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9個月「按兵不動」, LPR利率下調動力不足?

2023-05-22     新京報貝殼財經

原標題:連續9個月「按兵不動」, LPR利率下調動力不足?

財經原創出品

記者

編輯 王進雨

5月22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5月LPR(貨幣市場報價利率)顯示,1年期品種報3.65%,5年期以上品種報4.30%,與上月保持一致。這已是LPR利率連續9個月「按兵不動」。

多位受訪的業內人士指出,LPR利率保持不變主要因為當月MLF(中期借款便利)操作利率未做調整,LPR報價基礎穩定。另外,近期銀行凈息差下行幅度偏大,再創歷史新低,報價行壓縮LPR報價加點動力不足。與此同時,當前宏觀經濟整體延續復甦過程,LPR報價下調的迫切性不高。

01

MLF操作「加量不加價」

LPR利率保持聯動

5月22日,央行對1年期及5年期以上LPR報價均未做調整,並保持了自2022年8月以來連續10個月處於相同水平。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這符合此前市場預期。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當月MLF操作「加量不加價」成為LPR利率保持不變的原因之一。一般而言,MLF中標利率如果未變,而以此為錨定利率的LPR利率調整的可能性往往較小。

實際上,自2019年8月LPR報價改革以來,在MLF操作利率不變的情況下,只有2021年12月1年期LPR報價和2022年5月5年期以上LPR報價進行過兩次單獨下調。其他月份,兩個品種的LPR報價均與當月MLF操作利率保持聯動。

當前銀行凈息差持續承壓,也讓LPR利率下降動力不足。

東方金誠宏觀首席分析師王青認為,受年初以來「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以及居民房貸利率持續下調影響,2023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凈息差降至1.74%,較上季度末大幅下行0.17個百分點。這一降幅相當於2022年全年水平,再創有歷史記錄以來最低點。因此,儘管近期銀行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等市場利率下行較快,一些銀行也在下調存款利率,但仍難以抵消凈息差大幅收窄帶來的壓力。

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3月份新發放的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96%,其中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為4.42%,處於歷史低位。

圖/IC photo

此外,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新增信貸、新增社融表現強勁,企業新增信貸延續同比多增態勢,反映目前市場利率處於合理水平。疊加銀行凈息差壓力增大,預計短期LPR利率調降門檻仍偏高。

「實際經濟修復力度穩中略降,當月製造業PMI指數降至收縮區間,但服務業景氣水平繼續保持高位,經濟整體上延續復甦過程。 」王青預計,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有望從上季度的4.5%進一步升至7.0%。同時,4月信貸投放環比出現較大幅度下滑,這是一季度信貸集中靠前發力後的正常節奏調整,並非市場主體融資需求削弱所致,也不代表寬信用過程發生逆轉。因此當前通過下調LPR報價,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融資需求的必要性下降。

02

銀行存款利率下行

或無法帶動LPR進一步下降

4月以來,多家銀行存款利率持續跟隨下行,從一定程度上緩解銀行凈息差壓力。這是否可以成為支撐未來LPR利率進一步下降的因素之一?

在王青看來,當前銀行凈息差偏低,疊加一季度存款利率上行幅度較大,下一步為了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銀行會更多地選擇在負債端發力,其中適度降低各類存款利率是必然選擇,但這並不意味著短期內LPR報價下調的可能性因此增加。

王青進一步表示,根據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存款利率水平要參考1年期LPR報價和10期國債收益率合理調整,這就意味著儘管近期存款利率下調會降低銀行資金成本,但短期內對銀行下調LPR報價的激勵作用不大。他預計,年內在MLF操作利率不變的前景下,1年期LPR報價單獨調整的可能性較小。

董希淼亦認為,銀行仍將繼續向實體經濟減費讓利,但融資成本下降的空間不大。下一步,應高度關注有效融資需求不足等問題,保持宏觀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靈活性,繼續採取堅決有力的措施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和預期,進一步激發有效融資需求,推動宏觀經濟持續恢復。

此外,周茂華預計,後續央行鼓勵金融機構挖掘LPR改革潛力,鼓勵金融機構主動管理負債,並可能通過結構工具或降准等方式穩定銀行負債成本,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重點在基建、製造業、綠色發展、科創企業等新興領域投放。

03

樓市回暖節奏偏慢

房貸利率仍有調整可能

相對於1年期的短端利率,5年期以上LPR利率是否調整,房地產市場復甦情況是重要參考指標。

國家統計局5月16日發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1-4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3763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0.4%,其中住宅銷售面積3296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7%。商品房銷售額39750億元,增長8.8%,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1.8%。

周茂華指出,目前房地產復甦節奏偏慢,月度存在波動且區域復甦不平衡,但房地產整體呈現積極復甦態勢,這說明樓市信心在逐步回暖。他預計,未來各地仍延續因城施策、精準調控思路,用好、用足包括首套房貸利率動態調節機制在內的穩樓市政策,促進房地產回歸平穩健康發展軌道。

圖/IC photo

今年以來,由於房地產市場亦逐漸復甦,70城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已有多城從此前的負增長變為正增長。按照今年年初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公布的《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相關要求,預計即將有多個城市的首套房貸利率將從此前低於利率下限或取消利率下限的狀態,恢復至正常水平。

不過,王青認為,若二季度樓市回暖過程出現反覆,亦不排除在MLF利率不動的同時,5年期以上LPR報價單獨下調10-15個基點。從利率互換報買價走勢來看,市場也有這方面的預期。

往期精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1e4b074f0d5dc36d0753a7bf78e7e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