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在文章里提到,無論寶寶是夜醒多、白天小睡短、還是落地醒等,所有的睡眠問題想要解決,首要的第一步都是規範作息。
作息不規律,再好的睡眠調整方法也很難起效果。就好比我們臉上長痘痘,不管多有效的祛痘膏,都只能暫時解決情況,但如果一直熬夜、飲食不好、內分泌失調,用再多的祛痘膏也沒用。
所以,寶寶睡眠問題的改善,一定是建立在規律作息之上的。當然,你可能會覺得隔壁家的天使寶寶怎麼隨意怎麼來,那前提是人家是天使寶寶嘛,咱們既然是睡渣,就一定要遵循規律。
那麼,小嬰兒的作息怎麼安排最合理呢?我特別給大家做了一個0-3歲寶寶的推薦作息表匯總。
我們先來看一個時間表,基於大名鼎鼎的E.A.S.Y模式的3小時一循環而制定,優點是規律,缺點是比較理想化,而且小睡分部過於均衡,可能與媽媽的一日三餐、午休相衝突。
基於咱們實際的情況,特別是低幼寶寶很難做到「吃-玩-睡」(就是E.A.S.Y模式所倡導的順序),更有可能是「吃-睡-玩」的順序,我做了一個實操版,供大家參考:
說明:
嬰兒的作息大約在6周左右才會逐漸形成,因此新生兒階段不用太過於在意時間點有沒有卡准(特別是這個階段清醒時間比較短),但是用規範的時間表去安排寶寶的生活,會讓寶寶和爸爸媽媽都更省心、更有章法、不至於手忙腳亂。
就像E.A.S.Y模式所倡導的,當寶寶完成了吃(Eat)、玩(Active)、睡(Sleep)以後,就是屬於媽媽的時間(Yours),媽媽們需要用這個來休息、補覺、調整情緒,而不是陷在疲於照顧寶寶的漩渦中。
首先,依然讓我們來看看根據E.A.S.Y模式4小時一循環制定的時間表:
備註:
那麼,我也根據實操情況,結合大人更方便的作息,制定了一個時間表來供大家參考:
備註:
先來理想版:
備註:
再來一個實操版:
備註:
備註:
3歲以上的寶寶主要的變化是:有部分寶寶會取消掉午覺,全天只需要夜間一次睡眠,全天睡眠總量在10-13小時。
但介於我國國情,幼兒園都會要求小朋友睡午覺,那麼夜間睡眠時間就會相應推遲。不過我們建議:
這裡再囉嗦幾句注意事項:
1、早睡早起早睡早起早睡早起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當然知道晚睡晚起,和爸爸媽媽同步的情況下,養育會更輕鬆。但是,我們推薦早睡早起主要是基於:
2、該喚醒要喚醒
雖然我們原則上儘量不打斷寶寶的睡眠,但有時候寶寶出現睡得太久的情況也是要喚醒的。當然,偶爾一次兩次沒有關係,但如果總是出現白天睡太久、或者早上睡太久,導致了全天作息亂套、夜間入睡晚的情況,就需要及時喚醒了,特別是有時候寶寶因為種種原因入睡太晚,為了避免作息後移,也是需要提前喚醒的。
3、白天小睡錯過時間點,可以酌情放棄
白天小睡是老大難,很多寶寶都會出現錯過時間點的現象,比如應該早上9點半睡1個小時的小覺,結果哭鬧到10點半還沒睡著,那麼這種時候我們可以考慮取消這次小覺,否則10點半以後再入睡,又會讓全天的作息後移。
但寶寶沒有睡覺肯定會覺得睏倦,我們可以酌情提前下一次的小睡,或者讓寶寶在推車上打個小盹兒解乏,而不是正式睡上一覺。
4、傍晚覺一定不能太晚、太長
傍晚覺是最折磨人的一次小覺,特別是在並覺期前後,傍晚覺如果入睡太晚或睡太長,會直接導致夜間入睡時間推後、入睡難、前半夜睡不踏實等情況。所以傍晚覺要提前哄睡、及時喚醒,時間點需要卡得嚴格一點。
5、根據節氣適當調整
寶寶和我們成年人一樣,春夏睡眠總量會短一些,秋冬長一些,春夏時建議以提前起床的方式來應對,而不是採用熬夜的方式。
6、作息時間表不是刻板而是科學
我經常強調作息,很多人覺得過於刻板。恰恰相反,我們制定作息表,不是說要按照時間表分秒不差地去執行,把自己搞得疲於應付,而是在於建立一種科學而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可以更有序地安排日常生活,作息表不是桎梏我們的鐐銬,而是方便我們的助手。
另外,實際過程中,有半小時左右的波動,或者整體作息前後順移1個小時也是可以的。
呼~沒想到這篇文章從自己歸納到查證資料竟然寫了一整夜,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後再囉嗦一句,寶寶出現睡眠問題,一定要先調整全天作息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