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這些大城市將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房價將迎來考驗

2019-07-23     溫州新地產

來源:溫州新地產

發改委在2019年4月8日上午,通過官網剛剛公布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

這雖然是一份年度文件,但很多提法是開創性的。它首次明確了中國城鎮化2.0時代的很多重大問題。

看完之後,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個乾貨滿滿、福利多多、超級硬核的通知。通知里還有哪些重磅信息,將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乾貨一:近百個大城市落戶限制取消或將放開放寬


通知提出:

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 :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 :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 :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


乾貨二:這幾個新的城市群呼之欲出

乾貨三:房地產調控政策將城城協調


通知提出,要健全都市圈商品房供應體系,強化城市間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協同。

乾貨四:土地市場迎來「鲶魚」


通知提出,在符合空間規劃、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允許就地入市或異地調整入市。

乾貨五:特色小鎮要打假

乾貨六:人多了,公共服務不打折


通知提出,教育方面 在隨遷子女較多城市加大教育資源供給,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完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政策。支持大城市知名中小學對中小城市學校進行對口幫扶支教。

醫療方面

將更多三級醫院布局在中小城市,支持大城市知名三級醫院在中小城市設立分支機構。

三大重要影響

01

將出現更多「城裡人」

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近百座城市全面取消或放開放寬落戶限制,將對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產生較大的吸引力。

02

公共服務覆蓋面將更廣

很多人擔心,隨著更多人實現城鎮化,將會對現有的公共服務資源帶來一定的衝擊,不僅是數量,也包括質量。


03

房價將迎來考驗

隨著相關政策的落地,人口流動總體上將向大都市和大都市周邊聚集,或許會對區域房價帶來一定影響。


下面,我們將逐條分析文件的亮點。

1、到大城市落戶將更加容易

文件原文:

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

中國官方根據「城區常住人口」,把城市分為5個級別——超過1000萬的是「超大城市」;500到1000萬的是「特大城市」;100到500萬的是「大城市」;50到100萬的是「中等城市」;50萬以下的是「小城市」。

可以看出,官方的「大城市」實際上是老百姓觀念中的「中等城市」。它又以300萬人為界限,分為「Ⅰ型大城市」和「Ⅱ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沒有修建地鐵的資格,比如惠州、珠海。這類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意味著未來將有一大批城市獲得修建地鐵資格。而「Ⅰ型大城市」則是「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

事實上,西安、石家莊等一批「特大城市」已經在執行「Ⅱ型大城市」或者「Ⅰ型大城市」的政策。也就是說,地方政府在「搶人口」方面思想非常解放,比發改委的規定還要積極。這對於樓市當然是重大利好,因為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多有限購措施,降低落戶門檻就是「增加房票」。

眾所周知,中國有四大城市群——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和成渝。目前,京津冀、大灣區都已經列入國家戰略,拿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下發的規劃綱要。而新一輪長三角規劃,也已經明確將納入國家戰略,會有同樣規格的規劃綱要。

現在,輪到成渝了。發改委這份文件這樣提到了城市群:

深入推進城市群發展。有序實施城市群發展規劃。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紮實開展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情況跟蹤評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長極。

有一點是明確的,成渝是老四,這個地位非常穩固。

文件里的這兩句話值得重視:堅持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力。

看到了吧,中心城市會不斷獲得利好的。

2、關於城市圈的新提法,大開發商的「超級機遇」來了!

「城市群+都市圈」,已經被定義為「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內容。此前國家已經下發過《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在最新文件里,又這樣提到了城市圈: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都市圈建設與運營」,這句話至關重要。都市圈建設和運營,需要大量資金,需要大企業參與。尤其是類似萬科這種大股東是國企、是地鐵公司的房企,天然具有優勢。因為讓城市群變成「都市圈」的,首先是軌道交通。所以,大房企的機會來了。當然,非房企的大企業,也可以參與。不僅僅是建設,還包括運營。

以前,開發商只是在「造城」。將來將獲得「都市圈建設和運營」的機會,年銷售萬億級的企業將不斷湧現,這是空前的重大機遇。

3、文件首次提出「收縮型中小城市」

這份文件禮節性設立了「推動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章節,其中有以下幾點值得關註:

超大特大城市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無序蔓延,合理疏解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推動產業和人口向一小時交通圈地區擴散。

中小城市發展要分類施策,都市圈內和潛力型中小城市要提高產業支撐能力、公共服務品質,促進人口就地就近城鎮化;

這段話信息非常豐富。首先,超大、特大城市要通過「一小時交通圈」紓解非核心功能。其次,中小城市要分類發展。其中一類是「收縮型中小城市」,提出要「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

啥意思?這事實上是要求「收縮型中小城市」要做小做精,不再盲目擴張面積,反而要把人口引導到中心城區,辦法是公共資源先行。所以,相當一批村鎮被廢棄,只是時間問題。

4、哪個城市「搶到了人口」,給予獎勵、甚至升級

文件說:

在安排中央和省級財政轉移支付時更多考慮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2019 年繼續安排中央財政獎勵資金支持落戶較多地區。

所以,城市之間的「搶人大戰」會日趨激烈。對於地方官員來說,增量人口就是政績,就是烏紗帽。而對於城市來說,增量人口就是未來。不搶增量人口,你就等著沒落吧。

文件里還提出「穩步增設一批中小城市,落實非縣級政府駐地特大鎮設市。穩妥有序調整城市市轄區」。這是啥意思?就是說,搶到了足夠的人口,鎮可以變成市,哪怕縣(市)政府不在你這裡。這就是所謂的「鎮級市」。

這絕對是強刺激,想想看:鎮長的頭銜變成了「市長」,這是何等榮耀?所以,搶人大戰只能越來越激烈。我猜測,第一批「鎮級市」有可能在東莞、中山或者長三角一些城市率先出現。

最後總結一下:

發改委的這份最新文件清晰地告訴我們,城鎮化仍然是當前「擴大內需、穩增長」的重要手段。因為城鎮化關聯著房地產,房地產是百業之王。

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實質上就是率先發展「以大城市為核心的都市圈、城市群」,也就是做大「核心城市」及其周邊。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開發商存在巨大商機(開發商可以成為都市圈的建設運營商),投資者也將獲得巨大機會。核心都市圈內崛起的新市鎮,其房價將出現巨大升值空間。

「收縮型城市」概念首次提出意義深遠,說明官方開始正視城市的「生老病死」和發展極限。

來源:經濟日報(ID:jjrbwx),劉曉博

微信公眾號:溫州新地產,戳文未擴展連接跳轉原文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vK5HWwBmyVoG_1ZGPX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