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某種知識是為了打開眼界,讓我們看到更大的世界,怎麼能以現實生活中用不到來加以否定?更何況,英語真是無用的嗎?此大謬也。
作者:今綸
如果有人對你說「學英文沒用,我不想孩子學英文」,你一定要回答他:「是是是,你說的都對」。他開心就好了,何必爭論。
如果是你特別好的朋友或者至親,那麼,回答就不應該這麼簡單,還是可以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回答稍微誠懇一些。
最近,全國政協委員許進說:「學英語不如去學音體美,90%人日常工作用不上」。
許進接受媒體採訪視頻截圖
他說的似乎很有道理,所以網絡很多人表示認同,有人說:「我就是英文不好,不然我就考上985大學了」。
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來看看許進自己的履歷:
他1978年至1982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獲學士學位。曾經在煤炭工業部中美國際工程公司當業務開發代表,後來又去了中國國際信託投資(集團)公司中美國際工程公司當項目經理。1992年至1997年任香港龍城國際市場開發有限公司經理。
圖源:九三學社官網
這幾個職務都要用到英語,或者說要和英語打交道。
雖然那個年代普遍英語水平不高,但許進自己的英語水平和同齡人相比應該不錯,否則怎麼可能考上北師大呢?
英語有沒有用?對於許進來說非常有用,沒有英語,他很多的事兒都幹不了,英語是他重要工作階段的敲門磚。
至於「90%以上的工作人員在日常生活中用不上英語」,這個完全不值得一駁了,絕大部分人其實也沒用上高中學習的物理、化學、數學吧,尤其是文科生,那麼,是不是文科生在高中就完全不用學數理化了?要不,初中也不學數理化?因為買菜只需要小學數學水平即可,合適嗎?不合適。
許進這種功利主義的言論,其實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
學習某種知識是為了打開眼界,讓我們看到更大的世界,怎麼能以現實生活中用不到來加以否定?
我們學習了那麼多文言文、古詩,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會用到?那麼,要不要學?傳統文化啊,如果作為一個中國人連老祖宗寫過的詩詞也不重視,原因是「生活中用不上」,這行嗎?
許進邏輯混亂的一大要點是:「不如把這個時間,教給孩子去學習音體美這樣的,對身體對健康成長有好處的知識。」
他偷換了一個概念,把音體美和英語學習對立起來了。
這時候,有一位冬奧冠軍站出來對他「啪啪」打臉,中國滑雪小將蘇翊鳴拿到中國代表團本屆冬奧會的第六枚金牌後,可以用全英文接受記者的採訪,而且,他的日語說得也很溜。
蘇翊鳴用全英文回答記者提問
所以,學習音體美不是學習英語的對立面。
現實生活中,大把的學霸音樂、體育有特長,英語也很棒。我同事的兒子進了世界名校,人家英文超級棒,打橄欖球也是一員猛將。我前同事的侄子,在國家級游泳比賽中可以拿前三名,可是人家英語也不錯,順利考上985高校的計算機系。
「自由而無用的靈魂」是赫赫有名的復旦大學的精神,屬於民間校訓,它的流傳度與影響力甚至遠超官方校訓。
所謂「自由」,是思想與學術、甚至生活觀念,能在無邊的時空中恣意遊走;「無用」,則是對身邊現實功利的有意疏離——或許這就是對「自由而無用」最好的詮釋。
許進先生是真看不懂,還是假裝看不懂?
更何況,英語真的是無用的嗎?此大謬也。
英語的學習能力是一個篩選器,90%乃至更多的人被篩掉了,這些人中間或許還是有不少奇才、人才被篩掉,但是那10%的人成為成功人士、著名學者、企業家的機率更大,為什麼?
因為他們有機會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985、211甚至是世界名校的教育。如果一個人英語不好是進不了這些學校的,因為總分要求高,或者對英語聽說能力的要求高。
這批英語好的人拿到了最好的教育資源,憑的是自己的刻苦努力,或者是天分,沒有什麼不公平的。
英語有沒有用呢?
英語是當今世界上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說英語的人數將近二十億,45個國家的官方語言就是英語。
在全世界,大多數人的郵件都是以英文書寫的,國外的信息大多以英語發布。大多數國際會議都是以英語作為第一通用語言,它也是聯合國的正式工作語言之一。
世界上絕大多數頂級的科技、文學、歷史、生物等領域的文獻、資料、報告用英語書寫,即使是和音樂、體育、美術有關的頂級研究資料的絕大部分也是用英語寫成。
那麼,你說英語有沒有用?
你說這和你無關,你就是個普通人,是的,因為英語不好,其實90%的人根本就沒進階到這個階段,但不代表英語無用。
要做世界級的科學家,或者做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方面的高層次工作,不懂英語,很快就會遇到無法克服的困難,你不可能所有資料指望翻譯機器,何況,很多翻譯機器的水平實在一言難盡。
即使是在國內的公司做碼農,這算是普通人一個不錯的出路吧。如果一直做最基礎的工作也就無所謂了,但凡想加工資,或者提升自己的技術層級,你的英文水平必須跟上。過個四六級是基本要求,還要對專業名詞比較熟悉。
你說這有什麼用?第一,加快工作進度,不讓同事嫌棄你。第二,因為你的英語不錯,能直接看懂很多英語資料,你有更大的機會成為技術骨幹,不斷被提拔,過幾年一看,你比英語差的同事的年薪高出50萬,這一點不奇怪。還說英語無用?
這可不是我說的,我旁邊有位資深碼農(20年)、億萬富豪告訴我的,他的公司進人必須要英語好,因為雖然公司不大,也有對外交流啊。
我的前同事本來有機會跟隨離職的領導去某網際網路大廠,工資高,但是因為領導分管的是海外業務,對英語要求高,他的英語水平一般,所以就沒法跟隨。
所以,英語是個工具,一定要學好了,用好了英語,你的選擇就會多很多。
當然,某些底層的乏味的沒錢的工作確實用不上英語,一些複雜博弈的工作也確實用不上英文,可是,誰願意一開始就註定過上這樣的人生呢?難道都不努力(掙扎)一下?
話說到這裡:
要不要學英語,完全是一個個人選擇的問題。
所以,我支持很多人不學英語的自由,又不是我的親戚朋友,和我沒啥關係,反正就是支持、支持、堅決支持。
我對兒子說:「你一定要學好英語,因為90%的人可能確實用不上,他們選擇相信許進,而我們要努力學習英語,成為和許進在一起的那10%。」
話已經說得很直白了,大家自己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