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娃看得津津有味!帶孩子看《長安三萬里》的正確方式

2023-07-28     京媽說

原標題:倆娃看得津津有味!帶孩子看《長安三萬里》的正確方式

一部《長安三萬里》,以絢爛的動畫形式全景呈現48首名垂青史的古詩、數位大唐風流人物、貫穿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這樣的配置在暑期檔上映,堪稱「自帶BUFF」,對於家長來說,那絕對是「暑期必看教輔」。

這部「教輔」如何正確打開?無數家長現身說法,親傳自家孩子「坐穩3h」並愛上《長安三萬里》的經驗。

其實對於有一定古詩基礎、能坐得住的小朋友來說,《長安三萬里》都非常適合觀看。當然了,小朋友容易分散注意力和多動都很正常,但是就如這位家長所說「提前給孩子介紹影片」非常關鍵,能夠讓孩子更容易進入狀態。

在看電影前,這位家長和孩子講解了影片的主題故事,勾起了孩子的興趣。緊接著她又「跟孩子說大家去看電影都是怎麼樣的,在電影院裡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還舉例一些在影院裡面不提倡的行為。」

這樣一番溝通下來,孩子在影院的表現非常棒,不僅穩坐3小時,還在觀影結束後「重複背誦他僅會的《夜宿山寺》《靜夜思》一路到家。」

這位家長帶孩子打開《長安三萬里》的方式可謂「教科書級別」的,難怪孩子的觀影體驗如此絲滑,必須安利給大家!

帶孩子看《長安三萬里》,詩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背後還蘊含著很多關於友誼、人生、選擇的思考。

很多人會以「孩子看不懂」為由不建議孩子看,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必須糾正這個誤區,孩子比我們想像的強大、優秀很多,他們對世界的觀察和思考超乎你的想像。

就像這對父母帶兩個孩子看《長安三萬里》的心路歷程一樣,最初一廂情願地認為「三個小時,情節複雜,孩子很難堅持看完」,甚至「買了一堆零食備著」,然而現實是「倆娃看得津津有味」

看完电影後,二娃還認真地評價說「李白太天真了」,聽到這句話你還會說孩子看不懂嗎?

恰恰相反,家長們非常應該帶孩子們去看《長安三萬里》,就像上面那位小朋友感慨的那樣,李白是理想主義,片中主角高適則是現實主義,即便在千年之後的今天,這種碰撞仍然是一個重要的人生命題,孩子們將來都要面對。

很多人年輕時都欽佩李白,追隨李白,懷揣夢想,相信自己的抱負終將實現。無論貧困潦倒還是身陷囹圄,李白都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天真和理想主義的精神。高適離開家鄉後,屢次碰壁卻選擇堅持,等待機會,這何嘗不是和李白一樣的執著呢?

高適在現實世界中終於證明了自己,獲得了榮耀,但他始終欣賞、欽佩李白。李白的話則啟發了高適,助他成功擊退了吐蕃的進攻,兩個看似不同的人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之間其實並沒有沖不破的牆,真實的人生是兩者兼備的。

還有小朋友看完《長安三萬里》後感慨:原來高適和李白是這麼多年的好朋友!

是的,孩子們從中看到了友情,這個將伴隨每個人一生的幾乎是和親情同等重要的感情,彌足珍貴。

在影片中,李白與高適宛如一對雙子星,互相照耀、相互成就。李白何等洒脫不羈,從不再以門第貴賤,因此,當他與高適初次相識,就能看懂高適心中的那團錦繡,他欣賞他那份絕世的才華和心性,於是有了李白、高適、杜甫三人在梁州壯遊賦詩的時光。

「安史之亂」發生前,李白曾一度在皇上面前走紅,他主動邀請高適來做客,可是當高適真的來了,卻連李白府邸的門都進不去。原來是李白大醉,完全忘記了曾經的邀約之舉,但高適並未因此而怪罪李白,相反,「因為懂得,所有慈悲」,他太懂李白不拘小節的性格了,故而不計較,兩人維持了一生深厚的友誼。

高質量的友誼,需要雙向奔赴,孩子們看完《長安三萬里》會更懂得這句話的分量。

其實我們所謂的培養孩子,甚至「雞娃」,並不需要給他定點設計人生道路,一味灌輸給他每一步如何如何做、長大要做什麼樣的人。

當孩子的眼界和格局被打開,對不同現象的理解能力愈加深入時,成長便水到渠成了,《長安三萬里》就是這個暑期啟發孩子的「最佳教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0e201bf01bb3ead0670f6d91d597d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