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多少年,"成龍式"動作喜劇,終於在《急先鋒》中回來了

2020-10-02     more光影閒談

原標題:等了多少年,"成龍式"動作喜劇,終於在《急先鋒》中回來了

看完《急先鋒》,讓我重新感受到了多年沒見的經典"成龍式"動作喜劇,同時,也讓我們有了一個很明顯的感覺:成龍大哥想要交接新人了 。

將難以被外界撼動的動作片絕對主角的地位,傳承給更年輕的新一代。

但是,成龍大哥的影史地位,又哪會那麼容易讓人遺忘呢?

這次的 《急先鋒》是成龍與唐季禮導演的第9次合作,兩人搭檔合作的風格雖然一直多變,但大體方向還是相似的:國際性、合家歡、再加上成龍的個人魅力。這也是成龍一直以來的奮鬥方向,讓中國電影與國際儘量接軌,增加國際影響力,開拓國外市場。

成龍大哥對中國電影全心付出的心,實在讓我感動,也正是因此,在《急先鋒》中看到66歲的成龍大哥依然堅持親自上陣做著標準的"成龍式特技動作"時,我會如此的激動,因為能讓我覺得,我心中那英雄依然年輕。

但年華易逝、歲月無情,66歲的身體對於一個動作特技演員來說,是殘忍且不可抗的打擊。這也是為什麼成龍在《急先鋒》中用"走樓梯"的橋段,自嘲了一把自己的年齡與身手。這個梗,年輕觀眾笑笑就過去了,而老觀眾們,笑完心中難免會產生幾分難過。

或許正是考慮到這點,成龍大哥和唐季禮導演對《急先鋒》的角色定位做了平衡:楊洋飾演的雷震宇帥氣乾淨、動作凌厲,艾倫飾演的張凱旋敏捷靈動、詼諧逗趣,而成龍大哥飾演的唐煥庭在大多時候充當了大腦的作用。

可以說《急先鋒》將以往在銀幕上個人英雄味兒十足的"成龍",拆分成了三份:楊洋負責身手,艾倫負責詼諧,而大哥本尊則作為指揮主導,這樣一來,電影既起到了交接新人的作用,也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成龍風格",可謂一舉兩得。

除了角色設定,影片主角團設定也很符合當下的觀眾胃口,不管是三到四人的主角小隊,還是整個"急先鋒"團隊,都具備著《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等近些年爆紅佳片的"集體團隊意識"。團隊協作、彼此信任的場景,總能讓我們中國人內心深處的集體主義精神產生共鳴與感動。

這可能正是成龍大哥想要表達的,從個人層面來說,自己已經過了上世紀"銀幕孤膽英雄"的時代,尋求夥伴、戰友、年輕人,組成彼此信任的團隊集體,共同進步,才是未來的路;從電影層面來說,成龍大哥這些年就是為了中國電影而奮鬥,鼓勵提點新一代電影人,為中國電影尋找新一代的主力軍,也是他心心念念的目標。

總體來說,《急先鋒》是超出預期的,火爆刺激的場面應接不暇,主角團的人物設定風格鮮明、性格豐滿,成龍大哥的動作場面依然賞心悅目、詼諧有趣,體現的集體精神與仁厚的價值觀標準也讓人感動信服。關鍵是作為一部成龍電影,用另一種方式去很好的呈現了"成龍味道",我們還有啥不知足的呢?

這些年,成龍大哥很大程度減少了動作戲,甚至很多電影只是客串角色。這些還人情的角色和電影,讓他的公信力小了很多。

但這次的《急先鋒》,許久未見的"成龍式"動作喜劇,終於回來了。

也希望這部電影,成為大哥的新起點。請大家對這部電影寬容一點,畢竟,中國電影,真的需要成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ou6XQBd8y1i3sJxr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