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不辭職就找工作,很不職業」

2019-06-25   學掌門

職場,因為人人都有體會,所以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己的經驗。

也因此,教我們「職場規則」的自媒體也特別多。

我見過宣揚「職場沒老師,不懂憋著」的職場「道理」,也遇到過教育我們「幫領導擋酒,才有前途」的職場「潛規則」。

這些道理,放在20年前,或許有些道理。但是到了今天,這些理論早就失去了市場,變成了毒雞湯。

最近還聽到一個全新的理論:

不辭職找下家,騎驢找馬,是一種缺乏職業精神的表現。

這個職場「道理」,和前兩個略有不同,放在哪一年,都是胡說八道。

說這話的人,既不懂自己要什麼,也不懂現代公司需要職場人提供什麼。

01、企業要什麼?

拋出這種奇葩觀點的人,怕是對「職業精神」有很深的誤解。

企業要求的職業精神是什麼?

  • 盡責:職責內的工作,按質按量按時完成,不推脫不甩鍋;
  • 合作:敢於承擔責任,不畏挑戰,能和其他同事配合協作解決問題;
  • 創新:熱愛事業,願意琢磨提升技能,吸收更多知識,創新更好的解決方案
  • ……

誠然,很多公司(外企)往往會把「Integrity」納入企業價值觀。翻譯過來,是「誠信」,「正直」。

那麼,何為正直?

是職責範圍內工作義不容辭,見到不合法不合理的事情勇敢指出。

何為誠信?

是講信用守諾言,誠以待事,誠以待人,說到做到,做不到的事情不亂承諾。

還有些和職業精神沒半毛錢關係的行為,往往很受黑心老闆和自虐員工的認可:

  • 不能拿完年終獎跳槽
  • 不能在職看機會;
  • 公司困難,員工得接受低薪沒長薪;
  • 公司要發展,員工得無條件 996 奮鬥;
  • ……

這種樸素的職業道德觀,不瞞各位說,我也有過。

十多年前,我也是個職業道德感爆棚的職場新人:

  • 怎麼能在職求職呢?這不是綠茶婊嗎?
  • 沒做滿一個月,當月薪水都不好意思拿;
  • 公司艱難,員工應該同舟共濟,沒漲薪就不漲薪;
  • 我不能走,否則老闆就孤軍奮戰了。

現在想想,自己感動自己,做一個道德帝,並沒有感化老闆,反而讓老闆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

職場人,的確應該具備起碼的職業道德,但是以上「職業道德觀」高得離譜,也不合時宜。我們需要搞清楚:企業和員工之間是僱傭關係,不是戀愛關係

做好工作,對得起企業付給你我的薪水。這才是最重要的「職業精神」。

你尸位素餐,出工不出力,然後還宣揚對公司忠心耿耿,公司根本不會買帳。



02、真正的職業精神

一個職場人,最重要的職業精神,就是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發展,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我們的家庭和親人。

我在《作為職場人,你應該忠於公司,還是忠於老闆?》里分享過一個案例。

我在 Randstad 的荷蘭老闆 Paul,抱怨中國職場人往往忠誠於上司,而不是忠於公司。

我也曾很迷惑,我的忠誠應該給誰?

現在回想起來,Paul 之所以會這麼認為,因為 Randstad 在荷蘭就如國企一般,Paul從畢業後就在 Randstad工作,從一個基層顧問,一步一步走上管理層,干到 45 歲來到中國負責中國區的全部業務。

他是會在 Randstad 退休的人。他理所當然會忠於公司,因為公司同樣對他非常忠誠。

我們很多時候討論忠誠,習慣性認為忠誠是單向的,忠於朝廷,忠於公司,忠於領導……

但你的忠心換來的是什麼?

是對方同樣的赤誠以待嗎?還是理所應當的心安理得?

岳飛忠於朝廷,最後是什麼下場?漫威里美隊一心為國,結果組織被九頭蛇滲透得乾乾淨淨。最新殺出來的驚奇隊長,對自己的上級也是忠心耿耿,但一旦上級發現秘密曝光,照樣會對她下手。

驚奇隊長主演:布麗·拉爾森 / 塞繆爾·傑克遜 / 本·門德爾森

貓眼電影演出

講道理,公司以盈利為目的,怎麼會永遠忠誠於你?

須知,公司的目標,不可能和我們個人的目標始終保持一致。

在目標一致時,我們攜手前行,相互扶持;一旦有了分歧,我們道聲珍重,各奔前程。江湖再見,還是朋友。

在我看來:

真正的職業精神,是始終忠於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

大家想一想,這個世界上,除了我們自己,還會有誰忠於我們的職業規劃?

而另一方面,我們看過公司裁員,老闆坑下屬,甚至至親反目,但有誰會被自己的職業規劃所背叛過?

如果我們自己不認真規劃,不努力執行自己的職業發展,就一定會有人越俎代庖,幫我們設計職業規劃,而他們設計的規劃,不見得是我們想要的。




03、裸辭有毒

企業招人,核心問題就三個:

  • 能力,這工作你能做嗎?
  • 意願,這工作你愛做嗎?
  • 合作,你能和團隊合作,不討人厭嗎?


之所以說裸辭有毒,恰恰是因為這個行為以上三個坑都踩了。

裸辭的人,會被企業認為有能力問題,被辭退了;或者工作態度不好,愛做做不愛做就跑;或者和團隊合作有問題。

簡單來說:裸辭是一個惡性循環:

你裸辭,所以你想著儘快回歸崗位;

但裸辭踩了三個大坑,所以企業招人時,會優先選在職人才;

企業不選裸辭員工,導致裸辭員工長時間無工作,距離職場更遠了;

離開職場時間越長,企業越擔心你是否還能找回工作的狀態,越不會招聘你

……

不僅如此,你在職的時候,談薪水是基於現在的薪資。如果是企業挖你,可能會願意提供20%-50%的加薪。

但你裸辭後,就沒有基準薪資了,或者說你現在的薪水是0。

那麼給你多少你大機率都會接受,被企業壓價,也沒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只有一種情況,《什麼情況下,我應該毫不猶豫辭職?》,我是支持職場人裸辭的。其他情況下,除非你家有礦,否則儘量別受到職場偽規則的干擾,而莫名裸辭。



寫在最後


再囉嗦兩句,我以為,之所以有些人會宣揚這種在職別看機會的「職業精神」,就是希望把員工從整個職場世界中隔離掉

有些公司平時 用加班鎖住員工,沒空和朋友同仁社交;然後再扣上精神枷鎖,不讓談機會,那職場人就被徹底隔離,對市場行情可以說是一無所知。那還不任人擺布嗎?

正常的勞資關係,先講利益,再講感情。

希望大家不要給自己套上道德的枷鎖,什麼忠心耿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些都不是正常的現代企業需要你提供的品質。

你抱著這種「我和公司是伐木累」的價值觀去工作,萬一哪一天公司要你走,那你還不三觀崩塌?

畢竟畢竟就算孩子成績再差賺錢再少不做家務,爸媽總不會扔一紙協議,打兩個月飯錢,就斷絕親子關係吧。

來源:瞎說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