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兩歲多的時候,我帶他回過一次老家。他很喜歡我媽媽養的小貓,嚷著要帶回來。但樓上面積小,養寵物不方便。我就給他買了一套《皮特貓》,每天晚上他都會拿著來找我。一套書起碼講了五遍,我都感覺有些厭倦了。於是就跟他商量,要不我們換著講別的吧,他就是不依。
沒辦法,我還是耐著性子給他講起了《我愛我的髒鞋子》,
無意中我把裡面的一句文字"我愛我的白鞋子"給念成了"我愛我的髒鞋子",沒想到二寶發現了問題說,媽媽你講錯了。接著還給我糾正過來。
講到後面我又故意念錯幾個字,比如"我愛我的紅鞋子",我就讀成"我愛我的黑鞋子",他也能立刻發現錯誤。
我這才發現,二寶已經在重複了幾次閱讀後,牢牢記住了繪本的內容。我開始還以為是他沒有認真聽,才要求我一直講。
原來,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會喜歡重複看一些繪本,其他的都不看,而且他們記性極好,幾遍就能記住裡面的內容。但孩子的理解力還遠不如我們成人,所以,需要通過不斷的閱讀來理解故事情節。
Ps:
不注意觀察孩子這些閱讀中的小細節,還真可能抹殺了他們愛好繪本的天性。
第一招:反覆讀孩子喜歡的繪本
我家二寶閱讀《皮特貓》的經歷,相信很多寶媽也遇到過。
一本書讀四五遍,大人產生厭煩感是正常的,畢竟繪本內容非常簡單,文字語言多是重複性的。但是孩子的理解與我們不同,他每聽一遍的感受都是不同,注意到的細節也會不同。
像繪本《皮特貓我愛我的髒鞋子》裡面雖然是重複性的文字,但是每一段文字的顏色會不同,孩子第一遍看的時候不會注意到,到第二、三遍的時候就會自己看出來。如果家長覺得每次直白的讀下來,遍數多了,很枯燥,不妨用自己的理解換個文字表述,看看孩子會有什麼反應?
第二招:逐行逐句"指讀"
在DR.魏的《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一書中降到孩子識字能力的時候,介紹過一個提高孩子識字能力的小技巧,就是指著書逐字逐句地讀。
第二招可以結合著第一招來用,一般我們在給孩子讀繪本時,可能都會先用儘量口語化的語言,去給孩子講述這個繪本故事。講了多遍之後,就可以嘗試著運用,逐行逐句"指讀"的方式來給孩子讀。
第三招: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孩子們最愛玩的遊戲之一,我家二寶三歲上幼兒園之後,就特別喜歡角色扮演的遊戲。每天回來要麼是扮演老師,要麼扮演上學或放學的遊戲。轉化到讀繪本上,其實也是一樣。
《皮特貓3我拯救了聖誕節》里講的是:
皮特貓扮演成聖誕老人去送禮物的故事,二寶最喜歡扮演皮特貓了。然後我來負責獨白和其他動物的部分,皮特貓的台詞,他能完整說出來,一字不差。而我自己那部分台詞都需要看書才能完成,我就會誇他:"你比媽媽還棒哦",二寶也會高興的不得了。
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孩子演繹故事,可以讓孩子親身參與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不僅會讓孩子更加深刻的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緒,也能增強孩子讀繪本的興趣。
媽媽來叨叨:
親子閱讀,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先決條件,三招讓習慣成自然。孩子最喜歡的還是與爸爸媽媽交流和互動,親子閱讀就是最好的機會。打開一本繪本,與孩子一起多嘗試幾種閱讀方式,無論多忙都會形成閱讀習慣。而且孩子也能從繪本中學到很多的知識,不經意給你一個驚喜哦!
一位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uhezXMBeElxlkkarE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