲叮咬的痕跡。更令人心痛的是,曾有七隻忠誠的軍犬,在巡邏過程中因蚊蟲叮咬而犧牲。
想像一下,當你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戴上密不透風的防蚊罩,準備出門巡邏時,卻發現外面已經是蚊蟲的世界。它們在空中肆意飛舞,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仿佛要吞噬一切。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被這些攜帶病菌的小傢伙叮上一口。那種感覺,恐怕比置身於槍林彈雨中還要讓人心驚膽戰。
為了改善這一狀況,邊防部隊採取了多種措施。他們燃燒牛糞和艾草以驅趕蚊蟲,安裝滅蚊燈以減少蚊蟲數量。同時,防護服也在不斷升級,以更輕便、透氣的材質來提高戰士們的巡邏舒適度。
這些舉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蚊蟲問題,但並未能徹底根除。除了巡邏時要全副武裝外,在營地也同樣如此。休息時,門窗都要緊閉,士兵和衣而睡。四周點上滅蚊燈,據稱,營地內的滅蚊燈裝有20套,一個晚上下來,滅掉的蚊子足足20個大臉盆。
北灣地區的蚊蟲肆虐,與當地獨特的生態環境密切相關。這裡處於三大河流交匯處,沼澤遍布,密林從生,氣溫適宜,為蚊蟲提供了極佳的滋生條件。然而,為了保護這一地區的生態平衡,採取極端滅蚊措施並非明智之舉。因此,邊防戰士們只能依靠現有的防蚊手段,儘可能地減輕蚊蟲帶來的困擾。
在這場看似無盡的較量中,邊防戰士們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守護著祖國的邊疆安全。他們不僅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堅守崗位,更在蚊蟲的肆虐中展現出了驚人的毅力和勇氣。他們的付出與堅守,是對祖國最深沉的熱愛與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