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鍋肉飄香

2019-12-03     美象府

作者:范大春;編輯:徐無鬼

兒時住在川西鄉村,家裡守著幾畝薄田度日。平時餐桌上的主打菜就是泡菜和鹹菜,吃得人肚腸都快生鏽了。我們最盼望的,莫過於吃上母親做的回鍋肉。回鍋肉又稱熬鍋肉,是四川最大眾化、人氣最旺的一道菜品。當地主婦人人會炒,家家能做,且鹹淡甜濃,各有所長。母親對於回鍋肉,頗有心得,那些蒜苗、辣椒甚至餅子這些普通的材料經她巧手烹調,都會變成風格各異的回鍋肉。

回鍋肉

要吃回鍋肉,須得等到農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這兩天,即便是再困難的家庭,也要勒緊牙關從集市上買回一塊二刀肉來祭祀家神。二刀肉就是那種半肥瘦帶皮的豬後腿肉,這是做回鍋肉的主料。

母親把二刀肉放在已置有花椒、生薑、蔥白的開水鍋中,煮到七八分熟時,也就是用筷子能捅破豬皮了,然後撈起來晾乾水氣,放到神龕上敬祖先。約莫半小時,祭祀結束,這塊肉已經冷了,母親將它切成大而薄的肉片備用。

辣炒雞

母親炒菜,父親燒火,這是他們多年來的分工。那時的肥豬都是農家自養的,吃的是糧食和青料,得喂一年才能出欄,不像現在的豬肉都是三月肥。肉販也誠實,鄉里鄉親的,不懂也不會搞注水豬肉。因此豬肉肥,母親每次在鍋里把豬肉爆炒一陣後,還要用鏟子壓一壓,肉片最後都四周微卷,形似燈盞窩。片刻之後再下豆瓣醬、紅醬油和蒜苗,亮油後起鍋。亮晶晶、油汪汪的肉片夾在蒜苗之間,撲鼻的香味能讓滿院子的人都能聞到。

豬頭肉

說來也怪,如果是辣椒回鍋肉,放一頓再熱著吃,味道還要香些。我百思不解,後來父親告訴我,炒回鍋肉的二荊條辣椒特別辣,哪怕你在鍋里暴炒過也一樣。但是只要放一放,辣味就被肥肉吸收了,而肥肉也不膩了,真是一舉兩得。

四川的回鍋肉也有闖出品牌的,那就是廣漢連山回鍋肉。肉片起碼三指寬,成菜色澤美觀、味濃鮮香,微辣帶甜、肥而不膩,真是巴蜀一絕。有四川人的地方就有回鍋肉,回鍋肉成了帖在四川人身上的一道文化標籤,是四川人之間溝通的一條紐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0P5zm4BMH2_cNUgWS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