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頂流在外國的排面,你可能還一無所知。
到了泰國,旅遊部長親自為她接機。
泰國人把她當財神,又排隊給她送錢。
日本、韓國、法國、澳大利亞......她的追隨者遍布全球。狂熱粉更是不惜萬里迢迢奔赴中國,只為見頂流一面,順便掏空錢包大掃貨。
這頂流不是哪位內娛小花。
她只是一隻娃娃,泡泡瑪特的當紅搖錢樹之一——LABUBU。
圖源:泡泡瑪特
國產大明星,迷暈泰國人
七月初,泡泡瑪特女明星LABUBU出遊泰國,陣仗挺大。
在尖叫聲和「labu~labu~labubu~」的齊聲合唱中,它緩緩出場。
視頻:@小城故事
旅遊部長接機,無數粉絲應援。
攝影師全程跟拍,合影站穩C位。
圖源:網絡
國內上了熱搜,泰國登上報紙頭條。
本次訪泰,預計帶動5億人流量,頂流的全套待遇狠狠拿捏。
圖源:網絡
中國媽粉在家欣慰不已:「LABUBU你是真出名了,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而不認識它的人還在一頭霧水。
LABUBU源於香港藝術家創造的ip角色,設定為精靈族群,與泡泡瑪特合作後,成了當家花旦。
圖源:@泡泡瑪特
咱們國產小精靈,給泰國人迷得鬼迷日眼。
目前最火爆的,是一款毛絨馬卡龍色系的搪膠盲盒。
國內泡泡瑪特小程序售罄
頂流明星PP買它,一箱一箱往家搬。
圖源:網絡
泰國公主買它,一鍵get皇家同款。
圖源: @Lemon Rak 盲盒
小孩哥,小孩姐也陷進去了,LABUBU成了泰蘭德教師節標配。
圖源:@kIKI在泰國
放下紅塵的僧侶,在泡泡瑪特門口流連忘返。
圖源: @大獅
連平常宣傳泰王大頭貼的廣告牌,都出現了LABUBU的身影。
圖源:@泰國老朱
不是誇張,LABUBU已成泰蘭德國民娃娃。
泰國人為它設計豪華衣服。
圖源:@maawin
將它紋在身上,認為長得很像他們帶來好運的「神」。
圖源:網絡
甚至,拿著宗教圖樣,和柬埔寨網民爭奪起了「LABUBU的國籍」——有一種追星到胡言亂語、意識不清的瘋癲。
泰國街頭小攤販心中的財神,也非LABUBU莫屬。
圖源:TIKTOK
因為供不應求,泡泡瑪特門店、售貨機前,永遠大排長龍。
娃娃售罄後,溢價高達十倍。
圖源:
甚至刷到一則帖子,說泰國中年夫妻買到成本價的LABUBU,為此感動到哭。
圖源:
他們對LABUBU的喜愛堪稱世界第十一未解之謎,為愛能跨越山海。
跑到北京泡泡瑪特樂園追星——配著可愛bgm的樂園LABUBU視頻,在TIKTOK點贊超70萬。
圖源:TIKTOK
國內機場裡遍布推著小推車,擺滿娃娃的泰國黃牛。
圖源:
某寶泡泡瑪特直播間被泰國人刷屏,逼得官方不得不用泰文發公告:
「別催了,這也沒了。」
圖源:泡泡瑪特直播間
看這發瘋的樣子,搶不到LABUBU的泰國人,下一步該被「開除泰籍了」。
泡泡瑪特的風,終於吹到了全球
labubu爆火泰國是奇觀,以前哪見過這陣仗。
之前都是迪士尼、環球影城、三麗鷗這樣的大IP統治我們。
港迪開園19年,上迪已經落地8年。小孩從打卡要買米老鼠、唐老鴨,疊代更新到達菲、玲娜貝兒這些新頂流。
圖源:上海迪士尼官方宣傳圖
環球影城手握《哈利波特》的版權,夠吃一輩子老本,其他園區還引進了《馬里奧》《哆啦A夢》童年回憶。
圖源:環球影城度假區
三麗鷗的IP深入人心,從hello kitty延伸出的宇宙無窮無盡,美樂迪、庫洛米、大耳狗、丑魚、毛毯熊......
