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毀掉一段感情,過度付出就夠了

2019-07-07     孟小喵

在一段感情里,最讓人痛苦的,莫過於「我付出了這麼多,換來的卻是你的疏遠」。

1

她的過度付出,卻毀掉了親密關係

前陣子,無意刷到一個視頻,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李女士和程先生結婚10年多,一起經歷了風風雨雨。

幾年前,程先生因不滿足自己的學歷,想要攻讀博士。對此,李女士全力支持,並且咬咬牙,拿出了所有的積蓄供他讀書。

程先生也比較爭氣,一路從專科讀到了博士。

本以為苦盡甘來,沒想到程先生博士畢業後,卻立即提出了離婚。

在程先生攻讀博士的三年中,李女士全身心撲在家庭,從一個青春漂亮的女孩兒,熬成了整日奔波於生計的「市井大媽」:「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卻甘願為老公洗手作羹湯;逛個菜市場,也要跟小販砍價還價;當商場有促銷活動時,才捨得為自己買一件像樣的衣服。

付出這麼多,換來的卻是嫌棄與拋棄,不免讓人寒心。

不禁想起了一位大學室友的愛情悲劇。

幾天前,大學的微信群面臨了很尷尬的一幕:我們寢室的小五突然在群里通知大家,她的婚禮取消了。一瞬間,群里安靜了。過了很久,這種安靜的尷尬氛圍才被打破。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麼多年來,小五為異地男友付出了多少。

大學時,小五在山東,男友在深圳,兩地的距離並沒阻斷她去看男友的腳步。

隔三岔五,小五就跑去深圳,為男友做好吃的,幫他打理生活;
有時候,男友病了,哪怕半夜,哪怕翹課,小五也馬上訂最快的機票,飛去照顧男友。

小五全身心撲在男友身上,大學的課落下了不少,每到期末考試,寢室掛科最多的,就是她。

室友都勸小五,應該把時間多放在學業上一些,等到畢業了,才能找個好工作。

然而小五卻充耳不聞,並理直氣壯地反駁:「你們又不懂我們的愛情。」

面對如此倔強的態度,室友們只好偃旗息鼓,不再踏足小五的感情世界。

別人的大學時光,要麼好好讀書,要麼肆意放鬆;而小五,大學時光的中心只有一個,那就是男友。她早早把自己變為了「婦女」,並且荒廢了學業。

大學畢業後,小五的婚紗照出現在朋友圈出現。照片上,她笑得很燦爛。美中不足的是,少了幾分爛漫,多了數縷滄桑。

誰成想,就在我們都等著喝喜酒的時候,卻傳來了小五與男友分手的消息。

大家不解,小五隻抽泣地說:「他說,我的愛,讓他窒息。」

本以為,拚命付出,對方就能感受到她的愛,兩個人就能一輩子幸福下去。

四年的愛情,她幾乎把自己掏空,捨棄了友情,丟掉了學業;換來的,卻是男友的拋棄,與空空蕩蕩的自己。

李女士也好,小五也罷,她們都忽視了感情里的一條規律:付出與接受的天平,需要平衡,單方面的拚命付出,會打破這種平衡,最終使感情破裂。

2

過度付出,其實是在索取

在一段感情里,雙方應該是平等的,沒有孰優孰劣,付出和接受應該是相對平衡的狀態。

而你過度付出的時候,是把感情的天平拉向自己這邊,打破了這種平衡。

德國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說:

我們付出的時候,就會覺得有權利;

我們接受的時候,就會感到有義務。

也就是說,在你不遺餘力的付出中,早已暗中標好了價碼。

你為他做飯、照顧他,對他百依百順,渴望的是他毫無保留地對你好:

在你累的時候體諒你;
在節日的時候送你最喜歡的禮物;
在你們關係出現問題時,把責任從你身上撇清……

你的潛台詞就是:「我已經對你付出這麼多了,你必須以我希望的方式對我好。」

顯然,這種極端的付出,已經成了索取,成了操縱。

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提出過「情感勒索」的概念:

「情感勒索」是一種強有力的操縱方式,對於最為親近的人,影響尤其大。

任何形式的情感勒索,歸根結底只有一句話:「如果你不按照我的要求做,有你好看的。」

你的拚命付出,讓對方感受到內疚,感受到壓力,儘管並不知道你為什麼付出,卻還是本能地恐懼、害怕、遠離,儘管周圍的人都無法理解。

然而,你越是想要通過付出去掌控對方,越是會製造更多內疚,越讓對方感到窒息,恨不得馬上遠離。

一旦你感受到危機,又會抓得更緊,你們的愛情,就此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3

過度付出,其實是一種自戀

過度付出,讓對方感覺到窒息,讓一段關係岌岌可危。

那麼,這種過度付出是出於什麼心理呢?

為了追求偉大感和清白感,為了逃避內疚,為了追求完美,也就是一種自戀心理。

不管多麼努力地付出,一個人仍然會犯錯,仍然會不可避免地傷害對方,或對其有所虧欠。

當傷害和虧欠發生時,就會產生或輕或重的內疚感。

他們怕極了這種內疚感,於是非常努力,拚命付出,想成為一個「完美的付出者」。

這樣一來,他們就感覺問心無愧了。

然而,這種內疚感並沒有因此消失,卻在有意無意中,被強加到了「接受者」身上。

這也就是程先生和小五的男友感受到壓力的原因了。

因為,外人往往會對過度付出者產生天然的敬意,而指責拋棄付出者的一方。

顯然,過度付出者,在享受這種邏輯: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麼我們的關係無論出現什麼問題,都是你的錯。

4

一段好的感情,必定是付出與接受的平衡

只有一個人拚命付出的感情,必定會產生種種問題。那麼最好的感情,是什麼狀態呢?

蔡少芬在微博給老公張晉送生日祝福時,說道:「你要好好在我們的愛情銀行里存更多的愛情金錢啊!」

張晉馬上回應:「兩個人一起存會更多。」

隔著螢幕,都能嗅到愛情洋溢的甜蜜氣息,讓人羨慕不已。

是啊,最好的感情,必定是你付出,我也付出;並且,雙方都對彼此的付出全盤接受,不將自己的付出,作為指責甚至操控對方的資本。

因為沒有誰,應該為一個人過度付出;也沒有誰,可以一直問心無愧地接受。

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段話:「我的一切付出都是心甘情願,我對此絕口不提。你若投桃報李,我會十分感激,你若無動於衷,我也不灰心喪氣。假如某天我不願再這般愛你,那就讓我們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深以為然。

李安在美國蝸居6年,蟄伏在家大量閱讀、寫劇本,靠著妻子林惠嘉的經濟來源度日。

表面上看,是在「吃軟飯」,讓妻子養著自己。

但是深究起來,他又何嘗不在付出呢?

除了寫劇本,李安也帶孩子,還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去菜市場買菜,準備一家人的飯菜,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並且輔導兒子的功課。

而漫長的6年中,在那一眼看不到盡頭的黑暗前途里,只有林惠嘉是李安的燈。

就這樣,一進一守,一強一弱,成就了愛情中最美的煙火氣。

在感情里,一方的過度付出,註定不會造就幸福。

一段好的感情,應是兩個獨立靈魂的和諧共舞。

你體貼他的辛苦,他心疼你的付出,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在悠長的歲月里,以樹的姿態站立在一起,彼此不需要雪中送炭,只是錦上添花。如此,足矣。

願你,也能在漫漫人生中,擁有這樣的感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erZEmwBmyVoG_1ZUR6E.html