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介|石鐘揚:《我的石頭記》

2023-11-23     古代小說網

原標題:新書推介|石鐘揚:《我的石頭記》

《我的石頭記》,石鐘揚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23年10月版。

內容簡介

該書分心海漫遊、生命風景、心燈閃耀和寄語天國四部分,收錄石鐘揚先生所寫述師友與懷師友的文章26篇。

目 錄

心海漫遊

秋光壯麗說先田

唐府醉酒記

隔空酬韻記

樂於石楠心海漫遊

他收藏著中國文化史的若干章節

趙朴初的自度散曲

無冕學者孔凡禮

生命風景

陪畫作美學散步

吳冠中「生命的風景」

蘇位東:書中有畫,畫中有戲

中國當代甲骨文書法第一人

言恭達:我挽彩虹寫國姿

夢斷藍橋五十年

乾嘉學派的現代版

心燈閃耀

天柱山魂

拙齋雜存

南冠之歌

蛙鼓聲中憶葉老

春暖花開送陸林

寄語天國

有溫度的惦記

馬不停蹄的求索者

「陳研」的先行者

三訪陶谷新村

哀哉三人行

生命的開花

人生哪能日日作莊語(代跋)

人生哪能日日作莊語(代跋)

前些日子意外獲得華藝國際的朋友慨然所贈影印版的《胡適留學日記》,於是縱橫顛倒地讀。

某夜讀到胡適1916年10月23日日記,他說:「打油詩何足記乎?曰以記友朋之樂,一也;以寫吾輩性情之輕率一方面,二也。人生哪能日日作莊語?其日日作莊語者,非大奸則至愚耳!」深得我心。

《胡適留學日記》手稿本

當年胡適以打油詩作白話詩嘗試,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實績之一。《胡適留學日記》多為其專業之外的札記,既是其「思想之草稿」,亦為其真實之傳記,更為其日後與陳獨秀發起新文化運動之學術資源。這些札記實即隨筆,它的社會影響可能遠遠超過他的某些學術著作。

而隨筆作為打油詩之延伸,在胡適這則留學日記中也獲得了其存在之依據。「人生哪能日日作莊語?」

我早就時時告誡自己,不要將文學作品的解讀寫成「學報體」或「項目體」,面目可憎,令人難以卒讀。同時有意識地寫點隨筆,激活自己的文筆,防其僵化。邊寫邊發,日積月累,竟已盈筐。

今從中抽出一束,首次結集,曰「我的石頭記」。「我的石頭記」,顧名思義,當寫我對石頭的酷愛與收藏。

這些年我在各地走動時撿了不少奇石,朋友也送了我若干石頭,每塊石頭都有它可書寫的故事,但此集未收此類文字。要麼寫我的成長或治學歷程,如有寶黛卿卿我我的故事更佳。

我出身貧寒,父母賜小名石頭、石頭殼,鄉俗以為名字越賤越好養,鬼都嫌賤不來勾你,就能平安地活著。文集也並沒收此類文字。

《閃閃的紅星》海報

我大學時代走紅的電影《閃閃的紅星》中有個配角叫小石頭,與我八竿子打不上邊,沒想到師生都起鬨喊我小石頭。

2016年我們班大學畢業四十年首次集會,當年教我們文藝理論的劉秉書老師塞給我一本他的文集,笑嘻嘻地用淮上普通話拿我開玩笑:「小石頭好。」我回答:「已是老石頭了。」劉老師笑著說:「還是小石頭好。」但此集中也沒此類文字。

《劉秉書文論選》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此集只選了若干閱人筆記,述師友與懷師友的文字(這些文字曾在《光明日報》《中華讀書報》《人物》《悅讀Mook》《細讀》等刊物上發表,在讀者中有過些許反響),恰顯現了我所身處的生態環境。

有什麼樣的師友就有什麼樣的你。有道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這些文字正反映了「小石頭」生存、成長的典型環境。

不過欲知「小石頭」是怎麼成為「老石頭」的?且聽下回分解。

《性格的命運:中國古典小說審美論》

感謝主編譚徐鋒兄的果斷敲定,感謝為此書出版付出辛勞的沈宗宇等朋友,當然也包括幫我將書稿轉為電子版的蟈老師。

2021年元月20日(臘月初八)夜指書於仙林大學城

2021年8月22日校訖於岳西鷂落坪民居

2022年2月14至28日再校於仙林大學城

2023年5月28日三校畢於金陵寶華山房

石鐘揚:悠然見南山——王樹民先生論學書札

石鐘揚:三訪陶谷新村——追憶吳永坤先生(鍾揚懷人系列之二)

石鐘揚:馬蹄疾——馬不停蹄的求索者(鍾揚懷人系列之三)

石鐘揚:無冕學者孔凡禮(鍾揚懷人系列之四)

石鐘揚:有溫度的惦記——懷念蕭景星先生(鍾揚懷人系列之五)

石鐘揚:天柱山魂(鍾揚懷人系列之六)

石鐘揚:陳獨秀研究的先行者(鍾揚懷人系列之七)

石鐘揚:夢斷藍橋五十年(鍾揚懷人系列之八)

石鐘揚:蛙鼓聲中億葉老(鍾揚懷人系列之九)

石鐘揚:一封寄給天國的信(鍾揚懷人系列之十)

石鐘揚:湖畔焚書記(鍾揚懷人系列之十一)

石鐘揚:陪畫作美學散步(鍾揚懷人系列之十二)

石鐘揚:獨具隻眼煉甲骨(鍾揚懷人系列之十三)

石鐘揚:言恭達——我挽彩虹寫國姿(鍾揚懷人系列之十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37f103e4ca9559d86b1816a9bc470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