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騫自曝曾落選《移動迷宮》,輸給韓國人,只因眼睛不夠小?

2020-10-31     more光影閒談

原標題:馬伯騫自曝曾落選《移動迷宮》,輸給韓國人,只因眼睛不夠小?

《移動迷宮》三部曲於2014-2018年上映,廣大影迷將其與《飢餓遊戲》系列、《分歧者》系列並列,成為新時代反烏托邦科幻電影。

即使後兩部的口碑一般,但IMAX呈現的震撼效果也使其成為了很多觀眾心中的經典回憶。

但很多人不知道,片中的亞裔主要角色「米諾(Minho)」,曾經差點落在華裔演員馬伯騫的身上。

馬伯騫曾以《明日之子》年度亞軍身份被國內觀眾所熟知,最近在《演員請就位》中又以演員的身份出現,獲得李成儒罕見的「你演得挺好」評價,讓馬伯騫本人都懵了。

當然,面對爾冬升導演和陳凱歌導演的批評,他也很真誠:「請各位老師還有現場所有人,摳一摳我,好好調一下,我確實需要被批評,需要多學一學。」

他很坦然:「我來這兒是去聽去吸收去消化的,去讓它變成可能。」

業務能力過關,學習態度也很端正,這對一位年輕演員來說是難能可貴的。

馬伯騫出演的作品並不多,但與《移動迷宮》擦肩而過的原因,讓他遺憾且耿耿於懷。最近,在接受採訪時,他談到了高中時期試鏡參與《移動迷宮》試鏡的經驗:「高中的時候,我有去面試《移動迷宮》那部電影,最後是一個美籍韓國人演的,叫李基弘。到最後就真的剩我跟他了,但是最後他們沒有要我,是為什麼——(片方說)『你不太像亞洲人,李基弘的眼睛比你小』。」

這個原因讓馬伯騫憤怒且無語,他再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最後落選的原因竟然是因為自己眼睛不夠小、不是單眼皮,不符合歐美人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

最終,大家在大銀幕上看到的就是李基弘出演的「米諾」,是否是典型的「亞洲臉」,大家自行判斷:

這讓我想到一部電影,在經典劇情片《撞車》中,有這麼一個橋段:

在片場,一個鏡頭拍攝完畢,大家準備收工,這時製片人過來找導演,委婉地要求他重拍,而原因乍一聽十分荒謬:黑人演員的台詞說得沒有「黑人味兒」,導演一開始覺得很離譜,但仔細考慮後,他還是召回了演員和工作人員,開機重拍。

這兩件事放一塊,十分相似。我們先談《撞車》的這個片段,導演一開始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因為他本身也是一個黑人,他知道即使是黑人,說話風格的「黑人味」也有濃有淡,很正常,但製片人的考量卻沒這麼簡單,如果他們的電影中呈現的是一個說話沒有「黑人味」的黑人角色,那麼讚賞影片「多元真實」的觀眾多,還是指責電影「漂白黑人」的觀眾多呢?這個風險太大了。

其實對於「刻板印象」的爭論很複雜,當「刻板印象」是聰明、努力、強壯、美麗時,大多數人不會介意,但當「刻板印象」是狡猾、懶惰、孱弱、醜陋時,每個人都會憤怒。說到底,刻板印象的標籤本質有褒有貶,最終,還是取決於說話人的出發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GyldfnUBeElxlkkaAvU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