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生物只有兩種,一種是出現在物種日曆上的,一種是即將出現在物種日曆上的。這裡既有萌點奇怪的冷知識,也有豐富走心的自然科普。
藍色血液物種
中華鱟又稱生物活化石,它是一種生活在四億年前的古老生物,在恐龍時期就有記載的物種,至今仍保持著其形態。海鱟的血液中含有豐富的銅,所以血液呈藍色。目前海鱟有四個物種,分別是:中國海鱟,美洲海鱟,馬來海鱟和圓尾海鱟。
也許你從未了解過這種神奇的生物,但關鍵時它可以救命。含有特殊細胞的鱟血液可以製成鱟試劑,用於檢測細菌毒素,被廣泛應用於醫學領域,後因此被大量的捕殺,由於捕殺和環境污染,中國鱟的數量明顯較少。目前這種生物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這種形狀看似奇形怪狀的生物竟然有如此悠久的歷史,得知它的來源,生存的年代及藍色血液之後感覺更加的神奇,對這種生物的好奇,促使搜索檢索出關於鱟的更多知識。
物種日曆
就這樣稀奇古怪的物種知識,在得到一本《物種日曆》中搜索檢索到的,對於這種藍色血液的動物,在得知他的生存年代及特殊血液,相信會有很多人帶著好奇和疑問的心理搜索中華鱟的起源,及生長的路程。這就是《物種日曆》的魅力,一頁一頁透著神奇的魔力,忍不住一頁又一頁翻看著。
日曆的設計特別的美觀,一本外皮和日曆完全可以拆開的小本,外皮可以正反面反折,在日曆重心的作用下,可以完全的反折站立。日曆一張又一張比較巧妙的粘合在一起,並在紙張的頂端製作用有撕折的虛線,可以很好的反折或是撕扯。每一頁的製作都以一個星期為單位,製作的主單頁以星期天為主,上中部分被科普知識占領,每天一種動物,每周一種動物科普。在不斷翻看日曆的過程中,不由自主的了解一些稀有的動植物及他們有趣故事和生長的環境。比如形態特別像老頭葉猴,有著螢光小菇美譽的會發光的木頭,哪一種都由神奇的魔力,充斥著我們那顆好奇的心。在翻看日曆的過程中提高我們對一些生物的認識,提高我們對一些事物的認知廣度,會到達不一樣的學習
《物種日曆》的背面,設有記事小冊子,比較喜歡記錄和生活規劃的朋友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設計,提高生活的即使能力及規劃能力。
《物種日曆》這個被很多人看好,每年銷售超過千萬冊的小本,被孩子們,被家長一頁一頁的翻看著,一頁一頁的檢索學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