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婦生病求醫,醫生驚得報警,掏出證後民警向她敬禮

2024-01-15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農婦生病求醫,醫生驚得報警,掏出證後民警向她敬禮

那是很普通的一天,江蘇徐州的一個普通骨科醫院門口,來了一位拄著拐杖的老大娘,她穿著粗布衣衫,腳下穿著一雙布鞋,從打扮來看是一位農村老人。

老人站在偌大的醫院門口,看著人來人往、腳步匆匆的行人,表情似乎有一些茫然,她不知道應該去哪裡找醫生。

這時,一個年輕的女護士迎了上來,微笑著問道:「大姨,請問一下您是來找人的?還是來看病的啊?」

「閨女,我是來看病的,手疼得厲害,想找醫生幫我看一看。」老人回答道。

其實早年間,她的手臂受到了很大的傷害,留下了很多後遺症。以前年紀輕還能挺過去,如今隨著年齡增長,後遺症也是越來越明顯了,要不是真熬不住了,她是捨不得來醫院的。

在家的時候,只要一遇到颳風下雨天,整個手臂就酸脹難耐、冰冷刺骨,經常疼得是整日整夜地睡不著覺。聽別的老人說在這家醫院不錯,她便抱著試試看的念頭過來了。

護士在聽說老人是來看病的,於是她攙扶住了老人的手,打算指引她往前台登記。只是護士沒有發現,老人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但還是強忍了下來。因為她的手臂不能碰,碰到了就是一陣鑽心地疼。

在護士的攙扶下,老人來到了前台,護士在就診登記表上為她填寫了信息,隨後把老人送到了一個骨科門診的門口。

老人走進診室,還不忘轉身,微笑著對護士說道:「閨女,真的太謝謝你了……」

醫生讓老人在椅子上坐下以後,把她的就診單仔細看了一下,隨後問道:「老人家,你就是手臂疼,別的地方有沒有不舒服的?」

老人搖了搖頭說道:「最近就是左手疼得厲害,想找你看看,能不能給治一下?」

醫生讓她把手放在桌子上,隨後隔著衣服對她的左手臂進行了一陣按摩,並且不停地詢問老人是什麼感覺?看到老人臉上痛苦的表情,醫生知道這個病症,並非是這麼簡單。

為了能夠進一步確診病情,醫生摞起了老人的衣袖,只是眼前看到的一幕,直接讓他嚇了一大跳。

原來,在老人的左手臂上,布滿了橫七豎八的舊傷疤,還有兩處凹陷的地方,看上去皮肉都掉了一大塊。雖然目前這些傷疤已經痊癒,但是猙獰的樣子可以想像,以前這些傷口是多麼的慘烈。

醫生一邊用手指著,一邊用不太確定的語氣問道:「老人家,你這些看起來都是刀傷,還有這裡,這是兩處槍傷?」

老人點了點頭回答道:「是啊,都是一些老毛病了,想讓你給治療一下,最近疼得很厲害。」

聽到老人確定的答覆,醫生的心裡已經如同翻江倒海一般,他沒有說話,眼睛死死地盯著老人的就診單上的名字,腦海中突然冒出來一個不好的念頭。

自己從業幾十年,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身上帶槍傷的,眼前的這位老人到底是什麼人?為什麼她的名字看起來像是化名?她以前是做什麼的?莫非是一個什麼在逃的犯罪人員?

這一刻,許許多多的念頭在醫生的腦海閃過。其實也不怪他會這樣想,畢竟一個普通人的身上,怎麼可能會出現槍傷的?既然出現了,那麼說明她也肯定摸過槍,醫生下了一個結論,這個老人絕非普通人。

除此之外,在那個年代信息並不是太發達,警民合作的重要性很高。醫院常常能接到打架受傷的人,通常都是先報備給派出所,之後才能給他們進行治療。

想到這裡,醫生秉承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藉口讓老人先坐一下,自己則迅速地跑回了辦公室,拿起電話給當地派出所打了過去,向民警詳細描述了老人手臂上的傷勢。

接警的民警的第一想法也和醫生一樣,這個老人肯定不是普通人,於是立即派人前往了醫院。辦案民警覺得,不管老人有沒有問題,最起碼要搞清楚她的身份。

當民警站在老人面前時,老人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慌亂,這讓民警覺得老人不是普通人的可能性更大了。

