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欺凌行為都從孤立開始:女兒幼兒園被同學排斥,我是這樣做的

2022-09-05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大多欺凌行為都從孤立開始:女兒幼兒園被同學排斥,我是這樣做的

孩子的每一點情緒變化都是有原因的。

女兒小班時,有段時間接女兒放學,我發現女兒不太一樣。

她一路上總是鬱鬱寡歡,說自己的同學對她吼了很多次,不想跟她玩。

這是個跟她同班的同學,也是3歲。

當時,我有點不可思議,因為自己教導的女兒一直是對別人彬彬有禮。

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我就問:「那她為什麼不想跟你一起玩?」

女兒說:「不知道。反正就是不想跟我一起玩。」

我:「那可能是,你們一起玩的東西,她不感興趣?那要不你換個朋友一起玩?」

女兒:「別的同學也不想跟我玩。」

我很疑惑。

女兒說:「因為,那個同學跟別的同學一起玩,我就不能跟她們一起。」

想不到女兒的小圈子,居然如此的複雜。

你不跟我玩,ok。我管不著。

但是,如果你讓你的朋友也孤立我,那是惡意地傷害一個人,是不能容忍的。

在跟女兒解決這些之前,我覺得不跟誰玩,跟誰玩這個問題,是女兒的心結。

而且,做父母的能體會到的是,女兒心裏面一直是很難受的。

更多的是困惑,以及委屈。

在這件事情之前,女兒在社交上一直關係很順利,班裡的孩子對她的看法也都不錯。她喜歡的同學都喜歡她,她不怎麼玩得來的孩子,也都喜歡她。

後來,他們重新組班,跟女兒玩孤立的女孩是新進來的,也是第一個女兒沒辦法接觸的同學。

而且女兒也說道,自己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就是沒辦法跟她玩在一起。

比如新年送賀卡這件事情,女兒花了很多的心思,給她畫了一張好看的賀卡,而且還在賀卡的反面,用膠帶粘上了小包的進口軟糖,並且還強調的告訴了她。

可是就是怎麼樣都沒有辦法接近她。

雖然女兒花盡心思地想跟她做朋友,但是無論如何,最後都是冷臉親熱屁股。

其實,不只是女兒難過,做父母的更加難過。

女兒只有3歲,她沒辦法理解對方那個人為什麼這麼針對自己,也沒辦法理解,為什麼就是沒辦法跟她做朋友。

然後我問女兒,那你覺得,如果有人不喜歡媽媽,一定是媽媽的問題嗎?

女兒很肯定地說:「當然不是。」

那你喜歡媽媽嗎?

女兒說:「當然喜歡。」

「可是,就是有很多人,不喜歡你,但是也不是你的問題啊。」

這時候的女兒使勁點了點頭。

「而且,那麼多同學都喜歡你,只有一個人不喜歡你,那這真的是你的問題嗎?」

女兒直接堅定地說:「不是!」

許多霸凌行為,都是從孤立開始

孩子的思維說到底都是很直白的,他們覺得世界就是非黑即白的,我對你好,你肯定會對我好。

如果我對你好,但是你對我不好,那麼是我不夠好。

而且性格敏感的孩子,會越來越變得內向。

女兒在這個事情上,必須要明白兩件事:別人不喜歡你,不一定就是你的錯,而且,大家都知道你很好。

別人孤立你,而且拉幫結派,那肯定是她錯了。

其實事情發展到現在,是需要找老師溝通了。

老師一直提倡的教育,都是獨立的個體,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歡和誰玩是自己的權利,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但是這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只能決定你這麼做,但是你不能強迫別人也要這麼做。

閨女的同學並沒有不想跟閨女玩,只是他們被那個同學所挑撥,所以紛紛不能加入到跟閨女一起玩的行列當中。

這種做法肯定是不對的。

老師的觀念跟我們也一樣,她認為,如果同學不想跟女兒玩,那沒有別的辦法,因為社交上,誰都有自主權。

但是,就孤立女兒這件事情上來看,老師用了一個十分強烈的語氣回應了,就是堅決不可以接受孤立發生。

因為孤立,是一切暴力,一切集體暴力的開始。而且很多人遭遇了這樣的暴力,都不敢跟老師反應。

最後變本加厲,一步一步地越來越惡劣。

許多的校園暴力事件其實也最開始都是從孤立尤其是內向的孩子,他們被孤立之後總是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好。

而且那個女孩子她本身也比較小,她也不知道什麼是孤立所帶來的代價,所以很可能他是不懂事,但是往往這種不懂事不加以改正,那麼將會留下巨大的隱患。

其實歸根結底來講,那個女孩子她所做的就是針對於個人的排擠,但是這種行為其實在學校裡面或者是幼兒園裡面都是不允許存在的。

孩子被孤立絕不能無視

讓人欣慰的是,幸好女兒碰上的是一位很客觀的老師,而如果碰上那種只會講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樣有所偏見老師,那麼女兒將面臨巨大的麻煩。

老師並沒有直接去跟孩子們講大家不要孤立誰,而是用了一個非常好的方法,那就是藉助於遊戲和繪本,讓孩子們明白不能孤立他人。

老師先是在班上找了兩個同學扮演孤立他人者,又讓那個小女孩扮演被孤立者,兩個孤立者裝作幹什麼都不讓被孤立者參與,讓被孤立的那個小女孩切身感受到被孤立者的痛。

後來,老師又拿了一套兒童反霸凌教育繪本放在教室,每天帶著孩子們看,老師還推薦給我們家長,讓我們有能力的可以買來在家裡給孩子看看,她說我們要教育孩子既不能做霸凌者,也不能做被霸凌者。

這套兒童反霸凌繪本一共8冊,分別針對校園霸凌等8個主題做了細緻區分,這8個主題分別為:肢體霸凌、情感霸凌、隱性霸凌、身體侵害、社交霸凌、財物霸凌、關係霸凌、言語霸凌。

通過這套繪本,老師讓孩子們明白了,慫恿他人孤立某一個人,就是屬於關係霸凌的範圍,這會給被霸凌的孩子造成很嚴重的身心傷害。

而孩子們也通過這套繪本明白了,並不是只有肢體衝突才屬於霸凌範圍,被嘲笑、被取外號、被推搡、被刻意冤枉、被排擠等等,都屬於霸凌範圍。

而這套書里的《我不喜歡被亂摸:遇到身體侵害怎麼辦》,更是教給孩子們明白人與人之間有哪些界限,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什麼樣的行為屬於身體侵害,遇到身體侵害應該怎麼做。

孩子的世界其實是單純的,過了沒幾天,我就發現女兒臉上的笑容明顯多了,她說她和那個小女孩兩個人成好朋友,班級其他人也不再排擠她了,她還要買禮物送給她的好朋友呢。

事實上,好的方法是能夠讓孩子在人群中找到自我,讓孩子在與他人交往的時候,能有一個平衡點,讓孩子知道,與人社交有個底線,誰都不能出觸碰。

最重要的是,所有的交往前提都是尊重。

我覺得這套反霸凌教育繪本特別好,非常適合3-7歲剛入幼兒園和剛入小學的孩子閱讀,家有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強烈建議給他備一套!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84c7c6adceb92258c8c57bb5f3b6a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