2024年玉桂狗再再再一次人氣第一
似乎,新一代年輕人熟悉的是日漫、漫威,消費的是手辦、扭蛋,逛的是海外主題樂園。
現在終於輪到泡泡瑪特了。
第一家泡泡瑪特在泰國開業時,人們都是跑著去的。
圖源:
但不止泰國,泡泡瑪特統治的,其實是全球。
海外版途不斷擴大,在日本、韓國、法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美國、荷蘭......設店,財報顯示:
「泡泡瑪特海外營收10.66億元,同比增長134.8%至134.9%。」
成功給到外國人一點中國震撼。
法國人拋掉鬆弛。羅浮宮不用排隊,旁邊泡泡瑪特得排隊兩小時。
圖源:@你個喜仔(巴黎第一地陪)
英國人也被硬控得走不動路,倫敦出現了泡泡瑪特專屬巴士。
圖源:泡泡瑪特
最近,古堡樂園在巴拿山聲勢浩大開業。
此前,越南人還在自學使用中國二手平台,努力淘娃。
圖源:
洋抖上,拆盲盒的視頻輕鬆獲贊破百萬,成為流量密碼。
國內幾十元的盲盒,在國外賣上百元人民幣,也未必有貨。
圖源: @歡兒
「逛泡泡瑪特、名創優品,喝喜茶,外國年輕人的一天已經被中國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在海外逛還不夠。
為了追星徹底,一大批外國人特意來中國實現盲盒自由。
泡泡瑪特,成了來華旅遊必帶土特產。
新的孫悟空
最近反向拿捏外國人的,遠不止來自中國的小娃娃。
還有中國原創的3A遊戲《黑神話:悟空》。
上個月它開啟預售,立刻引發粉絲瘋狂氪金。
三天銷售額破億,登上全球周熱銷榜冠軍。
圖源:《定義2021》
《黑神話:悟空》,已讓全球玩家期待了三年多。
當初它一發布預告,關注度就爆炸。
越南網友就表示:
《雲宮迅音》(八六版《西遊記》的片頭曲)的旋律響起,亞洲人的童年回來了。
粉絲找國外各大遊戲博主團建,催他們做講解視頻。
圖源:網絡
關鍵是,還真有外國人被遊戲震撼之後留下了後遺症。
他們讀起了《西遊記》的原著,打開電視細品八六版猴哥,走進東方的仙魔世界。
圖源:網絡
外國人終於懂了孫悟空七十二變的本領。
也知道了他吹一把毫毛變出無數個分身的法術,不是《火影忍者》里的影分身術。
國際遊戲展上,專業玩家直接封《黑神話:悟空》為第一。
圖源:b站@雲狗君
前些天,得知預售開啟,日本殿堂級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發文:
三年來它一直在我的腦海里。
圖源:網絡
終於有一款講述中國故事的遊戲,令全世界上癮。
要知道,孫悟空這個屬於中國的超級英雄,從前出名,不一定是通過中國的作品。
很多外國人知道孫悟空,也許是因為日本動漫《龍珠》。
在作者鳥山明筆下,孫悟空是拿著如意棒、踩著筋斗雲的超級賽亞人,使命不是去西天取經,而是奔向星辰大海。
圖源:《龍珠》
《龍珠》全球銷量2.6億冊,擁有全新的孫悟空宇宙。
但他脫胎於中國文化卻是事實。
鳥山明創作《七龍珠》之初,便定下了「中國風」和「功夫」兩大元素。
於是,他融合《西遊記》的人設、成龍的功夫電影和日本古典小說《南總里見八犬傳》(這本小說也借用了《水滸傳》諸多元素),達成了一代熱血漫畫的巔峰。
圖源:《龍珠》
賽亞人孫悟空也隨之世界聞名。
這還只是中國文化影響日本動漫的小小一角。
新的東方印記
在鳥山明之前,「日本動漫之父」手塚治虫在15歲時因為看了萬籟鳴導演的《鐵扇公主》,成了孫悟空的鐵粉,並自此下定決心,將動漫作為一生的事業。
那時小小的他,對著孫悟空感嘆:
「如果日本也能做出這麼高水準的電影就好了。」
圖源:《手塚治虫物語:我的孫悟空》
夢想被他親自實現。
因為痴迷於孫悟空,他創作了《悟空的大冒險》。
圖源:《悟空的大冒險》
到後面,才有了轟動日本乃至世界的《鐵臂阿童木》。
圖源:《阿童木》
手塚治虫有多喜歡那一代的中國動畫人?