「老人家,我們接到報警,懷疑您的身份有問題,請您出示一下身份證,我們核實一下。」一位民警開口說道。

老人從口袋裡把身份證拿了出來,民警檢查以後發現證件並沒有問題,於是又開口問道:「老人家,您手臂上的槍傷是怎麼回事?」

聽到民警問這個問題,老人突然沉默了下來,似乎陷入了回憶之中,遲遲都沒有回答。這時另一位民警再次說道:「請您說一下槍傷是怎麼回事?要不只能和我們去所里調查一下了!」

老人抬起頭,突然悠悠地嘆了一口氣,她伸手從懷裡掏出來一個紅色塑料袋,裡面裝著一些零錢,還有一個巴掌大小的紅色證件。

「你們看一看這個,就都明白了。」老人抬起自己有點顫顫巍巍的右手,將這本紅色的證件遞給了民警。

兩位民警翻開證件,仔細看了看後,表情是變了又變,從嚴肅變成了崇敬。他們合起了證件,突然做了一個相同的動作:

立正,抬頭挺胸,舉起右手,向老人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確認老人的身份無誤以後,民警讓醫生繼續給老人治病,他們則退到了醫院門口等候。

之後,醫生給老人開了一些膏藥、止疼藥,還有一副醫用護肘,囑咐老人要注意保暖,不要下冷水,老人向醫生表示了謝意。

當她離開診室後,等在外面的兩位民警迎了上來,他們提出要送老人回家,結果遭到了老人的拒絕:「兩位同志,謝謝你們的好意,我家就住在這附近,自己能走回去的。你們先去忙自己的事情吧,謝謝你們了。」

回到派出所以後,民警將本次出警情況進行了一次彙報,不料卻驚動了警方的高層,以及當地的民政局和人武部。

就此,一位巾幗女英雄的英雄事跡,突然之間就被人們發現了,她的美名開始在社會上廣為傳頌。

年少突然逢大難,家族親人一日無

這位老人的名字叫——「銀金花」。

1912年,她出生於河南漯河的一個武術世家。她的爺爺是山東人,民國初期因為逃難跑到了河南,之後在漯河開枝散葉,發展到銀金花這一代,已經足足有40餘口人了,是當地有名的大家族。

說起銀老太爺,他可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年輕時曾當過鏢局的鏢師,一身的拳腳功夫十分了得。

銀金花小時候,深得爺爺的疼愛,常常跟在他後面學習功夫。而銀金花似乎對武術也很感興趣,小小年紀舞刀弄棒,耍得是有模有樣。

在這樣的家世影響之下,再加上爺爺的辛辛教導,銀金花到了成年之際,也有了一身不俗的武藝。而且這身武藝,也給她人生的經歷帶來了巨大的幫助。

本來以為日子就這樣安安靜靜地過下去,不料悲劇還是降臨了,昔日這個令人羨慕的銀家大戶,卻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了。

1938年8月12日,這是一個銀金花永遠忘不了的日子。這一天侵華日軍的鐵蹄,踏上了漯河地界,喪心病狂的日軍派出了9架轟炸機,對漯河火車站以及周邊地區狂轟濫炸。

銀金花的家就在火車站附近,沒能逃過被日軍炸彈轟炸的命運,她的許多親人都被炸死了。

當天由於銀金花正在山上砍柴,就此才逃過了一劫。只是她想回家時,卻發現漯河已經變成了「人間地獄」,到處都燃起了大火,家也變成了一片廢墟。

回憶起昔日的場景,銀金花老人身子顫抖著,雙眼含淚悲憤地說道:「日本鬼子根本就不是人,他們不停地炸,到處都是死人和殘肢斷臂,很多都被炸的分不清了。」

日軍攻占漯河以後,開始製造了慘無人道的「漯河慘案」,這是抗戰初期,日軍在中國民族大地上,製造得最嚴重的累累罪行之一。

漯河倖存的老百姓,被日軍趕到了沙河岸邊,這是一條流經漯河的河流。殘忍的日軍讓老百姓站成一排,用大刀砍、用刺刀捅、用機槍掃、用槍托砸……

銀金花老人顫抖地說道:「那叫一個慘啊!沙河水都被染得紅彤彤的,河道口都被堵住了,到處都是遇難者的遺體,實在是太慘了。」

年僅24歲的銀金花,孤身一人舉目無親,無奈之下她只好跟隨著逃難的人,踏上了四處逃亡的道路。只是一個女兒身,為了躲避日軍的掃蕩,她實在是吃了太多太多苦了。

為了不被日軍認出來,銀金花在身上臉上,抹上了一層厚厚的泥巴,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假裝是聾啞人,一次又一次地逃過了日軍的盤查。

