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財經原創出品
記者 姜樊
編輯 陳莉
跨城存款「特種兵」襲來。由於同一家銀行在各地的存款利率不盡相同,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部分網友開啟了跨城存款之旅,並將過程寫在了社交平台上,引來不少客戶效仿。
5月16日,新京報貝 殼財經記者了解到,此前接收過存款「特種兵」較多的江蘇銀行上海分行,已經調降了該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其中,3年期定存利率已從此前的3.5%下調至最高3.4%。
三天前,王麗(化名)還從江蘇崑山市乘車前往上海存錢,並如願以償地存入了50萬元。她表示慶幸自己趕上了3年定期存款利率3.5%的「末班車」。
銀行不同地區為何會出現不同利率?某股份制銀行人士告訴新京報貝 殼財經記者,因為銀行需要在一些新開網點或部分地區吸引客戶,因此往往會給出更高的優惠利率。
對於後續存款利率走勢,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從中長期看,市場無風險利率下降是大勢所趨。對居民個人而言,如果資產配置中存款較多,那麼收益率可能有所下降。而當前銀行部分客戶儲蓄意願依然較強,也反映出當前居民部門對於經濟復甦預期不穩,消費和投資意願有待恢復,因此下一階段提振內需仍是重中之重。
01
銀行已下降存款利率
有客戶趕上3年定期存款利率3.5%的末班車
「還好趕上了3年定期存款利率3.5%的末班車。」5月12日,王麗(化名)如願以償地在江蘇銀行上海地區某支行網點存入了50萬元。而她當日特地一大早從江蘇崑山市乘車前往上海存錢。
王麗之所以往返這一趟,源於她在瀏覽江蘇銀行App頁面時發現,該行在江蘇本地的利率低於上海地區利率。以3年起存款利率為例,江蘇本地利率最高僅有3.1%,但當時上海地區的利率則可最高達到3.5%。按此計算,王麗50萬元的存款3年下來可以多獲得6000元的利息;而從崑山到上海的火車票最多不到35元。
與此同時,她發現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從江蘇前往上海辦理存款的人並不在少數,這也讓她最終下定決心迅速前往。新京報貝 殼財經記者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針對「特種兵」存款、跨城存款的帖子並不少見,一些網友將自己跨城存款的「攻略」分享出來。甚至有網友在一些攻略帖子後留言:「已在高鐵上」。
而在這些分享出來的帖子中,提及最多的就是江蘇銀行。新京報貝 殼財經記者查看該行App,發現該行在江蘇本地的定期存款最低,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利率均相對較高。但由於江蘇距離上海較近,因此上海也成了存款「特種兵」突襲的重點地區。
江蘇銀行上海地區某網點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貝 殼財經記者,該行確實在總行所在地以外的地區執行了相對優惠的利率。但本周一(5月15日)接到上海分行的通知,已經將存款利率下調,客戶資金量在5萬以上可享受3年3.3%的定存利率,資金量在30萬元以上則可享受3.4%的存款利率,不過這仍高於蘇州當地存款利率,因此仍有客戶前來詢問。
02
為何銀行在不同地區出現不同利率?
銀行部分地區引流需求、不同地區存款市場供求關係差異等
當前,跨城存款的出現並非「新鮮事」。多位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他們均曾遭遇到類似的「特種兵存款」事件,但均此前並沒有衝上熱搜,因此也就沒有太多人關注。
實際上,多家銀行在不同地區的存款定價有所差異並不罕見。某股份制銀行人士告訴新京報貝 殼財經記者,銀行需要在一些新開網點或部分地區吸引客戶,因此往往會給出更高的優惠利率,這通常會引來不少客戶跨區域存款。
「這種信息原本並不會太過擴大,但隨著網絡和社交媒體的發展,有客戶會將哪個地區分支機構的存款利率相對較高分享出來。」上述人士補充道,這會就引來其他地區客戶跨地區存錢。
董希淼還補充道,不同地區的存款利率有所不同是諸多因素共同導致的。首先,不同地區的市場利率自律定價機制商定的存款上浮幅度、上限可能有所不同;其次,不同地區存款市場供求關係有所不同,客戶投資偏好和儲蓄習慣不同,影響存款利率定價;最後,同一家銀行的不同分支機構,資產負債情況、市場競爭策略存在差異,對存款需求和定價自然不完全一致。
此外,董希淼表示,這種在線下開戶存款的行為實際上幾乎並無風險。但存款者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僅在本地設有分支機構的地方性法人銀行,不得開展異地存款業務,這意味著即便是其存款利率再高,跨地區而來的存款用戶無法開戶和存錢。
「對居民個人而言,如果資產配置中存款較多,那麼收益率可能有所下降。」董希淼還提示,居民應平衡好風險與收益的關係,如果追求穩健的收益,在存款之外可以適當配置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及貨幣基金、儲蓄國債等。
03
後續存款利率走勢如何?
預計利率仍有下調空間 居民部門消費、投資信心仍有待覆蘇
自去年以來,由於商業銀行凈息差逐季下降,凈利潤增速下滑,央行通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引導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壓降負債成本,從而穩定息差水平,降低貸款利率。儘管銀行高管稱一季度凈息差收窄趨勢已經觸底,但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在銀行面臨的息差壓力之下,壓降存款成本是大勢所趨,預計後續存款利率仍有下調的空間。
即便是存款利率下行趨勢下,由於各類市場趨勢不穩,不少銀行客戶仍然慣性地尋求較穩的存款作為主要保值的手段。有業內人士認為,居民部門對消費和投資信心不足,是跨城存款走紅的重要原因之一。
「存款利率下行的核心原因是貸款利率一直在走低,擠壓了銀行凈息差。」董希淼表示,貸款利率走低則源於有效的信貸需求不足,這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前居民部門對未來信心不穩,仍有待持續提升。
實際上,儘管4月我國經濟已經呈現出復甦勢頭,但經濟修復仍然相對溫和,與一季度相比修復力度穩中略降。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居民消費需求有待進一步提振,樓市低迷也繼續在消費、投資及市場信心等方面對宏觀經濟形成拖累。
「當前不僅沒有出現報復性消費,而且消費回補的潛力也尚未充分釋放,背後是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均未完全恢復的雙重影響。」王青指出,物價偏低背景下,未來政策面在促消費方面的空間較大,迫切性也較強。
在投資方面,多位受訪的銀行人士表示,4月以來已感受到了客戶投資風險偏好有所回升,理財產品規模已經止跌回升,但股債市場仍有諸多不確定性,目前規模回升仍處於相對溫和的狀態。
央行亦在其發布的最新一期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國內經濟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下一步央行將著力支持擴大內需,為實體經濟提供有力、 穩固支持,兼顧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