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手機的華為,卻讓所有人都傻眼了!

2023-09-25     金錯刀

原標題:不提手機的華為,卻讓所有人都傻眼了!

本篇作者 | 江源 | 內容運營 | 阿鯨

主編 | 張一弛

華為,又雙叒叕刷屏了!

早早在發布會提前亮出王炸級產品不說,這次發布會居然又乾了票大的!

這次新發布會,華為重磅推出的黃金手錶、史上最輕最大平板等,可以說個個都是「遙遙領先」。

有人為了看這場發布會,甚至連婚禮都推遲。

有網友毒舌:

「看完華為和蘋果的新品發布會,我還以為是蘋果被制裁3年了。」

之所以把發布會定在這個日期,也是有特殊意義的。

畢竟2年前,還是孟晚舟回國的日子。

更早的華為,被美國卡脖子還陷入「至暗時刻」:銷量大縮水、供應商緊缺......然而誰也想不到,僅僅用了3年時間,華為就原地起飛了。

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在回應議員質詢時,都不得不承認,對華為推出的新手機感到「不安」。

這三年里,華為不聲不響的3次進化,最終讓美國人一夜傻眼。

「產品不夠先進,不會拿出來賣」

其實很多人對今天的新品發布會沒報太高期待。

畢竟新品發布會大半個月前,華為就亮相了不少新品如mate 60 pro、Mate X5,一上來都是刷屏的「遙遙領先」。

拉滿的配置,也充分拉滿人們的燃點。導致很多人以為華為已經把殺手鐧用完了。

然而在新品發布會3天前,任正非霸氣喊話:

「產品不夠先進,不會拿出來賣。」這一句,又充分拉滿了看客的好奇心。

果不其然,這次新品發布會,再次印證了什麼叫「驚喜」。

華為亮出的第一個新王炸,是平板MatePad Pro,最明顯的優點當然是輕和大,首家用柔性OLED屏,比蘋果輕了100多克,手寫筆用的是華為星閃技術,華為稱比一般的藍牙更敏銳。

無論快充、網速、還是音質,都是「比別人好一倍以上」。余承東在場難掩激動,「要成為平板音質天花板!」

在價格上,華為這次也算是「遙遙領先」了。

第二個王炸是黃金腕錶ULTIMATE DESIGN非凡大師,價格2萬多,也是迄今為止業內最貴的智能手錶,哦對了,這一趴還有華仔本人上場安利。

此外,華為也亮出了華為智慧屏、鴻鵠900等技術,現場連連叫好。

很多網友測評新品發現,華為自研晶片的確強,單核、多核性能,都要領先於高通發布的驍龍8+處理器,不光信號吊打蘋果幾個段位,流暢性更是不輸蘋果。

這麼多「領先」,有人顯然坐不住了。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一款手機的推出在華盛頓引發擔憂,即美國的制裁未能阻止中國取得關鍵技術進步。」

委內瑞拉當地電視台更是直白地諷刺:

「華為新旗艦手機Mate 60 Pro顯示了美國制裁的低效率」。

死裡逃生的華為,徹底讓所有人都傻眼了。

被監視10年、封殺3年,

它怎麼敢遙遙領先?

為何說華為讓美國人傻眼了?

畢竟他們這麼多年,就是一直在對華為干一件事:下死手。

暗地裡,華為的一舉一動,早被他們可恥地盯上了。早從2009年,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特定入侵行動辦公室就開始入侵華為總部的伺服器並持續開展監控。

明面上,華為再度被美國下絆子。從2019年5月開始,華為幾次被美國打壓封殺。

1500個日夜,足足使出100多條制裁的措施和手段。

但華為靜悄悄的三次進化,讓它最終給對手一個狠狠的逼斗。

第一次進化,讓自己抓住救命稻草。

2020年,華為還是國產手機的銷量老大。

但美國晶片斷供等風暴般極限打壓隨之而來,華為一度撐不住了。

Omdia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華為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僅2800萬部,對比2019年出貨量為2.4億部,直接跌到腳底板。

同樣,華為消費者業務營收也是大幅下滑。從2020年的4829億元,下滑至2022年的2145億元,終端業務營收占比從54.2%回落至33%。

這也直逼華為只能抓住救命稻草:堅持搞晶片、搞自主鴻蒙系統。

華為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金造自主晶片麒麟。據報道,華為每年的研發資金高達4400億,其中一部分用於晶片研發。