經歷了長達一年的逃亡,銀金花和難民們一起到達了湖南長沙,而之前有一半的人,都死在了逃亡的路上。

到達長沙以後,當地政府對難民進行了統一安排,每日可以領取一定量的食物。雖然只有兩個饅頭和一碗稀粥,但是相比較逃難的日子,這樣的生活算是安逸的了。

銀金花有心想給親人報仇,但是亂世之中,一個弱女子有何能耐?她內心是無比渴望卻又無可奈何。

浴血沙場報家國,九死一生不退縮

1939年8月,長沙城開始四處招兵,銀金花萌生了參軍入伍的念頭,於是她便來到了附近的一個徵兵處。

然而,當排到銀金花的時候,徵兵處負責人發現她是女兒身後,直接就開口拒絕道:「我們這裡不招收女兵。」

銀金花十分生氣,她不甘示弱地反擊道:「保家衛國,人人有責,打鬼子難道還要分男女老少?你不就是覺得我是個女人嗎?有本事你找個人和我較量一下,我可不比你們這些大老爺們弱。」

來參軍入伍的基本上都是年輕人,正處血氣方剛的年紀,哪裡能聽得進去銀金花如此的挑釁,很快一名年輕人便站出來說道:「打仗可不是鬧著玩的,我來和你過兩招,你輸了可不要哭鼻子,回家好好找個婆家。」

周圍的人紛紛挪開了一塊空地,只是當這名年輕人擺好架勢以後,銀金花卻是一個漂亮的側踢,直接將這人給踢翻在地。

大家看到這一幕都呆住了,誰都沒想到這個看起來瘦瘦弱弱的女子,竟然會有這麼快的速度,這麼強的爆發力。

「你看,我可以當兵了吧!」銀金花仰起頭,再次對徵兵處負責人說道。

徵兵處負責人從震驚中驚醒過來,連忙點頭道:「可以可以,真是想不到,你竟然會是一個練家子。」

就這樣,銀金花如願以償地加入了隊伍,而且她和大多數女兵不一樣,並沒有被分到後勤和醫療部隊,而是和男兵們一起訓練,練習射擊和搏鬥。

新兵訓練期間,背負著國恨家仇的銀金花刻苦訓練,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她的槍法比大多數男兵都練得好了。

之後,銀金花被分配到了正規部隊,開始跟隨大部隊輾轉各地,在戰場上和日軍浴血拚殺。

別看她是女兒身,但是在殺敵之時,銀金花從不手軟,短短一年的時間,在她手上被消滅的敵人就多達上百個,因此銀金花也被破格提升為了一名班長。

然而,隨著戰爭的愈演愈烈,侵華日軍在占據東北和華北大部分地區以後,開始進軍湖南,打算攻打長沙。

1939年9月,長沙戰役爆發,這是一場足以改變抗戰歷史的大戰役,是一場決定民族未來的歷史性決戰。

侵華日軍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指揮11萬日軍,從江西北、湖南北、湖北南三個方向出兵,打算一舉攻下長沙。