他和《大鬧天宮》首席動畫設計嚴定憲見面,留下了珍貴的孫悟空和阿童木的「合影」。
圖源:網絡
直到晚年生病了,他也要特地到中國拜訪崇拜已久的萬籟鳴導演。
手塚治虫和萬籟鳴
從中國回日本後不久,手塚治虫離世。
他留下了遺作《我的孫悟空》的草案,並在扉頁寫下「這是我的孫悟空」。
圖源:《手塚治虫物語:我的孫悟空》
日本動漫之父一生光輝的職業生涯,以孫悟空為起點,也以孫悟空為句點。
如同宿命。
來自中國的愛憎分明又戰鬥力爆表的齊天大聖,作為一種精神圖騰,影響了幾代日本動畫人的創作。
這是孫悟空的魅力。
同時,原本屬於中國的文化印記,在流行文化中被打上日式色彩,外國人以為孫悟空來自日本。
這是另一種遺憾和唏噓。
《輝夜姬物語》使用中國水墨動畫的留白
中國文化明明是一座挖不盡的寶礦,內里是厚重的歷史、精巧的神話、瑰麗的想像......
我們的神話體系,講仙和魔的較量,人和妖的殊途。
志怪傳說,封神西遊,各顯神通。
圖源:《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我們的傳統敘事,寫江湖之中的快意恩仇,廟堂之上的波雲詭譎。
卻又能在刀光劍影里,存一抹詩意和留白。
圖源:《臥虎藏龍》
好在,被挪用、被改寫正在成為過去。
當下的我們終於可以用自己的雙手,拂去明珠上的塵埃,挖掘出老祖宗的意趣,讓中式敘事和美學重新流動起來。
就像《黑神話:悟空》中純正的中式元素。
畫面中的樓閣、庭院、佛像、亢金龍,幾乎都復刻自現實留存的文物。
圖源:網絡
山西南禪寺、河北玉皇閣、隰縣小西天、藍田水陸庵......
靜靜矗立千百年的佛像,成了爆款遊戲中的東方意象,奔向世界。
而悟空,不再有別的語種稱呼,他就叫「Wukong」。
圖源:網絡
泡泡瑪特的流行同樣如此,我們重塑的流行風向可以蔓延全球。
小娃娃傳遞的不止快樂,它也讓全世界的年輕人第一次為中國的潮玩瘋狂。
圖源:小紅書@do
七百多年前,馬可·波羅將中國遍地黃金的傳說帶到歐洲。
激起了西方人對財富的渴望,和對東方異域的奇異想像。
到了2024年,終於輪到真實的東方美學和流行,給外國人一點小小的震撼。
那麼,就讓全新的中式文化記憶,從當下這一筆開始寫起。
讓中式的美,留下中國人的印記,中國人的名字。
參考資料:
紀念鳥山明:《水滸傳》《西遊記》和《龍珠》;澎湃新聞
11 / Jul/ 2024
監製:視覺志
編輯:even、hikari
微博:視覺志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小視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