還組建了一支名為「哈勃」的投資公司,投資了八十五家公司。

經過多年的默默死磕,華為還是活下來了。

今年,一部100%華為血統的手機一出,一堆人在網上半夜瘋搶還是搶不到,一放出就秒沒,比十一火車票還難。

第二次進化,給同行開了個好頭。

其實坦率講,不僅僅是華為,整個中國消費電子產業鏈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陣痛。

要在十年前,很難想像能有一個國產智慧型手機品牌能夠在高端市場與國外友商「掰手腕」。

是華為,讓一眾同行也開始嘗試擺脫對外國巨頭的依賴。

除了晶片,華為還在攻克元器件國產化,目前已經實現了1.3萬多個元器件的國產化。

比如華為在電路板的開發方面也有顯著成果。有統計,華為已經獨立開發了4000塊電路板,也推動了中國整個元器件產業在突破核心技術難題。

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曾在內部信稱:

「這是歷史的選擇,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有人拆開國產手機發現,發現現在的國產化率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在「被卡脖子」環節。

第三次進化,反向卡住對手脖子。

華為新品Mate 60 Pro此次最大賣點之一便是:

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

其實早在去年9月Mate 50推出時,華為便在業內首次亮出「捅破天」技術——衛星通信功能。

當時華為和蘋果都只支持衛星短消息,而如今,華為卻是快人一大步,實現了衛星電話。

不光讓蘋果傻眼,而且還反向將了高通一軍。

現在,無論是在手機晶片,還是5G專利上,華為從過去的「買不了」,變成了「不想買」。

這直接打擊了曾經的供應商高通,它財報出現了難看的下滑。隨著未來華為可能會在汽車晶片市場「反客為主」,進一步擠壓高通的空間。

根據IDC數據,2023第二季度,華為已經重回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前五大品牌之列,市占率更是重回13.0%。

而同一時間,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總量為2.66億台,同比下滑9.5%,其中蘋果、三星下滑幅度超10%。

任正非說,「面對美國的制裁和打壓,華為會越來越困難,但華為也會越來越興盛。」

現實證明,的確如此。

輕舟未過萬重山背後,

是華為笑對一切的底氣!

輕舟沒過萬重山,用來形容現在的華為最合適不過。

眾所周知,美國直至今日還在處處針對:

手機賣得好,就限制你的技術;技術發展好,就限制供應,不賣晶片、不出口零件,甚至還聯合其他國家封鎖你。

華為新機發布,也惹怒了更多的外國對手。一時間,日本、美國以及德國的有關機構,都忍不住購買來華為Mate 60Pro系列手機,對其拆解是不是真的100%中國血統。

華為的未來,勢必還是無比艱難。

先不說美國制裁,作為國產手機領頭者,華為未來還有很多挑戰要突破。

跟自己比,顯然還沒回到往日巔峰。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預估,2024年華為手機出貨量有望至少達到6000萬部,而2019年華為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則是超2億台。

跟對手比,華為晶片的5nm製程,離蘋果的3nm也仍有不小差距。

不過,任正非不僅不怕,反而還大氣地感謝對手。

在最近採訪時,在談到蘋果時,他說,蘋果是華為的老師。

談美國制裁,他稱美國制裁是壓力也是動力。

在美國還在搞技術壟斷、圍毆同行時,他卻表示要開放擁抱全球人才。

而且,美國的先進文化還是要學習的,「我們應該學習別人的長處。」

這也是華為如今的重頭戲,居然是包容與開放。

敢這麼乾的原因是,華為的生態系統,足夠強悍。

任正非曾袒露,國內現在有30多個作業系統都是基於鴻蒙開源構建的,涵蓋了行業終端、手機平板、家庭終端,加起來大概已經有6億用戶,世界排名第三。

小米、華為最近也宣布在專利領域形成交叉授權,國產手機之間的抱團越來越多,避免大家一起陷入「內耗」。

任正非對此有個精妙的比喻:

我們是做「黑土地」,上面的「玉米」、「大豆」還是「高粱」,都是合作夥伴來種植的。

可見,逃出「至暗時刻」的華為,未來將不再是孤軍奮戰。

與之對比,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還在放狠話:如果華為繼續投入高科技研發,將會受到更嚴重的制裁。

在美國高喊著「打倒華為」時,格局高下立判。

華為的死裡逃生和原地回血,背後是全國人激奮與期待的目光。

正如任正非所說,在信息化的一些領域已經領先西方。「我們坐在高鐵上了,他們若果還坐在馬車上,他們要落後的。」

遙遙領先四個字背後,是幾十年如一日沉甸甸的血與淚。

正是因為血與淚足夠多,哪怕已經讓美國的制裁行動空前失敗,任正非依然絲毫不敢鬆懈:

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的綱領活下來,有質量地活下來。

提前恭喜華為,做到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3105ff0e614dfccab2dc10c65133d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