當時這支日軍部隊,不久前剛在國際戰場上被蘇聯紅軍打敗,急需提升士氣,所以岡村寧次給這支部隊武裝了大量先進的武器,想通過速戰速決,藉此打擊中國人民的抗戰熱情。

戰鬥爆發以後,銀金花收到命令,帶進全班戰友,埋伏在敵人的必經之路,用游擊戰術拖延敵人的腳步。

在樹林裡,銀金花等人時不時地放上幾次冷槍,營造大部隊包圍的假象,有效地拖延住了敵人的行軍速度,為大部隊布防長沙,提供了寶貴的時間。

第一次長沙戰役,侵華日軍以慘敗告終,之後兩軍對壘在新牆河兩畔,日軍還在持續增兵。

很快,第二次長沙戰役就打響了,銀金花所在的連隊,奉命前往沙河流域進行布防。只是當戰壕才挖到一半時,和一支日軍大隊發生了遭遇戰。

在人數、武器裝備都不占優勢的情況下,這場戰鬥進行的無比慘烈。銀金花和戰友們一起,趴在戰壕裡面,不停地向敵人射擊。

突然,一發子彈射中了機槍手,銀金花看著戰友在眼前一個接一個地倒下,她悲痛欲絕,看著如同潮水一般的敵人毫不退縮,飛身撲到機槍手位置,對著敵人就是一通激烈的掃射。

很快,機槍子彈打光了,銀金花就掏出手槍不停地點射。短短一個多小時,地上就掉落了數十個彈匣,她的右手因為長時間射擊,已經酸疼腫脹了起來。

由於敵人太多了,連隊已經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地步,銀金花率先站了起來,她大喊道:「同志們,鬼子殺我們的親人,搶我們的東西,我們和他們拼了。」

日軍指揮官在發現帶頭的人是一個女人時,於是下達了停止開火的指令,要求活捉銀金花等人。一場激烈的肉搏戰一觸即發。

幾十個日軍向銀金花圍了過去,年少時學習的武術,再一次在戰場上大放光彩,銀金花老人回憶道:「當時圍攻我的鬼子有十幾個,一個個子很大的鬼子,他看我是女的,就兇猛地撲了過來,趁著他撲過來的空檔,我一個側踢,鬼子骨碌著滾下了山坡。」

在這場戰鬥中,銀金花一個人就搏殺了7名日軍,但是她的手臂上也受到了嚴重的傷害,最終因為力竭倒在了戰場上。

當戰友們趕到之時,從死人堆里將銀金花扒拉出來後,人們看著這個渾身鮮血淋淋,已經昏迷休克的女子,眼中無不流出了眼淚。

銀金花被緊急送往了戰地醫院救治,在昏迷了三天三夜以後,醫生硬生生地把她從死神手中搶了回來。

醒來之後,銀金花第一句話並不是關心自己的傷勢,而是用虛弱的聲音問道:「長沙城保住了嗎?」

看到護士點頭,銀金花的眼角流下了一滴眼淚,隨後又陷入到了昏迷之中。

由於身受重傷,銀金花錯過了後面的兩次長沙戰役,但是在軍中,卻一直流傳著她一人搏殺7名日軍的英雄事跡。

隨著時間的流逝,銀金花的年齡也漸漸增長,部隊領導考慮到她的婚姻大事,於是將一個叫周榜輝的戰士介紹給了她。

周榜輝早就聽說過銀金花的大名,一看到她後,立即就對這個英姿颯爽的女子一見鍾情,之後對她多有照顧,這讓離家多年的銀金花,產生了一種微妙的情感。

就這樣,兩個人之間的感情越來越好,也就理所當然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隱姓埋名幾十載,拒絕國家給補助

1945年,抗戰結束以後,部隊打算提拔銀金花,但是卻遭到了銀金花的拒絕。因為此時的她覺得,既然日本鬼子已經被打跑了,就能回家過上和平安靜的日子。此時她和丈夫周榜輝,都已經有些厭倦軍旅生活了。

昔日的巾幗英雄,脫下浴血的戰袍,刀槍入庫,跟隨著丈夫回到了徐州老家——湖南省寧遠縣天堂鎮嶺腳村。從此以後隱姓埋名,再也沒有提起過當年自己的英雄事跡。

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70多歲的銀金花老人,因為抗戰時期留下的傷疤疼痛,前往醫院看病時被人察覺,她的英雄事跡這才得以被世人所知曉。

之後銀金花老人的身份,引起了當地政府的注意,逢年過節政府都會派人去看望老人。

但是,對於退役軍人補助金這一塊,銀金花老人卻死活都不願意接受,用她的話說就是:「我都是一個土埋脖子的人了,現在有吃有喝,沒必要浪費國家的錢。」

銀金花老人100歲這年,當地政府再一次派人去看望老人,提出讓她領取百歲補貼,不料又遭到了老人的拒絕。無奈之下,只好由老人的家屬幫忙代領了。

此時的銀金花老人,身體還十分硬朗,天氣好的時候,還會到門口的菜地裡面轉悠一下,還能自己給自己做飯。除了昔日傷口帶來的疼痛以外,她的身體還十分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1a59b003d4543b85a88d5233c79f2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