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因30萬兩度被母親送進精神病院的女孩,如今已剃度出家

2022-04-29     紳士動漫控

原標題:當年,因30萬兩度被母親送進精神病院的女孩,如今已剃度出家

「骨肉恩書重,漂泊難相遇」,杜甫常年羈旅在外,遠離家鄉和骨肉,在對骨肉同胞的深切思念和無法歸家團圓的悵恨之中寫下了這句詩。

鄒宜均父親去世之後,留下了一筆遺產,為了這筆遺產,一家人漸生嫌隙,為了侵占原屬於鄒宜均的那份財產,她的母親和兄長竟然兩次將她強行送入了精神病院,此事之後,鄒宜均心灰意冷,對塵世再無眷念,選擇出家修行,只是前塵往事造成的傷口會一直留在她心中,永遠不會消失。

這一場噩夢的起源,還得追溯到鄒宜均的童年。

一、專制家庭下長大的孩子

鄒宜均生於廣州惠州,家境十分普通,但是她的父親對於家庭成員有著超乎尋常的掌控欲,所有的家庭成員都要按照父親的規劃生活成長。

鄒宜均的哥哥高中時成績優異,高考之後,他想填報深圳的大學,但是父親知道後,強行更改了鄒宜均哥哥的志願,讓他去北京上大學,在父親的強權威壓之下,鄒宜均的哥哥不得不違心了填報了北京的高校。

鄒宜均的一個姐姐在學校讀書時,遇上了一個心儀的男孩子,兩人心意相投,很快就走到了一起,此事被父親知道之後,父親大為不滿,因為他覺得這個男孩子以後不會有大出息,於是強行拆散了這對年輕的情侶。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鄒宜均的父親去世後不久,這個家庭的骨肉同胞就很快反目成仇了。

二、遺產引風波,同胞變仇人

在鄒宜均36歲的那年,一場大病之後,父親的生命就搖搖欲墜了,而父親唯一的心愿就是在閉目之前,能夠看到自己最疼愛的小女兒能夠找到自己終生的歸宿,能有一個人能夠接替自己寵愛她,呵護她。

父親一向在家中說一不二,他的決定容不得其他人置喙,但是別人嘴上不說,心裡卻十分不忿,尤其是鄒宜均的母親和哥哥,對此怨念極深。

同時,鄒宜均的婚後生活也不甚和諧,在她婚後不久,父親就病逝了,雖然父親生前對家人十分專制,但是這麼多年,他對自己的疼愛也是真真切切的,一下子失去了最親近的人,鄒宜均痛不欲生,終日以淚洗面,難免疏忽了自己的丈夫。

而鄒宜均怎麼也想不到的是,夫家賠償給她的30萬元會給她帶來潑天的禍災,同時也認清了母親和哥哥的真面目。

三、母女成仇,兄妹反目

首先母親直接找到了鄒宜均,要求她把30萬元離婚補償交出來,面對母親的無理要求,鄒宜均斷然拒絕了,這使鄒宜均的母親和兄長十分憤怒,他們決定採取一些「特殊」的手段來得到這筆錢。

鄒宜均在一次掃墓的時候,被哥哥帶人圍住,然後強行在大腿上注射了一管藥劑,隨後鄒宜均就暈倒了過去,等她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被關進了精神病院,所幸這個醫院管理得比較輕鬆,鄒宜均借到一個手機聯繫上了一個朋友,把自己救了出去。

出去之後,鄒宜均一個做律師的朋友對鄒宜均的母親和哥哥進行義正言辭的警告,明確地告訴他們這種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的底線。

本以為經此一事,鄒宜均的母親和哥哥能夠收斂不少,但是他們不僅沒有絲毫反省,反而變本加厲,故技重施,又將鄒宜均送入了一家管理更加嚴格的精神病院,在這裡面,鄒宜均受到了電擊療法等非人的折磨。

後來,鄒宜均終於尋到了一個監管的空隙,想辦法逃了了出來,然後將喪心病狂的母親和兄長告上了法庭,希望能夠以此警醒世人,但是母親和哥哥始終不知道悔改,鄒宜均也感到心灰意冷,不想再糾纏,於是選擇了撤訴,自己也入寺修行,將所有的傷心和沉痛都拋棄在了寺院的門檻之外。

原來,在金錢的誘惑下,這世間溫情脈脈的面紗竟這麼容易被揭開,露出醜陋不堪的內囊,鄒宜均恐怕就是看透這世間的人情冷暖,才會選擇出家吧。

結語:

家庭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是一個避風港,當我們在外面感到孤獨害怕,覺得無助寂寞的時候,都可以回到這裡,感受到來自家人的溫暖和慰藉,在這慰藉中,我們能夠找到堅持的動力和繼續前行的勇氣。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95b04c2debac9873a5ca3a43c5327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